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鸡还是有蛋呢?中科院传来确凿答案,这回终于明白了

古越呢哝 2022-05-26 01:25:06

不论从哲学上还是科学上来讲,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件事一直都争论了上千年。这种谜一般的因果关系到底应该怎样判断,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恐怕永远不会有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到底谁先出来?

“鸡蛋”化石

这项研究发现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英国、瑞典等各国科学组织共同调查的成果,并在我国贵州瓮安获得了化石证据。

这份化石证据被称作“笼脊球”,这是一种多细胞生物。根据地质学判断这份化石来自6.1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这个时代是地球非常古老的一个时期,刚刚结束的元古代,显生宙时期给地球生命带来了不一样的生命活力。

南京地质古生物学副研究员殷宗军是这次考察活动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们的研究记录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并且一直集中在贵州地区的地质学调查。初期,研究人员发现了贵州地区海洋生物化石的形成历史,以及过程演变。

一直到瓮安生物群,这里是笼脊球的主要的发现地,并且后来还陆续发现了233块笼脊球化石标本。从化石标本来看,笼脊球整体呈一个球形,而它的直径大小不超过1毫米,同时还保留了多细胞结构。

笼脊球的电子成像

换而言之,这些笼脊球化石样本分析或许揭示了生命从单细胞走向多细胞的过程。

填补进化史的空白

早期的研究过程发现,碗状的细胞簇位于贝壳的底部,细胞在贝壳内分裂生长,然后细胞向内移动,并填满了中央空间。与此同行研究的英国科学家认为,新的化石证据可以排除穴居藻类(同样也属于笼脊球)的替代解释,比如红藻就不会经历这个过程。

如同名字一样红

这些寄生虫会膨胀,然后产生许多复制出来的DNA片段,并发育成128个新细胞,细胞会在分裂之前就在簇内移动,且作为单个细胞游走。

综合这些对比,笼脊球的细胞整体排列让科学家们不禁想起它和鱼孢子虫和动物胚胎的囊胚腔。类似的胚胎发育过程与单细胞生物很像,但又更为复杂,并且表现出有规律的细胞迁移、重组等许多动物胚胎特有的发育机制。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笼脊球和这种孢子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生命迈向动物胚胎的第一步可能早在真正的动物出现之前就已经出于进化中了。

参与此次研究的中科院副研究员殷宗军说道,如果将进化过程中的动物比作一只鸡的话,那么这些复杂的笼脊球胚胎发育过程就是鸡所生的蛋,它们之间连接了动物的单细胞祖先和多细胞祖先桥梁。

多细胞生物表现的更复杂

但除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此后的搜索便变得愈加困难,有一部分来自更早的年代 ,然而这些物种经历了演化后,有的还在有的却已经灭绝。动物的DNA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大致以稳定的速度出现,科学家通过不同动物谱系的突变研究表明,所有现存动物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约7.5亿年前。

因此,此次的发现无论从化石研究还是古生物学方面来讲,都填补了中间这一块空缺的拼图,所以科学家们如此兴奋。尽管相关的研究还充满不少争议,但是该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相信,要完全分析理解这些数据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未来还需更多的研究

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有机体的出现,包括后来生物多样性、灭绝事件都是生命演化和形成的关键,并且不管是什么生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单细胞到多细胞,此后的生命形式越来越复杂。当第一批多细胞生物出现后不久,1000多万年后来到了寒武纪大爆发,众多姿态各异的生物开始出现,植物、动物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形式。

后来有了真菌,植物开始被分解,节肢动物、昆虫也紧随起步。一直到两栖动物的首次出现,羊膜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地球的生命越来越繁盛。

地球生命是一个共同体

0 阅读:186

古越呢哝

简介: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