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交老友的孩子结婚,我荣幸的被分配到“副总管”一职,开着车带着人负责采购事宜。现在的婚宴,酒店大包大揽,其实没啥需要自己张罗的,要说有,也仅剩下烟酒了。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又有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恰好我有亲戚开着烟酒店,来他家采买,一来给主家能省则省,二来保真保质,三来给亲戚带点生意,可谓一举三得。
来到烟酒店,与亲戚交谈。他说今年生意特别难,要不是前几年挣了些家底,能耗一耗老本,早就干不下去了。知我来意后,亲戚二话不说替我做出选择,酒选剑南,烟择硬中。
依他的说法,过去的婚宴用烟酒,对于烟酒店算是好买卖。如今不行了,烟倒是好说,酒喝不完可以退,而今人们吃婚宴,喝酒的极少,酒看着好像卖出去,其实转过头又退了回来。且退货较麻烦,生怕李鬼变李逵,不是熟人,他都不愿意搭揽这茬儿。
因有网上售卖,酒的价格已经透明。人们之所以从烟酒店买,为的就是个能退,没啥好说的。亲戚和我诉苦,主要是烟。
以前想买好烟,非熟人加运气不可得。今年的好烟彻底卖不动,很多之前一条难得的,已经成了镇店之宝,和亲戚一起坐在店中望眼欲穿。便宜的烟好卖,可来得少,他十分无奈。
在亲戚看来,贵烟卖不出便宜烟不够卖是有迹可循的。年初时,本以为今年会好过的亲戚发现,几个经常来买烟的小老板,选烟的价格直线下降,有一位甚至都不敢成条买,只一盒盒的瞎选。
亲戚问其原因,答曰没活干,好烟有几盒放在车上,这是面子。面子不能垮了,垮了更没活。便宜烟自用,这是生活,能省一点算一点。至于送人,那位顾客直接一句,送啥送,送了有啥用,谁还稀罕你几条好烟?大前年的钱还没给我结呢。
便宜烟不够卖,一是送的少二是买的人多了。这里买的人多了,是指以前不用的现在开始用了。他说有个小伙子,过去常来买酒,对烟无感。如今时不时来买烟,也不买贵的。一天和亲戚聊天,小伙子吐露心声:他是跑外卖的,过去虽辛苦,可收入尚可。今年倒好,跑外卖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不是多一点,是多了好多。挣不来钱,孩子上学的费用却在增加,媳妇在商场站柜台(当售货员),彻底下了岗,现在去做保洁。他晚上经常睡不着,不知不觉用起了烟。
烟酒买卖不好做,烟酒店开的反倒越来越多。亲戚说在他的周边,过去只有两家,那家还隔的挺远,现在倒好,一下子增加了四五家,都是如他这般的小超市。这下可好,除去烟酒,吃的喝的用的都销量下降。别家也不好过,人们不是不买,是只要非急用,都从网上选购。
亲戚说没办法,大家的消费习惯改变了。就拿买饮料来说,过去想喝了,来买一瓶,四块五块无所谓,现在在家一买一箱子,一瓶能便宜几毛钱算几毛钱,人家还省的下楼呢。再加上店铺前停车不好停,要不是有些老顾客照顾,他的店根本开不下去。
帮我们把烟酒搬上车,亲戚说,明年再看看,不行就不干了。不干烟酒店干什么他没想好,好像在这个小城市里,也没什么好做的。“糊弄一天算一天吧”亲戚无奈道。
回去路上,车上的我等一起感慨,都希望难熬的时候早些过去,可谁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互相劝慰:冬天总会过去,春暖花会开。
便宜烟被控制住了产量,就是逼你去买贵的烟,这就是垄断的好处。
哪个朝代的老百姓都是最难的
戒烟戒酒一年多了,没给国家做贡献,没养活一批人,真不应该[笑着哭]
以前黄梅4元,现在9。塔山现在是低档烟,10元。本地七匹狼最垃圾的11元。。呵
我十分想念九十年高焦油的老玉溪,老阿诗玛,老云烟,老石林…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 烟 …………
大实话,今年生意不好做,抽烟标准普遍降低了。
实体店[哭哭]
高价烟不是物有所值,纯属装b。如果把红塔山的价格提到中华的高度,仍然选红塔山!
耽误我给女主播打赏了吗?
买一二千一条烟的人大多不会自己抽~~~
烟酒作为门槛较低的奢侈消费品,一般都是长期不间断消费,所以说消费者绝对也不是穷人。
闹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