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7大最美中国传统村落,滇黔锁钥风光秀丽

古村记实录 2023-08-06 13:00:08

云南,曲靖。

这里是“滇黔锁钥”、“云南咽喉”,有彝、布依、壮、苗、瑶等八大民族独特风情。

一起来看曲靖第1批、第2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7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罗斯村委腊者村

腊者村位于鲁布革乡的东南角,整村沿多依河自西向东布局,村寨西南端为多依河发源地,村落内布依族民居分布在沿河的四个小山包上,背山面水,错落有致,与周边山水相协调。这里是迄今为止云南省数量最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布依民居建筑群。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腊者村背山面水,自然环境优越,布依族建筑群保持完整,村落格局完好,民族气息浓厚,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融。

当地布依族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吊脚楼。布依族地区大多数房屋仍然保持古老的“干栏”形式,其楼房全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颗钉子。一般先起底层,上立屋架,两头搭以偏厦,顶上盖瓦或杉皮,有三间五间不等。

在腊者村,你还会发现当地的传统技艺很丰富,主要有制竹、纺织、刺绣、蜡染等,几乎家家都具备这些技艺。由于布依族没有文字,腊者村的风俗和技艺便是通过口传心授这种古老的方式得以代代相传。

2 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会泽县娜姑镇的白雾村,曾是西南夷道上的重要驿站,明清时期被称为“万里京运第一站”。作为东川府南铜北运的必经之地、第一大站。明清时期滇铜供给占全国总量的八成,而经过白雾村运出的东川府铜占滇铜的76.2%。白雾村作为南铜北运的首站,有了“万里京运第一站”的美称。

如今的白雾村,遗留了众多古老的会馆、祠堂、庙宇、民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清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技艺精湛的古建筑相结合,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使白雾村成为西南名村的典范。

悠久的历史留下丰富文化遗产,如今古迹众多,娜姑镇绝大部分古建筑均集中于此,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达3000余户。白雾村的城堡城墙、陈氏民居、财神庙和三圣宫都是历史古迹,值得一看。

3 马龙区旧县黄土坡村

云南曲靖马龙区旧县街道,黄土坡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明清时期驿道经过此地。历史上的鲁婆伽岭巡检司就设在这里。《马龙州志》有:洪武“十八年,设鲁婆伽岭巡检司。”“分水关,州西南三十五里,即鲁婆伽岭。”“鲁婆伽岭巡检司一人,从九品,洪武中设,康熙四年裁。”“鲁婆伽岭”这个地名可能与彝语有关,巡检司一般设于各州县关隘要冲之处,负责缉捕盘诘、维持地方治安之事。

走进古村落,从脚下凹凸不平的古驿道,就能深切感受到这个古村散发出的鲜明特质和魅力。在秦开五尺道上,黄土坡村传统建筑群保存得较为完好,这里民风古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沿着这条300余米的古驿道一路向前,能看到驿道两旁部分保存完整的铺面、马店、客房等老房院,还有照壁、马王庙、双台马头墙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

4 马龙马鸣乡咨卡村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的咨卡村,一个古老的彝族村寨。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火把节”、“摔跤节”等彝族重大节日,火草褂手工编织技艺世代相传,泡缸酒美名远扬,彝家人淳朴好客的风土人情及自由真实的生活节奏一成不变。

彝族最古老的服饰是用树皮、火草、麻、兽皮等原料制成,如今仍遗存在咨卡村的彝族火草褂,就是早期彝族服饰的一个缩影。

5 陆良县芳华镇雍家村

雍家古村位于陆良县芳华镇,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独具特色的家族式古民居建筑群。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整个村子坐东朝西,村前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对面的普山苍翠绵延。村南有清末年间修建的“德胜寺”和按照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关系建造的“水阁”。

南、西、北三面各设一道寨门进出。从南面的主路进入村寨,通往各家各户的小路和院落形成网状式闾巷,进入其中,宛如身处一座巨大的迷宫。

村中各户均为四合院汉族居民建筑,建筑样式和房屋门窗、石柱、石栏上的雕刻制作基本相同。四合院之间相互连接,相互贯通,既独立成院,又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6 师宗县竹基镇淑基村

淑基村是国家级文明村,属曲靖市师宗县竹基镇,地处师宗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2013年,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淑基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古老建筑诉说悠久历史。淑基村村内如今还分布着20多座清代四合院古建筑和庄重的窦氏宗祠。构思巧妙、古朴大方、精美别致、造型考究的四合院古建筑诉说着淑基村繁荣的过往。

淑基村有着360余年的历史,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楹联之乡、窦垿故里”。淑基窦氏,是清代滇东望族,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七雄冠世”、“五桂流芳”、“父子为边将,祖孙领解元”等美誉赞扬着淑基窦氏厚重的光辉历史。

7 师宗县竹基镇大冲村

大冲村,位于师宗县竹基镇。因村子位于大山谷中(山谷俗称冲子),故名。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据《师宗交道志》记载:“在竹基镇大冲村边,距竹基30公里,横跨喜旧溪河,三孔石拱桥,净跨7-8米,净宽4.2米,长30米,始建于清宣统初年(1909),民国三年(1914)两边桥孔被洪水冲毁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桥。”

大冲村形成于明代中晚期,明代建筑保存完好。村内有明代晚期土木建筑群5500余平方米,其砖雕、石雕、木雕等饰品,沧桑古朴,典雅秀丽,村内居民大多姓彭,彭氏族谱是大冲村内彭氏家族的重要文献,是研究大冲村历史人文的重要书籍。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

3 阅读: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