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剑侠图又名小小五义:第十一章

同巍爱小说 2024-04-04 17:56:40
第十一回:吟正气侠士驱邪,论时局红颜随心。

本故事与本人所写的龙虎风云有承接关系,先看龙虎风云然后再看本书为最佳。请跟随清风一起走进波谲云诡的武侠世界,领略不一样的江湖。

书友们动动小手,点个赞。如果您喜欢清风写的故事,点个转发分享,支持一下,不胜感激[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二爷中了黄麻姑的失魂落魄烟,意识模糊,行动失控,一群黄皮子围着他手舞足蹈,形势十分紧急。二爷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阴云密布,日月无光的环境里,眼前出现几个身影,时而是美貌妖艳的妇人,长袖连舞,萦绕四周,勾魂摄魄;时而又变成几位长的尖嘴猴腮,面容丑陋,凶神恶煞一般的妖人,推推搡搡,逼着自己一路向前。

二爷正在失魂落魄,魂游太虚之际,从远方飘来一人,口念正气歌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随着声音由远及近,一股正气充乎与天地间,转瞬间霞光万道,驱散阴霾,奸邪无所藏匿,顿时化为飞烟。待到近前,二爷见此人白发苍苍,仙风道骨,手中拿着破拂尘,正笑呵呵地看着自己。二爷大惊,泪流满面,跪地磕头道:“师父,您怎么来了,我不是在梦中吧?徒儿好想您啊。”老道来到二爷身前欣慰的点点头,伸出右手往他神庭穴一拍道:“心中有正气,奸邪自退之,去吧……”

二爷感觉胸中一股浩然气自丹田而发,由下而上,行走于四肢百骸,最后汇于神庭,顿时神清气爽,头清目明。二爷睁开眼,两眼放出两道精光,就见他挺直身躯,仗剑长啸,一股浩然之气随着啸声喷薄而出。黄麻姑大惊失色,愣在当场,她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中了毒还能自行解脱。围拢在四周的黄皮子被二爷一声长啸震得晕头转向,纷纷向后退去。二爷倒提宝剑抓住空档,脚下一个移形换位闪出包围,奔西方跑了。等黄麻姑反应过来,再收拢黄皮子时,二爷已经跑出很远了。煮熟的鸭子飞了,黄麻姑气的哇哇暴叫,率领黄皮子在后面追了下来。

二爷怎么回事?为什么中毒了还能逃走?他眼中见到的天地道到底是虚幻还是真实的?这还得从萨满教说起,萨满教源自东夷-九黎-蚩尤部落,阪泉大战之后,南迁为蛮,北迁为胡。萨满崇尚万物皆有灵,巫师是负责与神、鬼以及各种灵物沟通的媒介。到了大辽时期,萨满教在北方信众广泛,是大辽国的国教,不过由于皇室的排挤,萨满教政治地位不高。萨满教上设教主,下设太巫五名,再往下是大巫,最底层是常巫、出马仙。

介绍完萨满教再说说萨满巫术,萨满巫师通用的巫术是跳神,跳神即是通过一定仪式让神灵附体,短时提高自身能力,时间一过神灵褪去,巫师恢复正常。辽国萨满太巫的巫术传承自教主神速姑,教主规定,太巫之间互相不得交流巫术,所以几名太巫互相并不了解。萨满崇尚万物有灵,供奉五常仙既胡黄白柳灰,太巫黄麻姑就是黄仙的代理人。

关于请神这里不细述,了解其中道理的一看就明白了,不解奥妙的多会神化这些巫师。前文被二爷震死的狗巫不过是一位懂得短时提升自己功力的秘法者而已,其实他并不会神灵附体。他的请神仪式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手段,内里通过刺激穴位,激发功力以达到伤人的目的。后来与二爷对掌比拼内力时,由于时间关系,功力散去,他迫不得已才金针过穴,被二爷看个清楚明白。

黄麻姑的巫术也是如此,不过她懂得驯养黄皮子,利用黄皮子的粪便和尿液混合一种致幻药练成失魂落魄烟。普通人闻了此烟便会中毒,神志不清,意识失控。黄皮子的叫声声波刺激中毒者大脑,使人产生幻像,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被控制,所以才会有黄皮子迷人的说法。前者蝶依手舞足蹈是因为她功力尚浅,单纯被黄皮子迷惑,非是中毒所致,所以二爷一声狮子吼才能救下姑娘。只有在对付武功高强之士时,黄麻姑才会先施毒再迷惑控制。

