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羽乌骨鸡运输应激,镇静剂使用规范,恢复期饲喂,操作要专业

金雀养殖 2025-02-23 15:15:42

丝羽乌骨鸡运输应激,镇静剂使用规范,恢复期饲喂,操作要专业

丝羽乌骨鸡可是一种很有特点的鸡种。它的羽毛雪白,而且很细软,就像丝绸一样,这也是它被称为丝羽乌骨鸡的原因。这种鸡不仅外观独特,在养殖上也有不少讲究。它有一定药用价值,在一些地区的养生饮食中很受欢迎,能炖出很滋补的汤。

先来说说养殖痛点。养丝羽乌骨鸡不像养普通的鸡那么简单。就说运输吧,在30天的运输周期里,不管是本地的小养殖场把鸡运到稍微远点的集市,还是从南方的养殖场运到北方的市场,鸡都要经受很大的应激反应。我有个南方的网友,他在广东养了丝羽乌骨鸡,有次要把鸡运到北方。南方湿热,鸡习惯那种比较潮湿温暖的环境,路上车一颠簸,温度又变高了些,很多鸡就开始精神不振,掉膘也厉害。在北方一些干冷地区,运输来的丝羽乌骨鸡也得适应新环境,不然很容易生病。

到了目的地,镇静剂的使用得规范起来。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有次我在北方一个小型养殖场看到,新运来的丝羽乌骨鸡因为没用好镇静剂,在鸡群里乱跑乱撞,有的鸡甚至受伤了。镇静剂可以让鸡安静下来,减少应激反应。但不同的鸡,不同的运输情况,用量和用药时间都有讲究。像2个月大的小鸡和1年左右的成年鸡,用药量肯定得不一样。

恢复期的饲喂也重要。在运输后的恢复阶段,饲料的选择很关键。比如说,我发现有的养殖户在山东,秋冬季的时候,给恢复期的丝羽乌骨鸡喂的是大量的玉米,结果鸡长的不是很好。其实这个时候可以搭配一些小麦粉,营养更全面。还有啊,北方的养殖户在春夏季,很多人会给鸡喂一些新鲜的苜蓿,这就比单纯的谷物饲料要好很多。南方的养殖户可以试试给鸡喂一点水葫芦的嫩叶切成的碎末,这种绿植比较冷门,在南方的一些水田边能找到,它富含多种维生素,能补充丝羽乌骨鸡营养。还有紫云英,它开紫色的小花,把紫云英晒干打碎了喂鸡也不错,而且紫云英能改善土壤,还能在田边地头起到一定的绿化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另一种绿植是鲁冰花,它花朵很漂亮,颜色粉粉嫩嫩的,它的种子或者叶子碎末拿来喂鸡,能提高鸡的免疫力。

我听说过一个事儿,在重庆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个散养的养殖户。他养丝羽乌骨鸡,有次运输回来后就乱了套。一开始他用了过量的镇静剂,鸡都软趴趴的,后来又不知道怎么恢复期饲喂,那些鸡很长一段时间都没长好。他特别苦恼,去找村里的老养殖户请教。

还有一家在四川成都周边的养殖场,规模还比较大。他们就很注意这些方面。运输的时候,根据鸡的大小、运输距离、当时的季节这些情况来确定镇静剂的种类和用量。比如,要是30公里内短距离运输,2 - 3个月大的鸡,他会用比较温和的镇静剂,而且用量很少。运输回来后,根据季节来调整饲喂方案。在2月左右,他们会多喂一些能量高的米糠,帮助鸡抵御可能的倒春寒;到了6 - 7月,天气热,除了常规饲料,还会给鸡喂一些新鲜的薄荷,薄荷有清凉止渴的作用,还能让鸡更舒服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在云南大理,有个养殖山区的丝羽乌骨鸡的养殖户。云南的地形复杂,山上山下气候差异大。他每次运输鸡的时候都很小心。他会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来安排运输车的行驶路线和速度。如果是山路比较多,他就开得慢些,减少颠簸对鸡的影响。到了山上养殖场,在鸡的恢复期,他会采一些山上的刺五加,这种植物比较冷门。刺五加的叶子和茎切碎后拌在饲料里,能帮助鸡提高抗应激的能力。而且云南气候温和,在鸡的养殖过程中,他还发现,南方的鸡和北方引进来的鸡在适应南方环境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北方的鸡来云南,刚开始对高湿度不太适应,他就会通过调整鸡舍的通风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再说说不同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南方的丝羽乌骨鸡养殖,气候炎热潮湿,所以在鸡舍的建设和养殖管理上要特别注意防潮散热。像在广西的一些散养区域,天气炎热的时候,鸡舍要建成有一定坡度的屋顶,这样方便排水,而且要多设置一些通风口。而北方干冷,鸡舍的保温就很关键。比如在黑龙江的小养殖场,冬季的时候鸡舍的墙壁要厚实,还要有专门的热源,比如沼气加热之类的。

