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私生子江昌义对安杰的恨,也是合乎情理,她并非原配

人间小Q 2023-03-01 21:46:41

今天的文章,有关于《父母爱情》原著的剧情,很扎心,但很真实。

江昌义最恨的人就是安杰,安杰眼中的他,是张桂兰和江德福二哥的私生子。可他眼中的安杰,也并非是江德福的原配,甚至是抢走江德福的人。

在那个年代,江昌义从来都不认可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他说:

城市女人可真叫绝,她们看不上农村男人,管他们叫乡巴佬,可一旦这些乡巴佬男人出人头地了,他们又一窝蜂上来把他们抢走。

江昌义这话说的很是难听,但除却一丝夸张之后,也并非全无道理。

安杰最初和江德福相亲的时候,完全看不上这个没文化的大老粗,甚至很是嫌弃。每每回到家的时候,她都会安欣在背后嘲笑江德福。

剧中的安杰因为一场报告被江德福打动,因为一次走后门给自己侄子拿药救命,江德福成功拿下了安杰。

这个资本家女人,最终还是嫁给了农村大老粗江德福,新婚之夜的画面和最初安杰嘲讽江德福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是在原著当中,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无爱。

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真相,并不是那么浪漫。

关于两个人的感情,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

如果你们以为他们两个生了七个孩子,而且儿女双全,那生活一定美满幸福,这样,我这个白痴或者弱智就要笑话你们也是白痴或者是弱智了。

数量有时候什么也不能说明,只是一次次行为的重复罢了。

江德福和安杰第一次相亲,江德福便出了很多丑,坐公交车坐过了站,手指甲里藏着许多污垢。

回到家的时候,安杰就对姐姐安欣说,看那乡巴佬样,还插着杆钢笔,听他说话,我敢肯定他认的字不上一百个,那英雄牌钢笔插在他口袋,简直糟蹋了。

可即使这样,安杰还是嫁给了江德福,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家庭的无奈。

安杰出生在青岛一个不大不小的资本家庭,父亲有一家纺织厂,一家洋车行,一家洗衣店,一家药店和若干家小饭店。

最后,安杰的父亲席卷了全部金银细软,把其他财产全部卖了,带着他的小老婆和小老婆生的一双儿女逃走了。

在阶级成分上,安家一家人都是高门槛,遇上江德福这个可以减轻成分的男人,一家人巴不得立刻让安杰和江德福结婚。

于是在这场战争中,安杰完全是孤军奋战的,最终她还是寡不敌众的向江德福举起了芊芊玉手。

虽然安杰万分委屈的嫁给了江德福,但对婚后丰厚的物质生活和安逸的日子还是很满意。在初上海岛的时候,岛上的人民向他投去尊敬的注目礼。

这种注目礼成为安杰支撑安杰享受婚姻的精神力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借着月光看着躺在自己身边的这个打着坦率的呼噜的男人,在心里安慰自己:

我还图什么呢?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精神上的快慰吗?

江昌义对安杰的恨,因为他觉得安杰是一个小偷。

在江昌义眼中,张桂兰对江德福的背叛,并非全是张桂兰一个人的错。

事实真相是这样的,江德福在和张桂兰结婚没多久,就跟着路过村边的老六团走了,一走就是五六年,没有任何音讯,不知是死是活。

张桂兰守了五六年的活寡,张桂兰在家照顾公婆,种地干家务,这其中的苦闷让江昌义为他的母亲感到委屈。

所以他认为张桂兰对江德福的背叛,情有可原。

江昌义和安杰最小的女儿多年以后见面,就这件事展开交流,当时的江昌义已经是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说话没有任何掩饰。

你们家我最恨的就是你母亲了,她看我的眼神就像是看一个小偷,偷走了她明媒正娶正房太太的荣耀,可叫我看,她才是一个小偷呢,偷走了原本应该属于我母亲的一切。

坐在江昌义对面的小女儿,一直都是力挺安杰的,她不允许江昌义诋毁自己的母亲,她气冲冲的告诉江昌义:你母亲是自找,谁让她不守妇道。

江昌义的回复,让安杰的小女儿久久没办法回答。那句话一直回响在她的耳边:如果她守了妇道,你父亲回来就不会休掉她吗?

你父亲肯把一个裹小脚的,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带进城市去吗?

你说,会吗?

我坐在他对面,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像是在受审判,代我的母亲,代那些抢走优秀男人掠走农村女人的幸福的所有城市女人受过。

在那个时代,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也许有很多,张桂兰只是因为背叛了江德福,所以她的境遇丝毫不值得同情。

可是,有很多始终如一的女人,也没有好结果。

就像剧中新增的人物江德华,丈夫不知所踪,她的命运,何其可悲。

张桂兰犯过最大的错,就是临死的时候,让江昌义去寻了江德福。

那时的江昌义听了母亲的话,一个人找到了江德福的家里面。那一天,江德福一家人正是团圆的时候,因为他这样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最和谐的画面。

江昌义在这个家庭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尴尬的时光,安杰没有给他留任何情面,直接摔门进了屋子。

安杰的几个孩子对他也没有任何好感,他们用脚踢他,在屋子里大声说话,在饭桌上吐槽饭菜的质量,为的就是宣告主权,让江昌义知道谁才是江家人。

吃饭的时候,江昌义不敢从盘子里夹菜,从来不敢吃第二碗饭。安杰被他气走了,江德福也不待见他,安杰和江德福的孩子对他呼来喝去。

如果不是为了前途,江昌义不会受到这么大的屈辱,可他都忍下了,最后得偿所愿,可心中的恨却与日俱增。

江昌义是私生子,这个身份他认,可他觉得安杰也并非原配,这也是安杰一生的痛,就算是在江德福心中,安杰也并不是第一任妻子。

明明是张桂兰的错,为什么江昌义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安杰抢走了江德福呢?

因为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农村女人,他们将贞洁看得很重要,一旦嫁人,就是从一而终。

可是男人总是会因为很多原因不在身边,便留下女人在农村守活寡,等男人功成归来,却又把女人丢在一边。

江昌义的理直气壮大概来自于这里,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张桂兰并不是那种忠贞不移的女人,她犯了错,就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写到最后,我想分享一下关于原著中所认为的父母爱情。

两个无爱的人,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最后性格竟然互相影响,朝着对方的方向发展。

而这样的父母爱情,就是那个时代的美好。

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只是这样的爱情,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究竟是我们的悲哀,还是时代的进步?

0 阅读:307

人间小Q

简介: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