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通过封锁加里宁格勒对俄罗斯发起挑衅,导致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立陶宛挑起事端之后,坚称不是自己的决定,而是欧盟的决定,试图把俄罗斯的怒火引向整个欧盟。
与此同时,立陶宛还在火上浇油,表示如果欧盟追加限制措施,立陶宛还会扩大禁运货物名单。
立陶宛方面还声称,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内容非常清楚,抱怨俄罗斯大惊小怪的样子是“装出来的”。显然,立陶宛这次是跟俄罗斯杠上了,即便俄罗斯暗示了武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立陶宛依然没有回头。
据俄罗斯RT报道,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表示,立陶宛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俄罗斯的报复。他认为俄罗斯的回应应该还是在能源方面,比如说切断BRELL电网系统。但是立陶宛并不怕,立陶宛此前已经停止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电力。
而在军事方面,瑙塞达认为俄罗斯不会真的采取军事行动,因为立陶宛是北约成员。
俄罗斯确实没有排除动武的选项,已经警告立陶宛,如果继续封锁下去,俄罗斯可能直接打出来一条陆地通道。不过从瑙塞达的表态来看,他并没有把俄方的警告放在心上。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普京确实不好办了。对立陶宛动武,可以轻松获胜,因为这个国家太小了,即便有北约撑腰,但是立陶宛恐怕等不到北约援军就沦陷了。
打起来简单,但是善后可就不容易了。北约援军第一时间到不了,不代表后续不会抵达。一旦交上手了,不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单就俄罗斯的处境来说,就在家门口陷入了双线作战,一边应对北约援助的乌克兰,一边跟正儿八经的北约成员国交手。
这将让俄罗斯陷入战略被动。
现在北约不愿意跟俄罗斯正面作战,是因为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有乌克兰这个缓冲。如果立陶宛卷入军事冲突,北约不仅可以出兵立陶宛,同样可以发兵乌克兰,如此一来,俄罗斯将在两个方向上同时面临北约联军。
还有一个因素是,立陶宛跟俄罗斯本土还有一定的距离,投送兵力、军事装备都是麻烦,需要白俄罗斯配合,并且拉脱维亚不能搞破坏,在技战术上,也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因此,俄罗斯直接对立陶宛采取军事行动,不是一步好棋,反而有可能会葬送在乌克兰的优势。
俄方说的打开一条陆地通道,同样不具备操作性,打下来容易,如何确保这条通过北约国家的通道能够畅通无阻呢?
而在经济、能源方面,俄罗斯对立陶宛能够打的牌也非常有限。立陶宛早早就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去年冬天暖气费飙涨,就是因为停用了俄罗斯的天然气、最近,石油、电力的贸易也切断了,俄罗斯在能源上反制立陶宛,没有什么合适的抓手,很难真的打疼立陶宛。
有德国媒体提出了一个方案,可以对立陶宛进行反封锁,但这同样存在风险——可能会招致北约出兵。
如果没有立陶宛这档子事,俄罗斯和北约的微妙关系能够维持下去,双方都不会因为乌克兰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但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了,北约迈出跟俄罗斯作战的这一步,那就不会小打小闹,局势势必会失控。
当然,鉴于俄罗斯和立陶宛在体量上的巨大差距,俄罗斯肯定有收拾立陶宛的办法,只是不太可能一言不合就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