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华为这种级别的公司最近摊上大事了?一帮年薪百万的精英,居然组团搞起了“卖考题”的生意,把外包招聘玩成了分期付款的买卖。更离谱的是,这帮人被抓包之后,公司直接砍掉近百号人,连领导层都跟着倒霉。这事儿听起来像电影剧本,但确实发生在咱们眼皮子底下。
具体操作简单粗暴:HR和部门领导合伙开黑店,专门收割想进华为的外包员工。交2万“内推费”保过笔试,入职后还得按月给HR上供2000块,一年下来薅走2万4。替考、泄题这些常规操作都算小儿科,有人直接把技术文档和客户名单打包卖钱,单笔交易能捞几十万。最骚的是,他们连“售后服务”都搞出来了——入职后要是被开除,中介还承诺退钱。这产业链完整得跟网购七天无理由似的,难怪能悄咪咪干好几年。

华为这次下手确实够狠。成都研究所的数据存储部门直接团灭,100多人的团队干掉62个,管理岗集体降级6等,股票期权全泡汤。最倒霉的是那13个被除名的,不仅要把赃款吐干净,个人诚信档案还记上一笔,以后跳槽都得背着污点。不过也有人吐槽,相比腾讯直接把员工送局子,华为这波算手下留情了,估计是怕闹大了影响股价。

其实这种骚操作早不是新鲜事。去年字节跳动抓了300多号人,腾讯把20多个送进派出所,连网易都曝出过20亿的贪腐案。OD岗位为啥这么香?工资跟正式工差不多,转正机会明码标价,成了某些人的提款机。现在网上还有培训班打着“正规系统”旗号招生,也不知道是真清流还是装孙子。有老哥说得在理:“大厂光环再亮,也架不住蛀虫从里头啃啊。”

这事最魔幻的,是那帮栽跟头的精英明明拿着百万年薪,非要贪那几千块的月供。你说他们蠢吧,能设计出分期收钱这种套路;说他们聪明吧,又不知道见好就收。现在好了,工作丢了,名声臭了,还得赔钱,这波操作到底图啥?更值得琢磨的是,从简历筛选到入职转正,这么多环节咋就没人发现?到底是制度漏洞,还是睁只眼闭只眼?

(互动话题)

扔两个问题给大伙唠唠:

要是你碰上HR说交钱保进大厂,会心动还是举报?

大家觉得这种“分期买工作”的操作算不算行业潜规则?

欢迎在评论区开喷,让子弹再飞会儿。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