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发布会上,针对我国出口面临的复杂严峻外部形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决心坚定,用“天塌不下来”五字明确表态。
针对当前中美贸易局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早前评价称:中国为此已筹备六年,美国终将落败。
特朗普仍坚持对华实施关税制裁,但面对中方坚决反制,接连遭遇四大困境后,他最终选择低头妥协。
同时,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社交媒体上表明,特朗普无意对华开战,而是寻求和平。
特朗普连续接到的四大噩耗分别是哪些?这些消息具体内容尚未透露,但确实对特朗普产生了连续性的不利影响。
【噩耗一:中方精准打击美国“七寸”】
4月11日下午,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上调至125%,并声明此为最终加税措施,之后将不再参与特朗普所提的“数字游戏”。
中方决定直击美对华出口核心领域,以电子产品为例,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1450亿美元,占对美总出口25%,凸显其重要性。
若遵循特朗普先前的关税政策,该部分出口或减40%。但中国采取精准反制措施,迫使特朗普于4月11日豁免智能手机、芯片等关键产品的关税。
从某角度看,特朗普的妥协相当于为中国千亿商品放宽限制,大开方便之门。
更关键的是,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控影响重大,美军工企业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达70%,而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27万吨,远超美国的4.5万吨。
中方的反制措施直接影响美国六代战机研发,同时凸显了美国在高科技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
【噩耗二:欧盟的“补刀”】
4月9日,欧盟27国投票决议,自4月15日起对美进口商品征收25%反制关税,此举旨在回应特朗普对欧盟钢铁及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决定。
欧盟反制措施打击了美农产品与制造业,同时彰显了美欧传统盟友关系裂痕的加深。
在此背景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指出:单边主义行为会损害所有人的共同利益。
特朗普曾尝试以“90天关税延期”策略离间中欧,然而中欧采取一致的反制措施,使得美国陷入孤立境地。
【噩耗三:美债遭抛售潮】
4月12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5%,为近十年最高点,显示美债价格大幅下跌,市场抛售压力进一步增大。
白宫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尽管官方数据延迟两月发布,但美债持有国的减持趋势已明确且不可逆,显示减持行动已在进行中。
这一危机重创美元信用体系,日本及欧洲投资者转而投资德国国债等资产,致使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美联储罕见承认资本逃离美国,华尔街分析师彼得·希夫警告,若美债抛售不止,美国或将在秋季面临比2008年更严峻的金融危机。
【噩耗四:顶级投资者的“经济灾难”预警】
4月13日,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或使美国陷入更糟境遇,比经济衰退更为严重。
彼得·希夫的观点得到印证,达利欧表示,美国企业为规避关税已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然而成本攀升与通胀压力依旧未得缓解。
若特朗普政府不改变现状,美国消费者最终将承受不良后果。
2024年数据显示,美国农业出口现10年来首次逆差,达200亿美元,CPI同比上涨6.2%,导致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幅上涨。
特朗普承诺的“制造业回流”未实现,反成泡影,且加剧了国内经济矛盾。
面对四大连续噩耗,特朗普强硬态度急转,4月10日内阁会上称愿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并透露或延长对部分国家的90天关税豁免期。
同时,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社交媒体辩解,称美国无意对华开战,表示“特朗普渴望和平”,以此试图减轻冲突氛围。
特朗普态度转变凸显美战略矛盾:欲保美元霸权,又图关税重塑贸易,终致双方受损,陷入困局。
特朗普的妥协反映了美国单极霸权衰落,从加税转豁免,从威胁变谈判,这场十多天的“贸易战”结局早已显现端倪。
当中国以坚定信心应对挑战,而美国所倚重的盟友、市场及金融体系相继出现问题时,霸凌主义的失败已成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