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四亿人,2亿人在洛阳,1亿人在龙门石窟。这是洛阳人最近经常在网上发的感叹。
突然到来的8天小长假,让我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根据之前黄金周的经验,假日首日出门被堵几乎是不用验证的事实。本着旅游不是看人的想法,我刻意错开了中秋节的出行高峰,选择假期的第二天去一百多公里的洛阳玩。
洛阳最热门的景区肯定是老君山莫属,所以被直接剔除,龙门石窟虽然知名度高,但作为人文景观,也算是四季适宜的景区,总该不那么拥挤。抱着这种幻想,我义无反顾的带着家人奔龙门石窟而去。
毕竟是第二天,虽然连霍高速上车流量依然很大,但不得不说,这平均六车道,少数八车道的路宽也不是盖的,路上只遇到了两处小堵的情况,好在不到半个小时也就通过了。
但当车到了洛阳,向龙门去的路上时,车流量明显多了起来。从迟疑,到质疑,到怀疑人生,其实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我已经被前后的车流包围,车速基本上是一二十码的速度,想调头已经来不及了。
从市区到龙门石窟,大概三十公里的路程,但走了有2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景区附近,知道景区里面的停车场爆满,所以提前找了个地方停了车,全家人下来步行去景区。
经过半个多小的排队,终于进了景区,又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才坐上景区的导游车。但是到了景区里面,才发现原来路上所遇到的一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在参观石窟的栈道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想拍个照片是不可能的,个子高的能呼吸一口上面的空气,小孩只能在人堆中,被推着向前走。既不能停留也不能不动,抬头看不到天的那种。
听说过堵车、堵骆驼,这次却是堵人,说是看石窟,但基本上没有停下来细看的机会,只能把手机举到头顶,拍下来回家研究。这种旅游的体验,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广场前,更是挤的水泄不通。有不少游客手里举着五星红旗,在人群中挥舞。虽然全然没有认真了解每个雕像后面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机会,但这种人从众的感觉,也让人莫名的兴奋。
一路下来,被人流挤来挤去,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算是把景区走了一遍。虽然千年前的历史文化就在身边,但最大的感受还是人山人海带来的节日气氛。
从景区出来,直奔洛阳老街,见识了龙门石窟的人挤人,已经慢慢的失去了对拥堵的恐惧感,反而很享受这种人山人海的热闹。慢慢明白了这种长假旅游的快乐,那种等待的焦急感,就如同被辣椒灼伤的味蕾,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
静谧有静谧的意境,拥挤有拥挤的热闹。在人山人海中,仰望千年之前的人文遗址,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千年之前的武则天命匠人雕刻卢舍那大佛时,可曾想过千年后的今天,这里被无数百姓簇拥,不只是为了一睹佛像的尊容,更是为了人从众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