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病死白帝城那一刻,整个魏国都在欢呼,唯有一人流下了眼泪

星空巨影 2025-02-19 14:16:53
前言

大家都知道,吕布有个“三姓家奴”的污点,后世的人都瞧不上他。不管啥时候,像他这种老是换主子的行为,肯定是要被人指指点点的。

可三国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也换了三次主公。但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不错,是正面的。刘备在白帝城病逝的时候,整个魏国都欢呼雀跃的,可这人却为刘备流下了眼泪。

一、投降

有个人叫黄权,他是益州的。黄权年少就出了名,年轻时就特别有本事。可那时候是三国乱世,想出人头地可不容易。但黄权可不是那种想稀里糊涂过一辈子的人。

他武艺十分精通,文采也相当出色。可惜,像黄权这么厉害的人,还是得遭遇怀才不遇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那时候最看重门第了,曹操早期就是个纨绔子弟,却能凭着家世入朝当官。

黄权这种出身穷苦的人,想在仕途上发展可不容易。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当时处在乱世,乱世往往最容易有机会冒出来。

黄权仕途的起点特别低,一开始,他就只是个小小的郡使。要知道,在益州郡使那可多了去了,数都数不清。黄权得从这么多人里冒尖儿,这样才能被重用。

那时候,益州还归刘璋管着。在三国的时候,那些个地方势力对人才可都是求贤若渴的,刘璋也不例外。黄权挺有本事的,这就好比是金子早晚会被人发现一样,刘璋很快就察觉到他的能力了。不过刘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他升官的,而是先考察了一番。

确定黄权有能力之后,立马就把他调到自己身边,然后让刘璋做主簿。主簿这职位吧,乍一看地位不高,可他是刘璋的心腹,搁现在来讲,就相当于刘璋的秘书,既能给刘璋出主意,又能帮着刘璋处理朝廷政务。

黄权,刘璋对他那可是有知遇之恩的。古人把知遇之恩看得有多重,这都不用多讲。所以,黄权在刘璋身边的时候,那可是拼了命地给刘璋出主意想办法,还给他分析当时的整个局势,帮他谋划这谋划那的。这么多年在刘璋身边,黄权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刘璋的弱点?

可就算是这样,黄权压根就没想过要背叛刘璋,反而是勤勤恳恳地帮刘璋争取更大的好处。但刘璋作为主君也有自己的盘算,这么一来,黄权很可能费力还不讨好。益州这块地儿,向来被不少人惦记着。

别说刘璋了,就算后来刘备得到益州,那也是让众人眼馋的,这么好的地方谁不想占为己有。这不,在汉中的张鲁不知从哪听说刘璋没什么本事,就想把益州弄到手。得说,这事儿对刘璋来说可真够头疼的。

他就不是干这个事儿的人,这不,一下子就被吓着了。然后就琢磨着派人去张鲁那儿探探底,想知道张鲁是不是真的要打过来之类的。就在这个当口,法正他们给刘璋出了个很棒的主意,那就是把刘备叫来,跟刘备一块儿合作去打张鲁。

刘璋一听,哟,这主意挺不错,心里就动了念头。说真的,刘璋可太单纯。这世上哪有白得的好处?刘备要是啥都捞不着,他为啥要跑来帮你刘璋去打张鲁?可刘璋早就被法正他们描绘的美好前景给弄得晕头转向了。

刘备要来的事儿一冒头,黄权心里就合计了。刘备要是来了,就在前线跟张鲁干仗,自个儿却能在老家喝着小酒,看着歌舞,天底下哪有这等美事。所以黄权就说了,一山不容二虎,刘备真要是来了,该咋对待他?再说了,刘备难道就真没点野心?

忠言常常是不好听的。黄权特别坚决地反对刘备进入川地,刘璋心里就很不舒坦,一下子就把黄权从政治中心给撵走了。可提出这个建议的法正和张松,他俩的心早就向着刘备了,哪还会为刘璋出谋划策?这不,很快刘璋就后悔了。瞅着刘备一路顺利地攻下各个地方,刘璋这时候再后悔也来不及。

黄权那可是坚决不肯投降刘备的。在益州,好多人瞅着情况不妙,老早就投降了,可黄权,一直等到刘璋都投降了,他才在最后一刻选择投降。

二、出谋划策

黄权这人,真的是哪方面都不错,就有一点,说话太直了。以前在刘璋那儿的时候,就因为他说话直愣愣的,刘璋就不待见他。到了刘备这儿,还是老样子。刘备这人本来就挺固执的,要是说话不委婉些,很难让刘备信服。

在刘备身边,黄权没多久就显露出自己的谋略了。刘备刚得到益州正乐呵着,黄权可就留意到曹操了。他琢磨着,曹操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把益州弄到手却啥反应都没有?果不其然,没多久曹操就把张鲁给打败了,整个汉中就乱成一锅粥了。

那时候,谁都没察觉到问题有多严重。是黄权跟刘备说的,一定得把汉中守住,要是守不住,蜀汉可就危险。刘备听了黄权的话,就发动了汉中之战,一下子就把汉中给打下来了。可这段历史,好多人都觉得功劳是法正的,实际上,最先想出这个主意的是黄权。

汉中之战胜利后,对蜀汉影响可不小,这时候蜀汉总算能勉强跟另外两国抗衡了。可惜,关羽一死,荆州四郡就被东吴占了。刘备知道这事儿后,气得不行,马上就要出兵打东吴。

那时候好多人都劝刘备别出兵。这时候法正已经不在人世了,就连诸葛亮也没法劝住刘备。黄权就想,得给这场战役再多加点儿获胜的把握,他就主动站出来说要先带兵去探探情况,毕竟东吴一直以来水战都很厉害。可和当初刘璋的情况一样,刘备根本就不听劝。

不但没听人家的,还把他打发到蜀魏边境去驻守了,就跟对待刘璋似的,直接把人外放了。嘿,您猜怎么着?这战役最后的结果还真就跟黄权预料的一样,刘备输得那叫一个惨,蜀汉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非权负朕

这一回,刘备输得可比当年曹操在赤壁败得要惨多。曹操那时候吧,咋说都还有机会,哪怕最不济,他也有儿子能接着干。可刘备这一输,给蜀汉带来的影响可太大。

黄权的处境那可相当艰难,曹魏的大军两面夹击,他回去的路被截断了不说,连粮草的供应都断了。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黄权就只能向曹魏投降了。这事儿传到蜀汉的时候,蜀汉里有人就说,黄权都投降了,就不用管他的家人了。

不过刘备突然就想明白了,他发觉当年黄权给的提醒是对的,就直说“不是黄权辜负我”,而且还照顾起黄权的家人来了。黄权到了曹魏那边后,很快就被曹丕看中了,曹丕特别看重他,还把侍中的职位给了他。

那时候,有人跟黄权讲,他的家人都被刘备给杀掉了。可黄权,直接就说,他打心底里相信刘备和诸葛亮的人品,觉得他们不会对自己的家人下毒手。不得不说,黄权虽然先后跟过三个主公,但不管到哪儿,他都能得到别人的敬重,毕竟这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事儿。

【结语】

夷陵之战刚过不久,就有消息说刘备病得很重。远在曹魏的黄权,一听到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了,心里也忍不住伤感起来。可没人说他啥不好的,还都因为他重情义而感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