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晚,中超联赛第5轮上演焦点之战,上海海港与上海申花展开激烈的“申城德比”。这场比赛不仅关乎两队的排名,更是夺冠路上的关键战役,最终双方1-1握手言和,然而比赛中的争议判罚和关键球员的出色发挥,成为赛后热议的焦点。

一、争议判罚引关注
比赛中的争议判罚主要集中在申花的进球。下半场第82分钟,于汉超替补登场1分钟后头球破门,帮助申花扳平比分。但这粒进球存在越位嫌疑,主裁判马宁在经过VAR介入后判定进球有效。这一判罚引发了海港队的不满,从慢镜头回放来看,于汉超在起跳头球时,其身体的一部分似乎处于越位位置,然而裁判认定其没有干扰防守球员,进球合规,此判罚在赛后引发了球迷和媒体对于越位规则判定尺度的广泛讨论。

二、关键功臣定战局
对于上海海港而言,刘若钒无疑是最大功臣。开场仅5分钟,他就抓住申花队特谢拉后场带球失误的机会,断球后突入禁区右脚低射破门,收获海港生涯首球的同时,帮助球队取得梦幻开局。整个上半场,刘若钒状态火热,多次利用速度和技术突破申花的防线,将申花由陈晋一镇守的左边路打爆,给申花的后防线制造了极大的麻烦,成为海港队上半场能够占据领先优势的关键因素。

而申花的关键先生则是替补登场的于汉超。下半场在球队久攻不下且0-1落后的不利局面下,第81分钟于汉超替补上场,仅仅1分钟后,他就在小禁区内接到队友传球,头球破门,将比分扳平。这一进球极大地鼓舞了申花队的士气,让球队重新看到了拿分的希望。于汉超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门前嗅觉,在关键时刻拯救了申花。据统计,久事接手申花后,加上这一场一共打了9场上海德比,于汉超在其中5场进球的比赛里,申花都保持不败,他无愧为申花的“德比福将”。

这场1-1的平局,让海港和申花同积11分,继续领跑中超积分榜。但比赛中的争议判罚和关键球员的表现,给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后续两队的对决埋下了更多的悬念。无论是裁判的执法尺度,还是球员在关键比赛中的发挥,都将成为未来比赛中备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