在丝羽乌骨鸡养殖场的日常管理中,在不同的季节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认识的一个养殖户在陕西,春秋季的时候,鸡舍周围的杂草长得旺盛,他就会定期清理,防止病虫害传入鸡舍。但是到了冬季,他就希望鸡舍周围能有一些野草,给鸡提供一点活动量,同时野草还能起到一定的防风作用。

恢复期的管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曾在陕西看到一个养殖场,鸡经过运输后,他们的做法就很细致。先是对鸡的应激程度进行评估。如果是轻度应激,就会在饮水中添加少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要是中重度应激,除了在饮水中添加这些,还会调整饲料的结构,增加一些豆粕的比例,因为豆粕富含蛋白质,能让鸡更快地恢复体力。而且每天会观察鸡的粪便情况,通过粪便的颜色、形状来判断鸡的消化情况。如果粪便太稀,就会减少饲料的供给量,给鸡减轻肠胃的负担。

从地域上来说,不同的地形地貌也会影响丝羽乌骨鸡的养殖。在四川盆地,四周环山,湿度比较大。这里养殖丝羽乌骨鸡,要注意鸡舍的通风干燥。有个养殖户告诉我,他会在鸡舍里放置一些木炭,木炭有吸附湿气的作用。在内蒙古的一些草原地区,地势开阔平坦,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养殖丝羽乌骨鸡的话,就要特别注意鸡舍的防寒和对小鸡的保暖工作。有养殖户会把鸡蛋放在怀里孵化小鸡,让小鸡出生就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再讲讲镇静剂的合理使用。镇静剂的使用时间也很重要。比如说,在山东的一个养鸡场,如果是在上午运输丝羽乌骨鸡过来,他们会在傍晚的时候才使用镇静剂。因为他们觉得经过下午半天的适应,鸡已经有一定的耐受力了,这个时候再用镇静剂,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又能避免对鸡过度抑制。而且不同的镇静剂,持续的作用时间不一样。有的可能几个小时就没效果了,有的能持续一天左右。

还有在海南,热带气候的特殊环境。这里的养殖户在养殖丝羽乌骨鸡的时候,更多地是考虑如何防止过热带来的应激。他们会利用椰树的树荫来给鸡提供遮阳的场所。在鸡的恢复期,会用一些当地的绿植,像鸡蛋花的花瓣捣碎了放在饲料里,鸡蛋花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能让鸡在炎热的气候下更好地恢复。

丝羽乌骨鸡从运输到恢复,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运输时减少应激,镇静剂正确使用,恢复期合理饲喂,都需要精心操作。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养殖户在北方,以为运输过来只要给鸡喂饱就行,忽略了镇静剂的使用和鸡的应激反应,结果鸡的伤亡率就比较高。还有的在南方,湿热的天气里,恢复期没有调整好饲料结构,鸡长得慢而且容易生病。

在辽宁的这个丝羽乌骨鸡养殖场,东北的冬天寒冷又漫长。这个养殖场在夏季的时候运输鸡过来,当时觉得夏季天气不错,就比较随意地运输和后续管理。结果到了冬天,鸡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呼吸道疾病。他才知道,夏季运输过来虽然当时没事,但是在恢复期没有全面考虑鸡适应北方寒冷环境的问题,比如鸡舍的密封性不好,鸡的群体密度太大,让鸡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染病。

现在回过头来说,丝羽乌骨鸡的养殖在每个环节都有着复杂的讲究,从运输到恢复管理,涉及的内容太多了。那我们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能让养殖户们在丝羽乌骨鸡养殖过程中更加顺利地应对这些问题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