二爷在中毒的情况下为什么能自行解脱?这是因为二爷反应神速,见到白烟后迅速退开,只吸入了很少一部分。如果大量吸入毒烟,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他是断然不能解脱的。其次二爷的功底太深厚,在中毒被控制的时候一点灵心不灭,丹田浩然之气自动触发,主动抵御外来阴邪之力。另外一点最重要的是他当年跟随老师天地道学艺之时,老道经常给他讲解道法,教他诵读正气歌。正气歌有去邪扶正,固本清源之功效,这首歌在二爷脑海里深深扎下了根,可以说倒背如流。今天在这种紧急时刻,二爷依靠一点不灭灵心,想起正气歌,脑海中才幻化出老师天地道驱散阴邪救自己的场景。

二爷虽然从幻境中解脱,但是他毕竟中了毒,武功打了折扣,如果硬要支撑下去对付黄麻姑和一群黄皮子,肯定必死无疑。所以二爷只能转身逃走,躲一刻是一刻。草原上,前面二爷咬紧牙关憋着一口气发狠猛跑,后面黄麻姑带着黄皮子紧追不舍,双方之间距离越来越近。跑出两三里路,二爷实在有点顶不住了,此时他感觉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后面黄麻姑的笑声已经能听见了。

就在二爷踉踉跄跄要摔倒的时刻,前方跑来一匹白马,像一阵旋风一般来到二爷身前。“二哥,快上马。”来人一伸手抓住二爷的胳膊,二爷借力一跃横趴在马背上。来人一手扶着他,一手圈缰绳,磕膝盖猛扣,白马转个圈后四蹄撒开向西跑了下去,片刻没了踪影。黄麻姑追到近前气的一跺脚,大骂两句,无可奈何,只能带着黄皮子回转云内去了。

救人的是谁?当然是程姑娘。程姑娘怎么回来的?简单介绍一下。前文二爷狮子吼救下蝶依,让她骑着白马先走。蝶依骑着白马跑出十几里后彻底清醒过来,想起二爷为了自己孤身一人对付黄麻姑,还有那么多黄皮子,想想就后怕。此时的程蝶衣早已经把二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二爷有危险她自己决计不能独活。姑娘喝住白马,兜转马头往回走,一边跑一边流着泪说道:“小白龙呀小白龙,二哥身处危险之中,你赶快驮我回去救他。他若有难我便随他而去,到时你自己逃命去吧。”白龙驹通人性,它听懂了姑娘的话,知道主人有危险,就见它嘶鸣不已,最后一低头,扬开四蹄,仿佛腾云驾雾一般,不一会便跑了回来。蝶依远远望见前面有一人奔自己这边跑来,正是二爷无疑,后面远处追来的正是黄麻姑。程蝶衣策马到近前,一把拉住二爷上马,掉转马头向西跑去。白马见救回主人,心内高兴,一声嘶鸣,一撒欢跑出极限,把黄麻姑远远地甩在后面,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单说二爷在马上迷迷糊糊,只感觉两耳生风,五脏六腑被颠的翻江倒海,也不知过了多久,马儿速度慢下来,二爷“噗通”一声滑下白马,摔落在草地上。程蝶衣赶紧跳下马来到二爷身边,此时的二爷脸色苍白,双目紧闭,牙关紧咬,一语不发。姑娘把二爷抱在怀里大声呼唤,任凭她怎么喊,二爷就是不醒。

姑娘探了鼻息,摸了脉门,发现二爷没了脉搏,呼吸竟然也停止了。她没想到二爷中的毒如此厉害,慌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姑娘此时一没解药,二没良策,急得嚎啕大哭,泪水像断线的珍珠,噼里啪啦掉个不停,打湿了二爷的前心衣服。程蝶衣一边哭一边道:“二哥哥,都是因为我你才遭此横祸,是我对不住你,你若死了我也不独活。今生蝶依没机会报答你,来世我愿伺候你一辈子。”

程蝶依说完,一把拿过二爷的宝剑往肩膀上一担就要抹脖子,就在这时有个声音响起:“咳咳……我还没死呢,你寻死觅活的要干什么?”

