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辉煌历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些出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亲身经历了苦难岁月、见证了国家的沉浮兴衰的老戏骨们。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情怀,在银幕上书写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经典角色。在这些戏骨中,有一位独特的存在——卢桂兰,她的一生就如同一出精彩绝伦的电影,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冰雪姑娘卢桂兰出生于1941年3月,她的故乡是有"京师第一邑"之称的河北省唐山市。出生不久,她随着父母迁居到了东北的省会城市沈阳。
也许是受到了北国严寒的熏陶,卢桂兰自小就对冰雪运动有着特殊的热爱。在14岁那年,她凭借出色的体操和游泳天赋,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荣誉头衔。
1956年,卢桂兰参加了全国游泳比赛,在仰泳项目中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这为她日后进入演艺圈奠定了基础。高中毕业后,卢桂兰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沈阳体育学院水冰系,一途朝着运动健将的梦想阔步前行。
命运总是捉摸不定,1958年参加全国运动会时,卢桂兰的出众容貌和健美身段引起了一位导演的注意,仅仅17岁的她,就受邀主演了自己的处女作《冰上姐妹》。
一朝被电影的魔力所吸引,卢桂兰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体育界发展的打算,全身心投入到了演艺事业中。翌年,她离开沈阳体育学院,正式加入了享有盛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导演们看中了她那份运动员般健康活力的气质,很快就将她重点培养为体育题材电影的劲旅。1961年,卢桂兰主演了另一部代表作《冰梅》。
她在片中饰演一名平凡而勇敢的女冰工,用嘹亮的歌声和顽强的意志感染着人心。卢桂兰把这个朴实质朴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从中不难看出一缕她运动员本色的英姿,在60年代,卢桂兰逐渐成长为了长影厂当家的花旦演员。
生活的苦难与重生而就在事业渐入佳境之时,卢桂兰的人生遭遇了一记重创,那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无情凌迟。1960年代,卢桂兰与同在长影厂任职的演员沈大成结为夫妻,两人经过7年的筚路蓝缕,终于在1969年迎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孩子。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文化大ge命"运动的兴起,沈大成遭到残酷的pi dou 和迫害,最终在1970年含冤自杀身亡。卢桂兰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年仅29岁的单亲妈妈,她的人生从此陷入深深的阴霾之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卢桂兰受尽了委屈和白眼。她不但被剥夺了拍戏的权利,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也被切断。为了养活年幼的儿子,她只能靠打一些临时工维持生计。
每每在清晨的霜雪中去食堂打杂,卢桂兰总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光荣岁月,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着转。但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硬是熬过了那一个个酷寒彻骨的岁月。
直到1976年,那场给无数家庭带来灾难的运动终于结束。重见天日的卢桂兰似乎從新获得了生的力量,她第一时间就恢复了拍戏的权利,并接连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努力重振她的事业。
1978年,卢桂兰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同年,她就在家喻户晓的影片《女交通员》中一鸣惊人,精湛的演技再次让人印象深刻。
她出色地诠释了一名平凡而勇敢的女交通员形象,热情洋溢又大大方方,给人以质朴纯善的感染力。这部作品一举扭转了她自文革以来颓废消瘦的形象,也为她在影坛重新确立了地位。
八十年代是卢桂兰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高峰期。1980年,她主演了根据冰心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饰演一位受尽苦难但始终心存善意的老母亲。
1982年,电影《自理者》中的女主角白秀珍就是卢桂兰塑造的又一神来之笔。这个在乡村渐渐老去的普通妇女,虽然只是默默无闻地自食其力、养家糊口,但她的形象却洋溢着永不曲线的英勇和乐观。
1985年,卢桂兰凭借电影《报童》中对儿子角色细致入微的刻画,一举勇夺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她成功塑造了一个失意母亲坚强的内心和对子女深深的爱,震撼人心、令人动容。
结语2002年,84岁高龄的卢桂兰在电影《希望村》中最后一次出演了农村老人的角色,其朴实自然的演技再一次让人肃然起敬。
从运动健将到银幕丹青,从红色年代到改革开放,卢桂兰一路走来,其演艺生涯就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在人生的低谷期,缺少亲人关爱无疑是卢桂兰内心最大的遗憾。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人为她补足了这份久违的温暖——那就是当年在北影厂与她同事的特型演员丁笑宜。
丁笑宜在电影圈亦小有名气,他曾在《彭德怀》这部着名的革命影片中精彩饰演了主角。两人在影视圈里早就相识,加之年龄相仿、性格投缘,于是发展为了恋人关系,并于1985年正式缔结良缘。
对于已年过半百的卢桂兰而言,丁笑宜无疑是一位难能可贵的良人。更可贵的是,丁笑宜不仅给予了卢桂兰满满的爱意,还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