注:文中插图素材源自网络,与内容没有对应性,侵删。
在过去,京剧表演艺术家如杨小楼、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等人,都经历了长时间、多方面的学习与实践。他们通常会几百出戏,并在数十年的舞台磨砺中,不断精进技艺,最终才留下一批最精湛的代表剧目。这种学习过程不仅要求演员转益多师,广泛涉猎不同流派与剧目,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表演水平。高盛麟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梅兰芳 杨小楼 霸王别姬
程砚秋 锁麟囊
著名武生高盛麟自幼入富连成学习七年,他回忆说,这七年间,连主角戏带配角戏总共学会了一二百出。尽管如此,出科以后搭班唱戏时,仍然很不够用,还是要继续学习戏。
马连良 张君秋 春秋笔
出科后,高盛麟跟他父亲学了一批高派戏,又拜就著名杨派武生教师丁永利为师,学了一批杨派剧目;跟杨小楼学了一出《武文华》的万君兆;跟言菊朋学了《伐东吴》《武昭关》《取帅印》等戏;跟李洪春学过关公戏;跟刘奎官学了《战宛城》的昆曲《醉韦》;跟白家麟(高庆奎的弟子)学了《斩熊虎》;在上海期间,跟周信芳、盖叫天、林树森和唐韵笙等人又学了不少戏。
即便这样不停地学,高盛麟依然感觉到还是感到不够用。他曾感叹地说: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演员真是要演到老,要学到老。
叶盛兰 群英会
荀慧生 小放牛
在今天,京剧演员学习的剧目数量相对较少,甚至一辈子常演的剧目总共超不过二十出戏就能成为“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并享受国家津贴,有的甚至只能演好一出戏,便能凭此获得戏剧届的最高荣誉“梅花奖”。这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真是幸福无比,幸运无比!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某些问题。
石晓亮 张悦 小放牛
当然,客观地说,这种现象也不能完全归因于今天的演员。我们也应看到京剧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多元化,使得演员很难像过去那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与实践;另一方面,京剧艺术的市场需求与受众基础也在发生变化,使得演员也没有过去那种实践的条件。至于京剧内部因素的影响本文不与涉及。
杨少彭 杨家将
张建国 白帝城
京剧艺术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演员们具备扎实的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演员们像前辈们那样,不断学习、实践与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