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康妈给破产后的康雅思铺路,积极复出。
今天看看大姐康雅言的日常工作。
她跳槽到了高长胜博胜娱乐,依然负责苏敏的日常宣传。
前面苏敏凭借文艺片拿下了欧洲影后,她很感激雅言,是雅言帮她争取到的项目,苏敏之前被公司各种不看好,好在经纪人没有放弃她。
懂得感恩的苏敏,就铁了心跟着雅言一起跳槽。
雅言趁热打铁,已经在欧洲那边帮苏敏争取到了新剧本,看来是要扩大国际影响力了。
这次,雅言帮忙撕下了倩碧代言。品牌方是在画展认识的相亲对象Andrew,两个人不来电,可以假装「在一起」,算是给三姑六婆们一个交代。
公事公办方面,还能擦出火花的。
品牌方之前觉得苏敏给人感觉太夜店咖,形象不够健康。
雅言则用「反差效果」来提亮品牌,苏敏是喜欢玩,活在物质世界里,但依然愿意用你们品牌,正好可以证明你们产品的天然、以及性价比。
我们知道这部剧的编剧鲍伟聪之前分享过幕后故事,一般植入和编剧是冲突的,但编剧还是用了很多心思,让整部剧的品牌植入没有特别生硬。
就像倩碧这条植入线,编剧前期加入了各种使用场景,像康家女人,基本上都有抹手霜的标配动作,康雅思名媛时期更是身体乳全套。
在康雅言工作线这边,再埋入品牌代言,这样就很生动地把品牌故事说出来。10年前的倩碧很火,黄油三部曲相当有市场号召力,今时今日的产品布局与定位有些凌乱,倩碧就不温不火起来,不过他们家还是有几个好用产品的。
剧中提炼的品牌「天然」调性是对的,但如今倩碧好像完全不宣传这个点了。要知道,倩碧早年可是护肤简化的标杆之作,现在的护肤营销都被各种「叠加」、「冗长流程」妖魔化了,简化没办法带动销量,商家肯定都愿意消费者往脸上叠涂越多越好。
好了,回到康雅言的工作思路,她把苏敏这种夜店咖与品牌健康形象组合在一起,不打安全牌,这种营销思路值得借鉴。做营销创意,最忌讳四平八稳、毫无波澜。
包括后面的服装尺码细节,也是公关行业的基本功体现。
苏敏要参加活动,活动前,康雅言提前打听了竞争对手穿什么衣服,果然对手穿一模一样的衣服,康雅言这么做就是做足备案,避免撞衫。
做艺人公关,避免撞衫是基本功,备案BCD一定要做足,没有容错率。
结果借衣服的时候,尺码出问题了。
这个牌子的衣服比正常尺码要小,康雅言之前叮嘱过Joey了,但这种小细节,不注意就会忽略,最后就变成踩雷。
细节是魔鬼,细节是成败,这是从事公关行业的座右铭。
如果我们是Joey,这次踩雷后,需要做哪些复盘呢?把那些尺码个性化的品牌都做成表格,随时查看,随时确认,查漏补缺。
而这次危机是Sunny解除的,也侧面说明他的可塑性,内敛低调,眼睛里有活儿,懂得抓细节,这些都是加分项。
要知道这个阶段的Sunny同学,还在勤能补拙地做剪报,想着利用碎片化时间恶补基本功。
他主动解决一个危机,得益于自己日常储备做得足,也能给自己争取更多机会,毕竟你非常合理地展现了自己的能力,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好了,下一期我们继续拆解《珠光宝气》里的精妙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