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又一次走到了风口浪尖,这次是它的代理人们啪啪打脸,前线局势的突然变化,一下子点燃了中东政治角力场。
而掰开揉碎了看,伊朗的处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还没挨揍呢,队友先跑了”!
我们得从最基本的现状说起,为什么说伊朗大概率会被打?简单直接,它的代理人在前线一个接一个掉链子了!这些代理人,可不是路边捡来的小杂牌,而是伊朗长期精心培育的机构、武装,比如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等等。
他们原本应该是跟着伊朗一起对抗美国和以色列的尖兵,是“出了城门使得了劲”的那批人,可最近,不少前线代理人却开始悄悄改口,居然打起了“和平”的算盘,要知道,这些平时口号震天响的武装组织突然降调,背后是什么信号?不是世人厌战,而是他们扛不住了。
比如胡塞武装,原来喊得多硬气,现在居然开始释放和平谈判意向,搞得沙特都有点懵,“你不是一副宁死不服的样子吗?”而黎巴嫩真主党最近的言辞,也显得有些暧昧不清,似乎有意想要避免直接对抗,这种前线代理人松劲的情况,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伊朗的实力。
毕竟,代理人的动向从来都是伊朗影响力和战略意图的最直观体现,而现在的局势,给人的感觉就是,伊朗喊得很响,代理人却开始打退堂鼓,在前线代理人因为疲惫或恐惧选择“降调”的同时,伊朗后方却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这么说,他们意识到,但更像是强装镇定。
这不,伊朗国内还在一如既往地高调叫嚷着“准备战争”,动员全民保持警戒,我们不可否认,从地缘政治到军事斗争,伊朗确实有一定的硬实力,它有自己的导弹库存,拥有不容小觑的核威胁潜力,还有一套复杂的外交话术,能搅动地区局势,让敌人头大。
伊朗多年来耗费了大量心血,在中东建立了一张纵横交错的代理人网,它本来就不是一个“轻松就能被推倒的墙”,可是问题来了,光话术有什么用?枪炮声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东西,就目前这种状况,伊朗后方喊得再响,前线代理人已经虚了。
这个裂缝,意味着伊朗对外展现的强硬姿态少了最重要的一层底色,实际行动的支撑力,如今摆在伊朗面前的局势,不只是前线代理人的不稳定,更有美国和以色列的咄咄逼人,自从有人高喊着要彻底解决伊朗“威胁”,外界普遍认为针对伊朗的大型打击行动或许真的就在不远的未来。
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和以色列这两个关键角色,从前线到后方已经步步压紧,美国方面,加大了对地区盟友的军援力度,在沙特、阿联酋等中东盟友的协同下,强化了军事布防,更不用说,美国海军在波斯湾的那些动作,一个比一个有挑衅意味。
至于以色列,就更不要多说,光是近年来对叙利亚境内伊朗相关目标的频繁空袭,就足够说明它的态度,如果美国是拿大棒威吓,等着伊朗自个儿退缩,那么以色列就是直接用另一只手来动刀,根本不给情面,以色列这么多年跟伊朗的对峙。
已经从暗中较量发展成直截了当的明面冲突,而现在,眼看着伊朗的代理人们开始不争气,那就更是给美国和以色列打了强心针,揍它?搞不好真是时候了!就这么个局面,让人产生了很大的疑问,伊朗到底在等什么?它是有底牌,还是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
从伊朗的角度出发,它确实面临着复杂的抉择,一方面是内部经济步履维艰,国际制裁的压力一年比一年深重,它的国力已经有颓势,另一方面,代理人在前线表态偏软,让它在外交谈判桌上失去了分量,战场博弈中失去了主动权。
但除此之外,伊朗还需要面对一个更致命的问题,长期以来的战略计划,是不是已经玩得太过了头?伊朗投入大量资源到代理人战争上,看似可以用低成本实现高回报,但却忽略了代理人本身的强度问题,这种策略,以前可能还能撑住,可随着地缘环境变化,代理人开始疲软。
就像卡车跑了五十年突然掉链子,你完全不知道怎么补救,伊朗擅长打代理人战争,却不擅长打持久战,而现在,这张牌局中的每个人似乎都不想再陪伊朗玩下去了,更关键的是,如果它继续不作为,那么大概率“挨揍”的后果就已经写在墙上。
种种迹象表明,伊朗当前所面临的局势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糟糕且危险的阶段,前线代理人一个个转向低头,国际压力逐渐增大,美国和以色列的鹰派姿态随时可能“动真格”,而伊朗依然高举象征性旗帜,继续大喊“准备战争”,这看起来更像是另一种放弃抵抗的自我催眠。
从历史到现实,中东这片土地从来都不是温顺的棋盘,这里的霸主轮流坐庄,每一场冲突都写满了血色和策算,伊朗能否摆脱即将到来的“挨揍”危机?这不仅是伊朗自己的难题,更成为整个国际格局的一次考验。
在这场僵局中,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伊朗继续闭眼往下走,那么它被打醒的那一刻,绝对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