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在东京审判时的这一幕,硬是将审判椅坐出了龙椅的感觉,也被誉为是溥仪这一生中,讲出的最硬气的话。
事实也确实如此,溥仪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有人说他很不幸,他的破产无人能及,也有人认为,溥仪是幸运的,至少他的晚年得以善终。
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年仅3岁的溥仪即位登基。谁能想到,真正让世人对他印象深刻的,不是他当时坐在龙椅上,而是40年后,他以证人的身份,出现在东京审判的现场。
为了应对东京审判,日本辩护律师可谓有备而来,撰写了近20万字的辩护书。在审判席上,日方代表满口胡言,对他们的罪行矢口否认。
原来二战日本投降后,早就想到了会面临清算,于是销毁了大量罪行的证据。日本在东京审判席上自信满满,企图通过胡搅蛮缠的方式蒙混过关。
然而,接下来溥仪在东京审判上作出的指证,让日本辩护律师彻底傻眼、颜面尽失。
你敢相信吗?东京审判的判决书,竟然长达1213页,内容有几十万字。
是的,你没听错,东京审判的庭审记录就有2000多万字,上千页的判决书,足以表明当时的日本犯下了多少滔天罪行。
在东京审判中,溥仪的出现,很快就打乱的日本辩护律师的阵脚。
溥仪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日本试图隐藏的种种罪行。恐怕连日本人也没想到,当初对他们言听计从的溥仪,竟然会成为审判席上的重要证人。
面对日本对事实的狡辩,溥仪应答如流、思路清晰,用词铿锵有力,气场十足。有外媒甚至评价溥仪,称溥仪在审判席上,展现了一个帝王应有的风范。
在溥仪看来,他选择出庭作证,并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所有的同胞。
也正是在400多名证人的共同努力下,日本28名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其中7名甲级战犯被处于绞刑,另外21人也被判无期或有期徒刑。
在东京审判中,溥仪总算是硬气了一回,他甚至主动当庭宣誓,确保他讲的每句话都是真的。
有不少人认为,溥仪的出现,彻底击毁了日本辩护律师的心理防线,将日本的滔滔罪行公之于众。
很多人并不知道,那时候的溥仪,其实内心对自己的前途,也忧心忡忡。
东京审判结束后,溥仪重新回到苏联,但他却担心受到审判,拒绝回国。据说当时溥仪为了争取留在苏联,甚至不惜拿出所有的财产,来寻求苏联的庇护。
1950年,苏联最终还是将溥仪送回了家乡,而溥仪接下来的遭遇,却超出他的想象。
溥仪后来接受了10年的劳动改造,有自己的身份证,还给他安排了一份养护绿植的工作。
闲暇之余,溥仪还会专门买票,独自一人到故宫散步。面对气势恢宏的故宫,相比当时溥仪的内心,可能也是五味杂陈。
1967年,61岁的溥仪因病去世,如今他的陵墓位于华龙皇家陵园。
回想溥仪的一生,虽然充满波折,但他也曾怒怼日本,并让他们承担了该有的罪行。
在你看来,溥仪的这辈子,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