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旅行,十日记录,南浔古镇藏书楼,古桥测绘建筑灵感
毕业季来临,我和几个同学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毕业旅行。我们想选择一个有文化底蕴、充满独特建筑风情的地方,思来想去,南浔古镇就成了我们的目的地。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湖州,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这里水网密布,地形平坦,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南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曾经是中国近代蚕丝业的重要基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种繁荣在古镇的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那些古老的藏书楼和古桥。南浔古镇有众多的藏书楼,其中嘉业堂藏书楼是现存规模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籍。这里的古桥也别具一格,每一座桥都有着独特的设计和悠久的历史,像通津桥、洪济桥等。
刚到古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发现了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痛点。就像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但到了实地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玩,怎么看。南浔古镇也一样,虽然它的整体风貌都很迷人,但如果不提前了解规划,还真容易迷失在这纵横交错的水巷和古老的街巷里。
我们住在古镇的一家民宿,民宿的老板是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给了我们一些很棒的建议。他说很多人来南浔古镇会选择重点游玩小莲庄、张石铭旧宅这些大众熟知的景点,但其实古镇里还有很多小众但同样精彩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按照民宿老板的建议开始探索古镇。首先我们来到了嘉业堂藏书楼。那天阳光明媚,走进藏书楼,那种静谧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们包围了。与杭州西湖那种宏大而喧嚣的美不同,这里的宁静更能让人静下心来。我看到周围的游客大多只是在走马观花地看看,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值得深挖。比如说,对于我们这些学建筑或者对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来说,藏书楼的建筑布局、藏书的分类存放方式等都很有研究价值。我和一位对古建筑有一定研究的朋友交流,他说和苏州的某些古老宅院相比,嘉业堂藏书楼在建筑的采光设计上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苏州的宅院可能更注重空间的通透和采光与园林景观的结合,而嘉业堂藏书楼为了更好地保存古籍,在采光的处理上会更加谨慎,窗户的设计大小和位置都与保护书籍有很大关系。这让我深感南浔古镇的建筑在功能性和文化性的结合上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接着我们去看古镇的古桥。通津桥横跨在河道上,河水缓缓流淌。我们看到一位游客拿着本子在一旁写写画画,一问才知道他是在对古桥进行测绘。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团队里有建筑专业的学生,一直对古建筑测绘感兴趣。在南浔古镇,古桥众多,而且风格各异。与绍兴的一些古桥相比,南浔的古桥在桥身材质的选用上有差别。绍兴有些古桥多采用石头和木材混合构建,而南浔的古桥更多地使用当地的石材,石头的纹理和质感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呈现出独特的韵味。我们在古桥周围坐下来,开始认真地观察和记录古桥的每一个细节,从桥墩的形状到桥栏板上雕刻的花纹。这些古桥见证了古镇的变迁,它们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比如有些桥上会有体现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雕刻图案,这些图案与当地的传统节日、民间传说息息相关。
除了藏书楼和古桥,我们还去了古镇的一些小巷子。有一天傍晚,我和几个同学走进了深巷。在小巷子里,我们看到了传统江南民居的生活百态。一位老奶奶正坐在门口择菜,旁边的小狗懒洋洋地趴在地上。这种宁静的生活场景和北方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北方干冷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可能很快,街道也大多是宽阔的马路,而南浔古镇这种南方水乡的生活则显得慢而惬意。这里的建筑也因南方的湿热气候,多通风设计,房子的朝向、门窗的大小和位置都考虑到了通风散热的需求。
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和其他游客进行了交流。有一位夫妻档游客,他们说自己本来也是像我们一开始那样迷茫,在古镇里乱逛。后来他们跟着一群参加古镇文化体验活动的游客,才知道原来还有很多隐藏的活动可以参加。比如可以跟着当地的手艺人学习制作江南传统的手工艺品,还能参与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他们分享的这个经历让我们觉得特别遗憾,因为我们没有早点了解到这些。
在旅行的后半段,我们开始对比南浔古镇和其他一些冷门古镇。比如甪直古镇,甪直的建筑风格和高桥镇(假定为冷门古镇)有相似之处,都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但甪直古镇在古桥的数量和密度上更高,而且甪直还有独特的水乡妇女服饰文化,这在高桥镇就没有。再对比黎里古镇,黎里古镇在饮食文化方面很有特色,相比南浔古镇的美食更多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而南浔古镇在美食的创新方面做得更好一些。通过这些对比,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南浔古镇的独特之处。
最后一天,我们坐在古镇河边的一家茶馆里,回顾着这十天的旅行。我们收获了很多关于古镇建筑、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和感悟。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疑问,比如这些古老的文化和建筑在未来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呢?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很久也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我想这也是这次毕业旅行的意义所在,我们带着问题来到古镇,又在古镇的探索中产生了更多的问题。也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它不断激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
我想问问读者朋友们,你们在旅行的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到一个地方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又是如何影响你们对旅行地的认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