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院长,三天一个局长,医药反腐之下普通医生该何去何从

温稳如舟 2023-08-13 12:29:07

医药反腐来势汹汹,国家的决心有多大,贪腐的现象就有多触目惊心。

从7月份中旬国家医药反腐升级以来,已经有至少176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还有多名医保局长落网。主动投案和被调查的科室主任、医务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对于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网友的评价是,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时间数字可能是十倍甚至百倍。从各地反腐呈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这样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如果坚持深入反腐,相信会有更多的蛀虫被查出。

医疗行业的贪腐如此之普遍,涉及面如此之广,显然已经超出了个人违法乱纪的范畴。医药贪腐已经成了一个生态,多年来畅通无阻的运作,已经证明了这套体系贯通了从上而下的各个环节,绝非一城一地的局部现象。

医药腐败既有畸形的药医联姻因素,也有医疗系统长期医疗以药养医、以腐养医的客观事实。医疗反腐带来的行业巨变也影响到现有医疗体系的运转,影响到百姓的就医和健康。

在医疗反腐的狂风骤雨之下,社会上一种普遍的担心渐渐地浮出水面:被医药腐败的大网覆盖之下的普通医生该何去何从?

从最近落马的一些医院院长贪腐案件来看,医药贪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药企和医院领导勾结,行贿受贿最终高价采购,违法所得最终落入了贪腐者的口袋。另一种是“带金销售”,医生成为了医药公司的销售员,“带金处方”成了医务人员的薪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一种情况毋庸置疑,对于毫无道德底线,贪得无厌的蛀虫必须清除。之前媒体报道一个院长被查,全体患者医疗成本降低1400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于第二种情况就非常矛盾,医生的培养成本高,基本工资低,绩效考核本身就给医药腐败埋下了伏笔。国家经费投入不足,公立医院也不姓“公”,全靠医院经营创收。不开“带金销售”的药,就赚不到钱,在利益和良心面前,没多少人能经得起考验。

尽管为了限制医院绩效考核带来的患者和医保负担,主管部门医改要求严令禁止医务人员绩效和工资挂钩,而采用医保节约资金归医院利润的做法,限制过度治疗。结果却矫枉过正,一些医院对治疗成本较高、结余成本无望的病人拒诊或保守治疗,结果贻误了病情。

让医务人员有体面的收入,这是社会各界对医疗反腐中乱象的思考,通过高薪养医来规避医药腐败对医疗行业的冲击。但看似理想的目标却因为财政资金的缺口、社会公平分配的考量而变得并不容易。

医疗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绝不能因噎废食,做好普通医务人员的薪资分配,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还需要管理层的智慧。最现实的一个做法就是对医院参照学校一样管理,让医院职工收入和创收分离开来,由财政全额补差,是一个必须探索的道路。

盘子大,涉及广,是医药反腐的重要难题,但触目惊心的反腐惨状并不会彻底摧毁我们成熟的医疗体系。请相信政府在部署医药反腐之前,已经做好了完全的预案,反腐之后,只会给医疗行业带来新生。

0 阅读:18

温稳如舟

简介:每天一定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时刻,是用来发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