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为什么能活着离开瓦剌?

书童读史 2024-03-20 15:17:00

今天看到一个问题,朱祁镇为什么能活着离开瓦剌?

土木堡之变,是朱祁镇一生中的转折点,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瓦剌的阶下囚。当然,朱祁镇这故事还没完,他从瓦剌回来后,被囚禁在南宫,1457年,这位摇身一变,从冷宫之人,又变成了皇帝。

而且一般说来,明朝的皇帝继位,当年是沿用上一个皇帝的年号,例如明仁宗朱高炽死于1425年,后来朱瞻基继位,改年号宣德,但是宣德元年是1426年。这也是后一位皇帝对于前一位皇帝的尊重。

而1457年复辟的朱祁镇,甚至一开始忘记了废除朱祁钰的皇位,实际上有一段时间,明朝名义上有两个皇帝,而且复辟后1457年直接就从景泰八年就变成了天顺元年,这也可见朱祁镇对于他的弟弟朱祁钰是很有意见的。

朱祁钰临危受命,代替朱祁镇当了皇帝,在朱祁镇回来后,他当然不愿意把皇位给自己的哥哥,这些事情是显而易见的,朱祁钰压根就不想让朱祁镇回来,但是为什么朱祁镇就那么命大,从瓦剌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呢?

朱祁镇在瓦剌的日子,有一位重要的当事人,袁彬,朱祁镇能回来,多亏有这么个人在他身边出谋划策,并且在生活上给予朱祁镇照顾。

袁彬写了本书,《北征事迹》,这也是当事人亲身记录了,我们先看看这本书是怎么描述朱祁镇瓦剌的日子。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袁彬被俘虏,十六日,袁彬认出来被俘虏的人里还有朱祁镇,从此就开始了在瓦剌相依为命的日子。

二十一日,提到了一个事情,朱祁镇问大同有多少钱粮?

刘安回答,有十四万两银子。

于是朱祁镇命令袁彬取银子一万两,五千两赏赐给也先,五千两赏赐给得知院等三人,虏又索众军马赏赐,于是朱祁镇命令袁彬再入城取银五千两,散与众达子。

你就说朱祁镇阔气不阔气?这是来自当事人的叙述。

“二十二日臣传奉圣旨,讨武进伯朱冕、西宁侯宋瑛、内官郭敬的家财及三人的蟒龙衣服、酒器尽都拏来,赏与也先。城内众指挥千百户辏衣服彩段来,赏与也先大小头目。又着摆筵席管待他。”

从这些描写里,是能看出来朱祁镇出手阔绰,也算是花钱保平安了。

至于瓦剌人被朱祁镇的人格魅力所感动这类的说法,《北征事迹》里也写了类似的感人场面,但是仔细想想,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已经是一件相当丢人的事情了,如果再写日子过得很惨,岂不是更说明朱祁镇的无能?

而且《北征事迹》里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天气寒冷的日子里,袁彬睡在朱祁镇旁边,他还帮朱祁镇暖脚。一方面袁彬这确实对朱祁镇很照顾,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的生活条件实在也不太好。

从当事人袁彬的这篇描写中,就能看出来朱祁镇的性格,很聪明的一个人,出手阔绰,花钱保平安,为以后能活着离开瓦剌奠定基础。

从瓦剌的角度来看,他们俘虏朱祁镇,本身是想看看明朝怎么应对,明朝方面的危机处理,还挺及时,朱祁钰登上皇位,朱祁镇变成了太上皇。这一招,让瓦剌人傻了眼。在瓦剌的太上皇,对于明朝的影响力还能有多大,这是个问号。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也让瓦剌人意识到,想大举进攻明朝,占领中原地区,已经失去了机会,从这角度看,和谈是最好的选择。朱祁镇在他们手里,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反而成了一种牵绊。他们不能通过朱祁镇获得太多条件,万一朱祁镇死在瓦剌,对瓦剌人来说,反而不一定是好事。

瓦剌人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其实朱祁钰并不想他的哥哥回来,他的哥哥回来了,权力怎么再分配?一个在瓦剌的朱祁镇,比一个在皇宫的朱祁镇,对朱祁钰的威胁更小。

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瓦剌人不想再留下朱祁镇,朱祁钰也不想迎回来朱祁镇,但是群臣想迎回来朱祁镇。这么一个太上皇,孤零零地把他留在瓦剌,颜面上过不去,以后的史书上,得怎么写这么一群人?而且还有一点,群臣的忠君思想,就算已经是太上皇,也让这些大臣想把朱祁镇迎回来。

最后朱祁镇就活着离开了瓦剌。朱祁钰对这个哥哥没有下狠手,把他囚禁在南宫,这也为以后的夺门之变埋下了伏笔。朱祁镇活着,总会有蠢蠢欲动之人,在关键时候起别样的心思。

被囚禁的朱祁镇,当然也忘不了在瓦剌受的苦,如果没有被瓦剌人俘虏,那朱祁镇还是皇帝,怎么能变成囚禁在南宫之人呢?所以历史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最后回到这个问题上,为什么能活着离开瓦剌。综述原因如下:

首先,朱祁镇足够聪明,出手阔绰,花钱保平安,他先在瓦剌保了命,活着,就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其次,当朱祁镇从皇帝变成了太上皇,这就表明了明朝的态度,皇帝不是仅仅只能朱祁镇当。这边已经有了皇帝了,你那边的太上皇,就失去了太多的牵制作用。瓦剌人就变得左右为难,把朱祁镇送回来,也是瓦剌人的选择。

再次,尽管朱祁钰并不想迎回来朱祁镇,但是在群臣的努力之下,就真得把朱祁镇迎回来了。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层层剖析之下,看着让人意外的事情,其实也未必真得就很意外。

史料参考:《明史》《北征事迹》《明英宗实录》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