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佳集团。 图源:康佳官网
近日晚间,康佳集团(000016.SZ)(以下简称“康佳”)一纸公告揭释放重大信号:其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拟将所持股份出让,由其他央企集团实施专业化整合。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关注,4月9日、4月10日,深康佳A股价连续涨停。截至4月10日收盘,报收4.64元/股,市值突破百亿元。公告称,此次整合或将导致控股股东变更,但不会改变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即国资委)。
这是一次事关央企整合走向的窗口动作,也是康佳这一老牌电子企业能否迎来转机的重要拐点。虽然公告尚未明确接盘方,但业内猜测,华润集团、中国电子等央企均具潜在可能。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年
此次整合的背景是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资委多次表态将加快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作为改革样本之一,被称为“彩电一哥”的康佳也在公告中特别提及,“为推进央企之间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契合当前政策导向。
成立于1980年的康佳,曾与TCL、创维并列为彩电行业“三巨头”。对康佳而言,此次调整不仅意味着资本结构或将洗牌,更有可能是其加速转型、脱困求生的契机。
根据康佳的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降至100亿元至120亿元之间,同比降幅高达3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6.5亿元至29.5亿元,较2023年再扩大超5亿元。
公司指出,尽管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有所提升,但行业竞争加剧、供应链波动加剧、费用压降空间有限等因素仍然存在。
而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半导体业务,康佳也坦言目前尚处产业化初期,Mini LED等产品虽有销售进展,但尚未形成规模化产出,仍需持续投入,尚未对利润形成正向支撑。
此外,公司还因审慎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导致金融资产亏损约2.5亿元,进一步吞噬盈利空间。
曾因土地开发权归属与母公司产生纷争
近期,康佳还启动对音视频芯片企业宏晶微电子的收购,希望打通半导体设计、封测、显示链条。这一动作被解读为其试图强化技术壁垒、构建业务协同的信号。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于“新东家”的猜想已在热烈发酵。考虑到康佳总部位于深圳,不少市场观点将目光投向同处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相关产业协同能力的央企。例如华润集团,其旗下华润微电子在半导体领域已形成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封装的完整链条,若与康佳整合,或在技术和资源层面形成互补。
另一个可能性则是中国电子,其拥有多家上市平台,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半导体全环节,具备较强整合能力。不过目前康佳尚未透露任何潜在重组对象,仅表示事项尚处筹划阶段。
市场对于整合的期待,也反映了康佳在发展困境中对外部资源注入的渴求。过去几年,康佳频繁更换高管,与母公司华侨城之间也曾因土地开发权归属产生纷争。在业绩连亏、产业转型未果的现实面前,若有更专业、更契合新主业的央企进驻,或许将成为其再出发的起点。
从大背景来看,这起整合动作也是央企重组浪潮中的缩影。今年以来,中国盐湖集团、中国电气装备等央企已陆续牵头推进股权转让或整合。康佳此次作为改革样本之一,其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