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一个娱圈新闻:梁洛施恋爱了。
不是与李泽锴复合。
而是与马浴柯。

有人捕捉到他们在咖啡馆前的身影,两人闲适地交谈着,从神态和举止来看,这段相处似乎已经持续了不短的时间,所以他们在公共场合碰面时,显得格外坦然,毫不避讳,仿佛周遭的世界与他们无关。

喝完咖啡后,二人自然地牵手离开,这一幕被曝光后,瞬间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

回想起不久前梁洛施出席活动,面对媒体关于感情状况的追问,她神色淡然,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一切顺其自然。” 当被进一步问及今后是否会结婚时,她依旧秉持着那份从容,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顺其自然。” 她的语气宛如微风,轻轻地拂过,对感情中的起起落落,似乎都抱着一种不强求的态度。
她曾说过:“世事的东西,很难说。我很随心,也不抗拒。”
这些年的经历,让她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人和事,深刻地领悟到,凡事有所 “求”,往往就会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
于是,她选择活在当下,既不频频回首过去,也不预设未来,不让情感和欲望掌控自己的生活。
梁洛施这种超然的心态,与她近年来潜心学佛有着莫大的关联。
在此之前,她便频繁地参加法会,沉浸在绘制佛图的宁静世界里。

新年伊始,她心中所祈所求,也并非关乎个人的私欲,而是心系人间:“世界和平,人间有爱。
心常清净,日事吉祥。” 回顾她近几年的社交动态,不难发现,大约从 2021 年末开始,她便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她的社交账号上,禅语频频出现。无论是漫步途中,还是登高望远之时,她所发布的动态末尾,常常会缀上一句 “阿弥陀佛”。

日常的食饮,也融入了她的信仰,她选择食素,在阅读与画画中,寻找与内心信仰的共鸣。

在漫长的人间岁月里,她已经很久没有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很多人都以为她在过去的十年里,尽情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却没想到,她早已悄然转身,成为了一名修行者,步入了全新的人生境遇。
这一转变,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当世人还将她看作是豪门弃妇、怨女,或是娱乐圈里的可怜人时,她却毅然决然地放下过去,踏上了另一条道路,独自在修行中寻求心灵的解脱。
曾经,她深陷于情欲的漩涡;如今,她在信仰的光辉中找到了宁静。
曾经,她享受着繁花似锦、春风得意的生活;而今,她清心寡欲,入定修行,洗净了千般杂念,放下了万丈红尘。
她曾谈及那段轰动港岛的感情往事,直言:“当时是真的。” 那是真真切切的相信,全心全意的爱。她曾经满心期待着能够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对方却并未应允。

如果时光倒流,让她重新选择一次,她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飞蛾扑火般投身其中。这背后的原因,与她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梁洛施是私生女,母亲并非父亲的正妻,在她出生后,父亲便离世了。
一个女人独自带着私生女,其中的艰辛与屈辱可想而知。
所以,当李泽锴拿出 2 亿资金,帮助她与英皇打官司并成功赎身时,她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股脑儿地投入了这段感情。
她选择退圈,接连生下 3 个儿子,满心以为这样就能换来一个安稳的家,得到渴望已久的名分。
“名分”,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母亲曾经的伤痛,也是她内心最在乎的东西。
有了名分,她就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妻子,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从此能够落地生根,填补生命中的那片空白,消除内心的无依感。
然而,李泽楷最终还是拒绝了给予她名分,于是两人无奈分手。

据说,李家给了 10 亿分手费,并且每年还提供 6000 万抚养费,国内外更是专门为她打造了豪宅,从物质层面来看,似乎并没有亏待她。
那时的梁洛施,年仅 23 岁,正处于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期,手握着巨额财富,容貌依旧明艳动人,本可以尽情享受纸醉金迷、快意恩仇的人生。
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她首先选择了复出,可惜在娱乐圈的复出之路并不顺遂,反响平平。紧接着,她转身走进了佛门。
有人对此感到不解,为何她不贪恋这世间的繁华,为何不沉醉于红尘的欢乐呢?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还在人生道路上苦苦攀爬的人来说,爬上事业的巅峰,获取财富与地位,是一生的夙愿,是人生的理想,甚至被视为生命的终极意义。
我们往往认为,金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然而,对于那些已经站在财富巅峰的人而言,他们所看到的,可能只是满目皆空。繁华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一切都不过是虚幻的表象。
身处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时间久了,便会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不值得追求。的确,金钱能够保障生活,让这具肉身拥有吃穿住行、玩乐育儿以及医疗等各方面的物质基础。
但当财富积累到远超生活所需,成为永远用不尽、花不完的数字时,金钱的意义便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此时,她开始思索金钱之外的人生意义,比如爱、生命的意义以及归宿感。
可是,她所渴望的无条件的爱,始终求而不得;曾经拥有的名气,也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至于归宿感,她一直在苦苦追寻,却始终未能真正得到。而她与生俱来的伤痛与内心的空虚,依然隐隐作痛,亟待找到答案。
于是,对一个精神原乡的寻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佛教,恰好出现在了她人生的尽头,为她指引方向。
世事如风云变幻,曾经的万丈红尘,如今已化作一方化外净土。
她身着禅衣,宛如置身于夜色之中,研读经书,如同在雪地里探寻真理。
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放下了曾经刻骨铭心的爱与痛,流干了眼泪,抚平了无边的孤独和荒凉。
或许,只有通过这样的修行之路,她才能真正抵达内心的宁静,明白这充满悲喜的人生,既是无法逃避的宿命,也是上天给予的恩赐,既是一场艰难的历劫,也是饱含祝福的旅程。

正如佛教所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曾经的她,春风得意,醉笑相伴,然而一转身,已然是 “一笑寥寥空万古,而今忘却来时路”。
或许,正因为不再执着于追求爱情,爱情反而悄然降临。
3 个儿子鼓励她:“妈妈,去恋爱吧。” 她依然用那句 “顺其自然” 回应。
她以红尘为修行的道场,以世间百态为觉悟的菩提,生起一炉修行之火,煮一壶随缘之心。
近年来,她的气质愈发纯粹、灵性,仿佛超脱了尘世的纷扰。
风来,她便翩翩起舞;人来,她欣然奔赴。
生命给予她什么,她便坦然接受什么,总是笑意盈盈地融入其中,不分别、不执着、不著相。
恰如禅诗所云:“白马入芦花,银碗里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