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史无前例的1291万,比去年高考报名人数足足多了98万(2022年1193万人)。
图源
网络(数据仅供参考)
这届考生可能是最倒霉的一届孩子!在他们读初三那年,正好赶上疫情,突然间改为了网课学习;疫情三年,在居家网课与去学校就读二者之间反反复复。好不容易熬到了疫情结束,却赶上了人生重要阶段——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也就罢了,报名人数居然创了历史新高,因此无论是本科还是大专,今年的录取率都将拉低。
不少高三学生都在困惑,是继续高考填报国内大学志愿,还是考虑出国留学尝试不一样的教育?
其实,换一条赛道继续前行,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这10年间,不少家长将目光投向了出国留学。从2013年的41.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1万人,留学市场持续扩大。疫情期间略有降低,但是现在,一切都步入正轨…
而且,除了国内高考竞争压力太大,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大部分学生选择出国深造的原因。
高考前拼的是努力,高考后拼的是选择!
下面给大家讲“高考后,常见的出国留学途径有哪些?”
高考后留学的途径
01
用高考成绩直申海外本科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途径,一些外国大学对中国高考成绩是认同的,所以可以用高考成绩申请。
但是,这种方式对孩子高中成绩要求比较高,如果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以下,可选择名校范围较小。
而且,这方式申请,还需要提供托福/雅思成绩。
02
先读预科,再申请本科
对于高考成绩不优秀且英语能力薄弱的孩子来讲,这种方式往往很合适。
孩子可以先读一年预科(进入大学本科前的预备课程)各科考试成绩合格,可以升入国外大学本科课程。
据择校菌了解,一些民办学校开设了预科课程,还有对应的国外大学保录。
当然,这种“预科+留学”的方式,其实相当于孩子留级一年。
03
双录取方式申请留学
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高考成绩不错,但是语言关不及格的学生。
所谓双录取,就是大学对于学术能力符合学校要求,但语言能力尚未符合最低要求的学生提供的一种放宽的录取政策。
学校会给该学生发放条件式录取通知书,告知其在按要求完成该校提供的语言课程可以被正式录取。
同时,学生需要获得语言学校的录取通知,有些学校需要学生另行申请语言课程。
从留学目的地来看,双录取比较适合想要去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的学生。
04
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专业
想必很多家长都听说过“中外合作办学”,想为自家考低分的孩子争取名校,但是还是并不了解中外合作办学具体的情况。
那么,下面就这种情况为考生和家长们详细介绍下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中外合作办学优势
世界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就是为适应这一变化开展的办学形式。另外,也是不同特点的同学对应不同的升学模式的一种体现。对于同等成绩的同学,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上更好的学校,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对外语的训练和出国的机会都会比较多,总体来看值得考虑。
中外合作办学形式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
中外合作办学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
按办学形式来分:
①有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性质上类似于外国大学在中国开的分校。
这类学校全国现有9所,分别是: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理莫斯科大学。
②无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般是国内的大学和外国的大学共同成立一个二级学院,例如: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③无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数量最多的模式。
一般是就某一个专业进行联合培养。如北京理工大学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按招生形式来分:
首先要区分“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
计划内招生是指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统招生。由学生高考统招填报志愿,依据高考成绩划线录取。通常录取分数线紧贴学校投档分数线,是很受考生欢迎的“低分高就”的一种选择。
计划外招生也叫做“自主招生”,即由各院校组织自主招生考试为主要录取方式。高考成绩有参考,但没有硬性要求。自主招生考试基本只考察英语,会有笔试和面试。有一定的英语成绩可申请免笔试,但均需要面试。
和计划内招生相比,计划外招生能很好地规避高考竞争压力,是很多考生低分获得国外名校文凭的热门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模式
2+2分段培养模式:
是指学生通过高考录取后,一、二年级在国内院校学习,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院校或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3+1分段培养模式:
是指学生通过高考录取后,一、二、三年级在国内院校学习,后一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院校或国外合作院校进行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4+0培养模式:
是指考生通过录取后,学生四年都是在国内上课而不出国,只不过采用国外的教学计划和考试方式,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及教授,教学模式与国外本合作院校保持一致。比如,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中澳合作办学就是属于这种模式。
混合培养模式:
是指考生通过录取后,最先采用“4+0”的模式,但入学过后,再进行二次选拔出部分学生,进行“2+2”模式。还有“1+3”模式,即在国内读一年,后三年在国外院校进行学习,以此类推。
中外合作办学适合人群
较强的自控力和学习能力
很多合作办学的课程要比普通专业更重,因为入学后要加强语言方面的学习,以备将来适应全英文的外教授课,所以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控力。
英语能力较强
绝大多数合作办学专业课程都配备了外籍教师和国外版原版课程,大学的课程难度和深度也远远超过了高中阶段,所以英语能力是进入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
对未来有规划
中外合作院校就读模式一般为“4+0”、“3+1”或者“2+2”的模式,不同模式各有不同,所以需要提前规划清楚未来是否有出国打算、考研计划和就业方向等。
希望降低留学风险
对于担心出国有风险,但又一直有留学打算、倾向国际化教育的同学,「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就很好满足了这类同学的需求。
中外合作办学报考注意事项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情况,在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时,建议了解以下六个方面的情况:
关注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经过合法审批
最主要的是要查看办学者是否能提供审批部门所颁发的同意其办学的文件。其中,新批及已完成复审省市通过复审的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包括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名单,目前已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部网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予以公布。可通过登录以上网站查看相关信息确认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是否合法。
关注实际办学情况,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
应通过向在读学生询问等多种方式了解实际办学情况。在质量方面要关注决定与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如,学生入学标准;师资配备情况。
包括是否配备了一定数量和比例的比较好的外方教师;教授什么样的课程;在什么地方办学,有无很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有没有足够的图书馆、实验室,操场等教学辅助设施可供使用等等。
另外,要关注和了解毕业生(如果已有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除了解就业率,还应该关注毕业生到哪些单位、公司工作,必要时向相关单位确认有关信息。
关注学校的招生宣传与实际办学情况是否一致
重点考察学校招生宣传中的办学地点、办学特点、师资教学情况、收费项目与数额(须由中外合作办学所在地省政府批准)、招生人数等情况。
关注招生标准
按照规定,实施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须按照同地区同批次计划内录取,降低批次录取是违反国家规定的。
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其录取标准应当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准。一般来讲,录取标准比较低,录取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办学质量很难保障。录取标准高,办学质量才有可能更好。
关注招生计划
按照规定,颁发中国高等学校学历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必须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
而实施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也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核定了相应的招生计划数。
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和认证情况
教育部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规范合作办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维护就学者利益的工作措施中,开展办学评估和加强合作办学证书颁发的认证是两项重要举措。可通过教育部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平台中所公布的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评估和认证信息,以做出更恰当的就学选择。
尽早规划,多手准备,尽早联系顾问老师确定理想方案,为孩子教育规划制定PLAN B。
失去高考,还有PLAN B;失去PLAN B,我们就啥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