“二哥哥,你没事啊?”姑娘高兴地问道。

“哈哈……我哪会那么容易死,不过是累了,歇一会罢了,你刚才说什么?愿来世伺候我一辈子?我看来世不必了,不知道今世算不算数?”二爷笑着问道。

“你……你都听见了?你可真讨厌。”姑娘脸一红,双手一推把二爷从怀里推到地上。

“咳咳……我是病人,毒还没解,你不能这么狠心,咳咳……”二爷一阵咳嗽,说话断断续续,蝶依见他如此,心又揪揪起来,此时抱也不是,不抱也不是,心里不由得暗骂自己不懂事。

“二哥,怎么办?咱们回去找姜大夫吧?”姑娘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回不去了,一路肯定都是西京道的眼线,咱们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二爷道。

“那可如何是好?你的毒怎么解?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受罪。”

“我怀里有个小药瓶,里面是姜神医临行给的能解百毒的丹药,你喂我服下,期望能有用,”二爷道。此时二爷的毒有这么严重吗?其实并没有,如果真这么严重,他岂能顺利逃脱,只不过目前有些头昏脑涨,内力不能充分发挥而已。二爷这么做也是顺势而为,逗逗姑娘,再看看她的真心,至于刚才的脉象和呼吸也只是一些小把戏而已。二爷得知姑娘对自己真情实意,心里坦然还有些感动,所以赶紧苏醒过来阻止姑娘自刎。

蝶依探手从二爷怀里掏出小药瓶,拔下塞子,从里面倒出两粒丸药。姑娘把这两粒丸药托在手掌之中,一股芳香的气味散发出来,沁人心脾,闻一闻走五关、通七窍,十二重楼说不出的舒坦。姑娘心想这可真是神药,二爷吃了一定会好起来,她心中对姜天赐的感激之情愈发深了。

“一粒即可,别浪费了姜神医的神药。”

“那怎么行,你中毒这么深,一粒不保险。”程姑娘起身从白马身上解下水袋,转身回到二爷身边伺候他把药服下。药一进肚,二爷感觉效果立竿见影,头不晕了,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服。

吃完药,两个人静静地坐着,姑娘一脸娇羞不言语了,二爷向来不会哄人,也不知说什么好,二人竟一时无语。最后还是二爷先说话道:“程姑娘,跑了大半天,你饿了吧?我现在是饿的前心贴后背,咱们是不是该吃点饭了?”姑娘一听这话,赶紧起身去拿干粮。姑娘一边走一边埋怨自己笨,二哥打了那么久,体力消耗大,又中毒跑了这么远的路,早就饿坏了,我还说要照顾他一辈子,这么点小事都没想到,看来以后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呀。蝶依从白马背上包袱里拿出干粮递给二爷道:“二哥,咱们只有干粮,您先垫补垫补,这里不比家里,我无法生火做饭。”

二爷接过干粮问道:“你还会做饭?我以为皇宫贵族都是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呢?”

“瞧你说的,契丹人游牧为主,马背上的民族,我们耶律家族得天下以后时时不敢忘本,子孙自幼学习骑射,就是像我这样的女子,虽然骑射不是考核项目,但是骑马放牧,飞鹰走狗,生火做饭这些基本技能还是会的。等咱们平安脱险,我做饭给你尝尝。”

“好啊,我可是有口福了。”二爷嚼了几口干粮又说道:“时间耽搁不短了,咱们得赶紧走,老妖婆子再带人追上来就麻烦了,现在我可挡不住这帮装神弄鬼的家伙。”

“二哥,你感觉怎么样?身上好些了吗?”

“放心吧,我没事了,姜神医的丹药真是妙,吃了以后我感觉神清气爽,全好了。对了,还没问你准备怎么走?往南是大宋,往西是西夏,你要往哪里去?”二爷问道。姑娘听到二爷问她去往何处?不免神情落寞,姑娘沉思半晌道:“去宋国吧,我哥哥在宋朝平州有个朋友叫高遵祥,他应该能给我提供庇护。”

“平州侯高遵祥?武烈王高琼的孙子?”

