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是如何把观众赶出电影院的

猫彦祖 2025-01-20 18:56:38

2024年,平安夜电影票房雪崩,跟2023年相比缩水五倍,跟2016年相比缩水十倍,在结合全年票房滑铁卢,让圈内大佬看到了春节档的美好预期。

于是开始抱团取暖,同仇敌忾喊话观众,表示“”守住春节档事关中国电影存亡。

于是一呼百应观众鼎力支持,纷纷表示“请先生赴死”。一泻千里的国产院线即将被大众文娱领域淘汰出局,好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国产电影会因此一蹶不振吗?

院线会彻底收缩沦为笑柄吗?那倒也未必,甚至可以说春节档不该反而会成为院线的希望。你以为春节档看的是质量角逐,是内容搏杀。实际上看的是酒桌谈判、是床塌风云,是人情世故,是论资排辈,是圈子,是路子,是票子,是爽子,所以只有面子没有里子。

所以春节档总是那么几个人,虽然水平不足,能力有限,但是特别高产,在别的导演用五年用十年拍出一部电影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年年出,年年有,年年登上春节档。百花奖难以描述他们的天赋,金像奖难以匹配他们的才华。

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大家抵制的并不是电影,而是反对低俗下作,为所恶臭的院线环境。

不进影院,不是为了守住钱包,而是为了避免花钱吃屎。

那么国产电影是怎么把观众赶出电影院的,其实不是观众不去电影院,而是现在的院线不欢迎看电影的观众。

从内容上来说,九十年代前的电影是以延安文艺为主的新中国文学艺术,其根本属性是人民艺术其最为本质的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都是人民性。好处是聚焦乡土创作很接地气,群众心领神会。遗憾也是聚焦于乡土,所以本土化程度太高,商业化难做,票房是靠群众投票积累下来的。

而在市场化时代,商业化困难生存就困难,小品相声卖票挣钱,曲高和寡日渐事微,脱口秀花样营销,台上台下一起使劲装疯卖傻,群魔乱舞,数钱数到手抽筋。

电影市场化之后,好处是快速推进了影视工业的发展。坏处是在短暂的成绩之后,诞生了一批商业鬼才,营销大师,一帮自称电影导演的职业产品经理,他们装腔作势,灵感起源于港台日韩艺术,审美情操高度“西化”,擅长先上车后买票。

这些产品经理讲好一个故事的本事基本没有,甚至拍不出一部像样的爆米花喜剧,但非常擅长利用商业规律,贩卖阶级焦虑,打造精神毛片,消费主义盛行,他们就贩卖中产焦虑,拿出一堆内核是伤痕文学和自我感动的东西。

剧情谈不上什么逻辑,可以不用很通顺,到处都是bug,但符号和景观一定要多。

符号比如拜金主义、小资幻想,景观像是俊男美女、灯红酒绿。不管题材是都市、古装、悬疑、科幻,最后都能拍成悲伤春秋和爱恨情仇。毕竟这就是产品经理们勾勒出的理想世界,是对本土中产焦虑的超前理解。

与其说这种东西是电影的艺术,不如说是商品的艺术。

什么是商品的艺术,就是票房。堆砌猎奇景观,创造了更多的票房,但是也造就了低俗的审美,同时决定了未来二十年类型化电影的路径依赖,也就是靠营销、靠欺诈,把票卖出去,反正电影又不能试看,进场了又不能退票,能骗一个是一个,这些职业产品经理对捞钱非常敏感,极其善于挖掘时代符号,比如跟流量明星沆瀣一气,跟饭圈经济一拍即合,不是说流量明星不行,到处都在用流量明星,但拍戏出张脸颜值靠滤镜,演技靠替身,台词靠一二三四的流量明星,还真就是本土特色,这不叫没有业务能力,只叫重新定义“义务教育”。

其实从电影饭圈化开始,就不再是视镜艺术,而是流量商品,电影这一娱乐项目的目标受众也不再全是内容的受众,而是商品的受众。

这就导致院线里出现了大量被包装成电影的短视频,流量明星加产品经理的庞氏电影经久不衰,内容质量反向狂飙,诈骗手段层层递进。

终于在2023年迎来了全面爆发。

院线经历了三年沉淀,终于迎来了一坨大的,2023年春节档出现了一个样板戏,流水线生产工业化制作,拍摄时间长达五十一天,过度宣发,病毒营销。午夜灵车漂移,阴兵霸场,伪造上座率,打压其他电影排片。于是一举成为票房奇迹。

开启了营销投入大于内容质量的时代。2024年春节档再次升级,干脆连剧本都不要了,直接汉化搬运。

然后把全部投资都拿去炒作去营销,全方位无死角狂轰乱炸,而且还要宗教附魔,各路人士近乎内行。从此在春节档进电影院的体验等同于在粪坑里找舍利子,这种升级版的营销大作最大的特色在于,以前烂片营销全网骂声一片。现在烂片附魔轰炸自有大儒辩经,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是电影艺术的全盛时代,试听艺术终于进化成了视奸艺术,每一秒都能让普通观众如芒自配,如作针毡,这种商业产品能获得高票房,主要是利用了短视频平台的话题度制造了争议,是下三滥的盘外招,结果各大产品经理把这种智商红利当成自己的丰功伟绩,为此沾沾自喜,自诩文艺贵族,创作大师,搞票房歧视,发表自由宣言。

