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盗卖北洋军火按律当斩,作为舅舅李鸿章是如何处理的?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4-10 10:01:13

曾阅《走向共和》的读者,想必对李鸿章巡视北洋水师的情节记忆犹新。彼时,于刘公岛司职弹药管理的黄瑞兰,因在军火事务中营私舞弊,被李鸿章拘至威海,当场执行死刑,以此作为惩戒范例,以达警示众人之目的。

据史料记载,北洋水师曾出现将领盗卖军火的恶劣事件。此事件主角并非黄瑞兰,而是另有他人。该将领所涉贪污数额惊人,高达五十多万两白银。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对于如此严重的罪行,李鸿章仅对其施以掌掴之惩戒,并予以革职处理。

自李鸿章创立淮军之始,其对军队纪律便秉持着极为严苛的要求。然而,为何他会对某类行径恶劣之人展现出宽容之态?此人乃张士珩,或许部分人对其并不熟知。值得注意的是,张士珩拥有一个特殊身份,即李鸿章的外甥。

【张家与李家非同寻常的关系】

晚清之际,合肥张家虽未跻身彼时名门望族之列,却亦是当地颇具声望之家族。其家族世代从商,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虽称不上富甲天下,然若动用资金,筹措百万银两亦非难事。

在李文安(李鸿章之父)荣登进士之前,李氏家族的家境仅处于中上等水平,大致可界定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地主家庭。

李氏家族与张氏家族联姻之举由来已久。最早,李文安的姑母便嫁入张氏家族。彼时,李氏家族地位尚未彰显。直至李文安考中举人,李氏家族于合肥地区声名渐起,地位亦随之提升。鉴于李文安举人身份所带来的家族影响力,张氏家族主动示好,谋求与李氏家族缔结姻亲关系。

在封建男权社会的历史语境下,李文安育有六子二女。彼时,女性社会地位极为低下,于史料记载方面,仅声名卓著之女性,方得以全名载入史册,寻常女性多仅以冠夫之姓氏留存记载。

据相关文献记载,李文安育有二女,然其具体名讳均未著录,仅以李氏概称。彼时,张氏家族财力雄厚,李氏一门则颇具功名,二者家境匹配,满足门当户对之要旨。基于此情形,李文安遂将其长女许配给张氏家族的少爷张绍堂。

彼时,张家掌事者为张纯。从家族谱系而言,张纯之母系李文安之姑母。基于此家族关系,张绍堂与李鸿章之间,既存在妹夫这一层姻亲关系,又有表弟这一血亲关联,此情形充分彰显了家族内部亲族关系的紧密交织与错综复杂。

李氏嫁入张家之际,彼时张家的家境相较于李家,无疑更为优渥。张绍堂凭借家族雄厚的财力,以资捐得记名提督之位。虽此乃有名无实的虚衔,然从一品的记名提督头衔,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门第,提升家族声望。

在张氏家族鼎盛之际,李氏家族尚未崛起。李鸿章之妹,秉持着深厚的家族情谊,极为顾念娘家。每次归宁省亲,她必携带礼品,且常常以现银馈送其父及兄弟。遇有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典或特殊之需,李氏家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张氏家族的支持。

林文安荣膺进士之后,李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得以显著提升,然彼时与其他世家相较,至多处于势均力敌之态。直至李鸿章兄弟正式踏入仕途,李氏家族方实现真正的崛起,一跃成为晚清时期合肥地区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

李鸿章素具感恩之德,对张家情谊铭记于心。于淮军创建之际,李鸿章委派其妹夫张绍堂负责团练事务,使其担任民团首领之职。

随着淮军规模不断扩张,李鸿章于晚清政坛的地位亦持续攀升。在此期间,张绍堂始终追随李鸿章,任职亲兵营军官。出于对妹夫的周全庇护,李鸿章有意避免张绍堂投身实际战事,以防出现差池。然而,这种过度关照亦产生了相应弊端。由于张绍堂未能积累军功,其官职晋升受限,仅获任四品武官之职。

李鸿章与两位胞妹情谊笃厚。基于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其妹夫张绍堂所育之三子,日后皆获李鸿章之赏识与重用。自李鸿章子嗣一代起,李氏家族与张氏家族间的联姻愈发频繁,家族关系亦因此更为紧密。

以李、张两家联姻为例,李蕴章之长女,许配于李鸿章大外甥、张家嫡长子张席珍;李凤章之女,则嫁与张家另一子张士璜。再者,李鸿章之孙李国焘,其原配夫人乃其三外甥张士珩之次女。诸如此类联姻事例,不一而足。张李两家族之间的联姻关系,绵延长达五代之久,构建起了紧密的家族纽带。

【张士珩惹出的大麻烦】

咸丰年间,李鸿章之甥张席珍即投身其幕府,于淮军之中负责军械相关事务。迨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并兼任北洋大臣之际,张席珍亦随侍其侧,继而主理北洋军械所。

张席珍辞世后,李鸿章旋即着意将其三外甥张士珩引入北洋军械所。因李鸿章之嫡长妹早逝,彼时张士珩年仅十岁。作为舅父,李鸿章对这位年幼外甥关怀备至,于往来书信中,频繁关切其学业进展与生活状况。

张士珩早年颇具进取之心,弱冠之年,经李鸿章举荐,师从名儒,而后于科举乡试中脱颖而出,高中举人。然而,在后续向会试发起冲击时,其运道欠佳,未能得偿所愿。彼时,李鸿章将其接引至天津悉心培育。直至张席珍辞世,张士珩遂接任北洋军械所之职。

据《淮系人物传》详实载录,光绪十八年,李鸿章秉持公正无私之荐才原则,摒弃亲疏之别,郑重向朝廷上疏举荐张士珩。疏中表明,张士珩于军械运送事宜功绩显著,同时对西洋诸国新型武器亦有着深入钻研。

李鸿章凭借卓越才能获慈禧太后倚重,其保荐极有成效。在此情形下,张士珩得益于李鸿章的举荐,仕途顺遂。张士珩因军功获赏二品顶戴,获分省补用道员之衔,并出任北洋军械局总办之职。

张士珩在李鸿章的庇护与监管之下,一度展现出值得称道的作为,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其未能秉持谦逊态度,在获誉不久后,尚不足一年时间,便给舅舅李鸿章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甲午战争前夕,朝堂之上出现针对张士珩的检举。据举报内容,自其执掌北洋军械所起,便涉嫌通过盗卖军火谋取暴利,涉案金额高达五十余万两白银。尤为严重的是,所涉军火中有相当部分以低廉价格售予日本。

事态严峻至此,朝廷旋即降旨,责令彻查。湖广总督张之洞领命,负责密查并严格缉拿相关人员。若调查结果证实所涉事宜属实,须即刻将涉案者押解至京师,以究问罪责。

张士珩盗卖军火一事证据确凿,旋即得到查实。然而,彼时光绪皇帝虽居帝位,但其旨意影响力有限。慈禧太后鉴于李鸿章的情面,做出最终裁决:将张士珩革职。

李鸿章闻此变故,不禁怒形于色。对于这般背叛行径,他深感愤慨。旋即,他唤来张士珩,言辞厉色地质问。然而,出于亲缘考量,李鸿章终究还是选择了让步。只见他神情平静,仅是淡然言道:“吾甥之能,本就强于他人。”

李鸿章辞世后,其亲信周馥膺任两江总督之职。出于对故主的敬重,周馥决定重新起用张士珩,并委以江南制造局主持之重任。此后,袁世凯执掌政权,旋即任命张士珩为造币厂监督。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