“嗯,就是他。我哥哥喜欢汉文化,跟高遵祥经常有书信往来,交流诗词歌赋,他们虽未谋面却是神交已久,哥哥在世的时候经常跟我提起。”蝶依道。姑娘说起的哥哥与高遵祥的事是真的吗?宋辽高官怎么会私下交往如此密切?当然这一切还要从澶渊之盟说起。

当年宋辽战争二十几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战争形势十分危急。此时宋朝内部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逃,宋真宗本人也想南逃避战。经过多次朝堂较量,主战派占了上风,宰相寇准说明成破厉害,力劝皇帝与大辽一战,宋真宗不得已,遂亲自到澶州督战。

皇帝亲临前线,宋朝军民士气大振,坚守澶渊城。辽将萧挞凛恃勇大意,率领十几骑绕城观阵,被宋军射杀身死。辽国失去主将,士气大挫,又因为战线拉的过长,后勤补给跟不上,萧太后担心孤军入宋境时日过久恐被驰援的宋军分割包围,于是派出大宋降将与宋廷暗通关节,主张议和。宋真宗根本没考虑到两国形势对比,此时战事已经对宋朝有利了,他骨子里害怕契丹人,听说辽国主动派人议和,正中他的下怀,于是立刻便同意了,寇准等一批主战派眼睁睁看着消灭大辽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白白溜走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宋辽签订和平条约,宋真宗名义上当了辽圣宗的兄长,但是每年反要给辽国进贡大批财物,真是千古未有,因盟约签订在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经济、文化、人员交流频繁,真像“兄弟”国家一般。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辽圣宗更是举国哀悼。到了仁宗朝,赵祯依旧按之前的约定纳贡给大辽国,后来因为一次事件更是给辽国追加了一倍的岁币,两国之间的交往更密切。正因为如此,宋辽两国无论从官方还是民间都以认识异国人为荣,蝶依的兄长即辽国太子驻守的西京与宋朝平州更是结成了兄弟城市。因太子喜欢汉文化,诗词歌赋俱佳,高遵祥在平州也是一位大儒,对诗词很有研究,二人自从相识后便频繁通信,互赠佳作,可以说神交已久,所以这次蝶依才提出投奔平州侯高遵祥处避祸。

二爷思索片刻说道:“程姑娘,依我看此事不妥,据我所知高遵祥只是个袭了爵位的侯爷,干拿俸禄,并无实权,他也早没了祖辈的荣光。想当年,高琼是威震八方的名将,享誉华夏,到了孙子这一辈竟然弃武从文,整天写一些酸腐文章,早已没了高家祖上的气魄。你别看他们写文章忧国忧民,洋洋洒洒,动辄万言,实际上胸无一策,真到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往往是畏首畏尾,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关键时刻指望这些文人救你是靠不住的。再说现在是辽强宋弱,宋朝怎敢收留你?这不是给辽国侵宋制造借口吗?你若真去投靠,恐怕是羊入虎口,做了谄媚辽王的礼物。”

二爷说的句句在理,姑娘听后沉默不语,本来她对这位没见过面的高遵祥也没报太多希望,可是现在自己是落难之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只能试一试。二爷见姑娘沉默,接着说道:“我看不如这样,你跟我回去暂时避一避,等到时局有变,我再把你安全送回辽国,你看怎么样?”

蝶依无处可去,能跟二爷在一起也是好事,毕竟二爷对她的一片真心日月可鉴。蝶依害羞的点点头道:“全依仗二哥哥了,能跟二哥在一起自然是再好不过,只不过我又拖累了你……”

“说的哪里话,经历这么多,我早已把你看成一家人了,只是寒舍简陋,你不要介意才好。”

“二哥哥放心,我可不是娇滴滴的公主,自幼也是千锤百炼。”

俗话说“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程蝶依最后还是跟着二爷走了。二人欢歌笑语,同乘一骑,策马向西疾驰而去,转眼间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上。

二人去了哪里?蝶依身上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我是叶舞清风,原创武侠小说作者,著有《龙虎风云》,《忠义剑侠图-小小五义》。喜欢武侠、评书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看文字版小说。喜欢我写的故事,请多多点赞转发分享。如果对故事情节有意见或者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0 阅读:0

同巍爱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