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娱确实热闹!
这里的瓜永远比水果店的西瓜还畅销吗?
因为每次你以为已经吃到最馊的那块时,总会有更劲爆的带着资本包装盒新鲜上市。
另一位被实锤出轨的演员,在新剧海报上站C位站得比埃菲尔铁塔还稳。
还有一位“PC用户”李易峰,也开演唱会了!
“疯马秀”营销自己的张嘉倪更是教会了我们“冻龄不如冻地位”。
这时候吃瓜群众手里的瓜突然不甜了——到底是我们金鱼般的七秒记忆在作祟,还是资本这台碎钞机又成功把我们当成了人形ATM?
有网友就开始假如了,如果左边是某艺人被曝光的丑闻热搜截图,右边是他复出后微博评论区的水军发言,你能找出多少条复制粘贴的模板?
别数了,答案在资本的口袋里。
有位娱乐圈资深宣传曾私下透露,现在帮劣迹艺人洗白的套餐服务已经明码标价:
这哪是危机公关,分明是《演员的诞生》番外篇。
但观众真的健忘吗?大数据给了我们反常识的答案。
这就像明知是垃圾食品,但架不住它加了资本特调的上瘾配方。
更魔幻的是,这些艺人复出后的商业价值往往不降反升——某运动品牌找争议艺人代言后,当季销量暴涨40%,而客服接到道德投诉的比例,还不够凑满一页A4纸。
资本深谙此道,所以他们给艺人设计的复出剧本,往往比宫斗剧还精彩: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连《演员请就位》的评委都得起立鼓掌。
更绝的是短视频平台的算法逻辑,艺人负面新闻相关的二创视频,播放量经常是普通内容的3-5倍。
这就像在告诉资本:黑粉也是粉,骂流量也是流量,您尽管作,数据掉了算我输。
毕竟,没有观众起哄的马戏团,狮子钻火圈还有什么看头?
有网友竟然还总结出魔幻公式:1张立案通知书+3个月冷处理+5篇公关稿=满血复活大礼包。
这套路熟不熟悉?像极了小时候你考砸后,主动洗碗一周就能换回游戏机的操作。
那么问题来了,当资本总能赢走我们口袋里的硬币时,有没有可能反手把它变成游戏厅的代币?
其实已经有些聪明的消费者在开发新玩法:
说到底,这场关于劣迹艺人复出的荒诞剧,本质是场多方共谋的注意力交易。资本用钞票投票,艺人用脸皮下注,而我们用点击量当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