于是整个2024年院线被营销电影,话题电影,宗教电影,唐氏电影垄断。电影市场迎来了大传销时代,在这些产品经理的运作下,出现了一个把观众赶出院线的重要因素,就是影视评价系统的全面腐败。

从评分网站到专业影评人,全部是利益相关,全是诈欺式营销流水线的一环,深得TGA真传。

当然收钱办事天经地义,专业影评人的推荐榜单变成了避坑指南也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白噪弹攻势过于猛烈,病毒营销过于疯狂,导致简中网络的反馈极其统一。

举个例子,《战狼2》票房五十六亿,评分人数九十万,在专业影评人口中毁誉参半,某神作票房只有七亿,只是前者的八分之一,在评分人数居然高达七十万。

同时专业影评人口径一致,为对本作歌功颂德,顶礼膜拜,而且评判标准也相当统一。

关于电影内容几乎是一句不提,电影外的部分反而是浓墨重彩。就这种评价系统你能看到什么真实的意见和表达,就这种营销密度,你还指望能在院线看到什么优秀的作品。所以哪怕你并不是这些电影的目标受众,哪怕你只想找一部还过得去的爆米花电影作为消遣,那很容易被AOE波及,被营销带偏,被连哄带骗的拐进电影院欣赏这些旷世神作,反而是那些我们会认为优秀的电影,因为缺少营销很容易被淹没在过度营销的白躁弹风势下,可能直到院线撤档时过境迁,你才在某个瞬间偶然发现这些电影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你想看一部好电影,但看不到,没得选,被曾经无比信任的媒体骗了一次又一次。

那为什么烂片宣发总是铺天盖地好,电影宣发总是悄无声息呢?因为在电影投资市场烂片就是比好电影更有投资价值。

好电影不能量化但是烂片可以,观众对佳作的评判标准无非是剧本硬实、服装化装道具精良,演技出众,表达流畅,特效震撼,但这些都是不可量化的标准,都必须交给市场进行检验。

上映之前无法预知回报,在职业电影产品经理和投资方的眼里是在太low,太不稳定,太过复古了。

比如《流浪地球》的投资方,主要就是靠导演发动面子,哄骗亲朋好友,你以为郭导是不想拉投资嘛,没这个能力。

而烂片就不一样了,烂片既不需要剧本,又不需要特效,更不需要演技,只需要话题流量,只需要过度营销。

所以投资方投资的也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话题热度,流量明星和营销团队。话题热度和流量明星的商业价值可以量化,营销团队的数据反馈也可以量化。

除了这些可量化的指标,其他一切内容编排都可以从简,剧本靠翻拍台词靠汉化,段子直接照搬短视频,反正只要话题和争议拉满,就总有人被骗进院线,只要拼接短视频的情绪价值,就能引起观众的情绪共鸣,最后名利双收。这些电影固然十分时尚,特别前卫,但很明显抛弃了目的是为了看电影的用户。骗一次两次还可以,总是这一套,大家就不上当了。

电影票房的三大主力——家庭,情侣,青年都不是这种电影的受众,却被迫享受过量营销的饕餮盛宴。

这些核心竞争力就是营销的烂片,哪怕从功能性上来讲,都还不如青春伤痛文学烂的坦荡。

因为他不仅让你吃屎,还要骗你买票吃屎,吃完屎还要被嘲讽,被攻击被诋毁,让电影观众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小丑本质,合家欢观众看完了回去上演龙争虎斗,子女思想觉醒奔赴热血高校。

男生看完被女朋友当场分手,还不如去看《异形》,然后假装被吓到躲进男朋友怀里,只能说经历了2024年的全年狂欢,院线终于完成提纯,,不再是电影爱好者的圣地,也不再面向过去的院线主流用户,更不能算是人民的艺术,而是渣男捞女和新中产的约会圣地。

因为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成年人都不会兴高采烈的去看这种精心炮制的文化垃圾,除非是另有所图,既然是另有所图,看的是什么就不重要了。

说的是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完电影之后去干什么。至于什么票房雪崩,什么院线紧缩,什么用户粘性,什么复购都无所谓。

职业产品经理干的就是一锤子买卖,毕竟看电影的懂什么电影,凭什么去电影院,简直浪费资源。

这些旧时代的遗老必须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我们要的就是阴兵过境,要的就是信徒狂欢。那既然这样,就不能阻止观众用脚投票了,毕竟爱之深恨之切。

国产电影和院线如今的窘境只能说是自然选择,建议各位自以为是的,影迷好自为之,不要不识抬举去院线,耽误别人经营核心业务。

其实在完成这文章的过程中,被迫拜走了很多自诩专业人士的大作,试图在粪坑里寻找一点蛛丝马迹,结果找到了一些口齿伶俐的训斥。

他们说:吐槽电影质量拉垮的人是不懂电影,说劣币驱逐良币的人是倒果为因。

国产电影市场正在欣欣向荣,正在开辟新的天地,票房下滑,只是短暂休息,院线即将涅槃重生。

我虽然看不懂,但大受震撼,本以为能看到什么崭新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

结果在拜读完一篇又一篇所谓专业人士的高谈阔论之后,发现他们字里行间全是自视身高的傲慢和对观众的批判。

在他们口中,2024年的国产电影类型丰富、品类多样、风格多元,远超以往,甚至是国产文艺界的高峰,是电影艺术的极致。

看到这儿,我终于释怀了,是观众配不上如今的电影,是观众配不上如今的院线。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感谢你的三连和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