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败类”马俊仁,强迫队员集体切阑尾,亲自为女队员打禁药

黄毅来啦 2025-03-31 08:24:35

文|锦鲤

编辑|黄毅来了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体坛,“马家军” 曾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他们在赛场上的辉煌战绩,一度让全国为之沸腾。

然而,在那耀眼的荣誉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发指的黑暗历史。

其始作俑者马俊仁,更是被钉在了体育界的耻辱柱上。

01

时间回溯到 1993 年,斯图加特世界田径锦标赛。

马家军横空出世,代表中国田径斩获 “三金一银一铜” 的傲人成绩。

同年,第七届全运会上,马家军更是如猛虎下山。

她们不仅包揽中长跑的金银铜牌,还接连打破女子 1500 米、3000 米、10000 米三项世界纪录。

而王军霞保持的女子 10000 米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那时的马家军风光无限,成为了中国体育的骄傲。

马俊仁那句 “说破啥纪录就破啥,说让谁破就让谁破” 的豪言,震耳发聩。

但谁能想到,这看似辉煌的一切,竟建立在肮脏的兴奋剂丑闻之上。

1998 年,作家赵瑜出版《马家军调查》试图揭开这个神秘团队的真实面纱。

而促使赵瑜深入调查马家军的,是一封由王军霞、张林丽、刘东等十名队员联名的举报信。

信中,队员们用工整又略显幼稚的笔体,控诉着马俊仁的种种罪行。

然而,书中关于兴奋剂的三万字内容,却因种种原因被封存了 17 年之久。

直到后来,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

时间定格在 1995 年 3 月 28 日。

此时,距离他们 1993 年的辉煌仅仅过去了两年,而王军霞等骨干队员已离开马家军。

在这封信中,队员们沉痛地写道:

02

在马家军的训练岁月里,马俊仁如同一个疯狂的“药剂师”。

他完全不顾队员们的身心健康,强迫运动员大剂量服用违禁药物。

令人震惊的是,用药量全靠他毫无科学依据的摸索。

果不其然,他的行为给队员们带来了无尽的折磨。

一位老队员回忆起那段黑暗时光,满是痛苦与无奈。

马俊仁甚至制定了打针计划表,即便是在火车上,他也不放过给队员打针的机会。

在火车那一格一格的卧铺间,女队员们被迫脱裤子打针。

周围的队员只能无奈地围在卧铺口放哨遮挡。

到最后,队员们对这种事已麻木。

由于长期服用违禁药物,队员们的身体遭受了极大的伤害。

不少队员表示,很多人的内脏都得过病,尤其是肝脏受药物影响严重。

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了保证队员能持续高强度训练,马俊仁竟想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主意。

他下令,全体运动员都要去做阑尾切除手术。

无论阑尾是否真有毛病,每人都逃不过这一刀。

队员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满心都是震惊与恐惧。

手术那天,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手术室,心里满是无奈。

出来后,看着彼此苍白的脸,只能默默叹气“都切了!谁能躲过去?”

在马家军,马俊仁生怕用药秘密败露,所以禁止队员去医院检查。

吕亿、吕欧、刘丽、王媛、马宁宁却因长期服用禁药,肝痛难忍。

无奈之下,五人瞒着马俊仁偷偷去体检。

马俊仁得知后火冒三丈,当晚召集全体队员开会。

昏暗的会议室里,他像发了狂,径直冲向这五名队员。

马俊仁先是对刘丽一顿暴打,耳光不断,紧接着又抄起大板凳砸向她。

他的这一行为吓得其他队员大气都不敢出。

刘丽被打得满脸乌青,伤势很重。

面对家人询问,恐惧的她只能谎称是撞桌子受的伤。

这次毒打让刘丽彻底绝望,几人到大连后,望着大海,甚至产生了跳海轻生的想法。

这一惨痛经历也成为她们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

好在,“正义虽迟但到!”

03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前夕,国内进行兴奋剂检查。

在此次检查中,马家军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 7 名队员里,有 2 人尿检呈阳性、4 人血检超标。

共 6 人被证实使用兴奋剂的结果,令马家军遭受重创。

这一惊人消息如平地惊雷,让马家军的声誉瞬间岌岌可危。

无奈之下,整个马家军只能匆匆从青海多巴训练基地全面撤离。

紧接着,作为核心人物的马俊仁也难逃惩戒,受到严肃的通报批评。

此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在社会各界掀起轩然大波,舆论谴责声不断。

自 2000 年以后,国际体坛普遍应用针对 EPO 药物的检验方法,改验尿为验血。

马家军曾经的 “灵丹妙药” 失效,再也无法保持原有水平。

直到2004年12月,这件丑闻风波才得以画上句点。

辽宁省委组织部正式批准了马俊仁的退休申请。

自此,由他亲手缔造的 “马家军时代” 宣告终结。

那个曾经在田径场上皱着眉头、掐着秒表,嘴里大喊 “快!快!快!” 的马俊仁,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放弃田径事业的他,转身在北京专心饲养起了藏獒。

为了能得到纯种藏獒,马俊仁不惜花费重金,甚至用名贵的獒进行交换。

只要他看上的獒,都会想尽办法弄到手。

他在藏族群众牧区都出了名,一些牧民甚至会主动帮他留意好獒。

2003 年春节,他在藏族聚居区看到一只公獒,爱不释手。

最后花了 18 万元,外加一条世界上最高的 “四眼獒”,才将其连买带换地弄回来。

别看他早已不闻不问体育界的事儿,但他心却从未离开过。

2013 年,有消息传出七十岁的马俊仁再度出山。

不过这一消息被他本人一口否决。

而作为马俊仁的学生,辽宁马拉松男队教练孙日鹏在当时透露:

“其实这些年马俊仁从未真正离开过马拉松赛场,他一直关心着队伍,经常会到队伍里指导。”

同样作为马俊仁的徒弟,他还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在辽宁马拉松队的训练基地里,孙日鹏望着正在训练的小队员们,时常陷入沉思。

只听他叹了口气说道:

“现在想找个好苗子太难了。”

“这两年马拉松运动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家长们都害怕了,不敢让孩子跑马拉松。”

“但平心而论,我是真佩服马导的执教理念,要是他还在,咱们马拉松说不定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结语

马俊仁曾许下 “破世界纪录,拿奥运冠军,建田径基地” 三个愿望,可直到退休,他的奥运金牌梦也未能实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学生对他的执教理念仍有认可之处。

但即便如此,这也无法掩盖他曾经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他在体育界留下的,是一段充满争议和丑闻的过往。

他对运动员的残忍对待,严重违背了体育精神和道德底线,成为了体育史上的反面典型。

他的故事,时刻提醒着人们,体育的发展应建立在公平、公正、健康的基础之上。

任何违背体育精神的行为,都将遭到唾弃。

部分资料:

马俊仁正式退休 “神奇教练”终结职业生涯 -楚天金报

马俊仁--昔日育人争光 今朝养獒争气(图)-搜狐体育

作者披露《马家军调查》兴奋剂删节:马俊仁亲手强行注射_央广网

曝70岁马俊仁再度出山:正专心养藏獒 学生带队_5+体育_央视网

马家军禁药真相终于“解密” -环球网

0 阅读:82

黄毅来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