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驾驶公司纵目科技被曝出“断电封楼”“创始人失联”的消息。
2月11日,红星资本局从多名纵目科技员工处了解到,纵目科技目前已陷入停摆状态,上海总部办公楼2月8日已经断电封闭。
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仍处于“失联”状态。一名接近唐锐的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唐锐的微信朋友圈从1月28起就不再更新。
纵目科技员工讲述:
创始人曾说春节前融资到账
2月11日,纵目科技上海总部的员工王翰(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2024年11月25日的全员邮件,是纵目科技显露异常的开端。
邮件称,公司管理层对目前的经营状况、行业环境等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为保障新一轮融资到位前的正常经营,提出临时工资发放方案:取消2023年的绩效奖金,暂缓发放2024年的13薪,并且员工工资至多发放1万元,剩余部分在融资到位后补发。
当时,纵目科技对红星资本局回应称,这只是短期调整,预计在1-2个月后就会对员工进行补偿,并且还表示“近期会完成一笔新融资”。
王翰表示,后续并未如公司所说的1-2个月就缓解。2024年12月底,纵目科技再次发布全员邮件称,工资仍然至多发放1万元。
重庆研发中心的员工陈秋(化名)于今年1月离职。他告诉红星资本局,离职前夕,其领导层向员工透露消息称“能走就走”。截至目前,陈秋还有约6万元的薪资未拿到。
1月23日,纵目科技召开全员线下会议。据王翰讲述,当时创始人唐锐告知所有员工春节前有融资到账,会发放所有欠薪。但直到春节放假,员工仍未收到。
1月27日,纵目科技掌握公章的高管集体离职,并且相互在流程中秒批。2月5日,收假后的基层员工开始申请离职,但因公司陷入停摆状态,无法顺利完成离职手续。随后,便传出了上海总部2月8日断电封楼的消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5a6a879e7e28b33971c01ce6340239.jpg)
纵目科技办公大楼已封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上述员工讲述,目前纵目科技上海、重庆、厦门工区都已经停产,公司也未拿出解决方案,员工只能自己前往社保中心、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办理封存手续。目前,上海市相关部门已经对纵目科技员工开通绿色通道帮助落实社保公积金等后续手续。
估值一度超90亿元
曾三次折戟IPO
王翰称,直至春节前夕的1月27日,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还在公司工作群中放出消息称,“公司还在持续推进和上市公司并购资产的事宜。”但一周后,唐锐的态度发生转变。据王翰讲述,唐锐最后一次公开讲话是在2月4日的全员大会上,他提到尽快解除劳动关系,以便员工能衔接好社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696f83e1f933bfcb602a178f97f7fa.jp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后唐锐便处于“失联”状态。一名接近唐锐的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唐锐的微信朋友圈从1月28起就不再更新。
唐锐于1976年出生,1996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后取得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唐锐先后在北京掌微电子公司、美国掌微电子公司工作,并做到核心管理层。
2013年,唐锐创立纵目科技。纵目科技是国内率先获得整车厂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成立以来曾进行过10轮融资,估值一度超90亿元,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高通等。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2年3月,当时纵目科技宣布完成超过10亿元的E轮融资。
纵目科技曾三次折戟IPO。2017年,纵目科技首次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11月,纵目科技转战科创板,于2023年9月撤回IPO申请。2024年3月,纵目科技向港股递交了IPO申请,由于招股书满6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上市申请于当年9月失效。有员工表示,纵目科技始终未能上市逐渐让投资人失去了耐心。
陈秋称,巅峰时期,赛力斯、长安、奇瑞、比亚迪、长城、一汽等都是纵目科技的客户,2023年后核心客户接连流失,目前只剩下了长安。上述员工表示,管理层战略失误是导致纵目科技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2023年,纵目科技投入300人团队拓展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业务,但市场反应冷淡,反成压垮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
红星新闻记者 强亚铣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0eccdc08b7b9812d887ab6c7b112a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