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
99岁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去世!
灵堂曝光:遗照放中间,花海摆成核潜艇,挽联惹人泪目!
老夫人李世英坐着轮椅来送丈夫最后一程!
两人1956年结婚,相伴69年。
婚后不到一年黄老便投身研究,30年未回家!
(黄旭华)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去世2025年春节的热闹劲儿还没过,中国就痛失了一位大人物。
最近,网上炸了锅,都在悼念“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2月6号晚上,这位99岁的老英雄在武汉悄悄走了,他一辈子都在为国家操心出力。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新京报 2025-02-07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黄旭华,这名字背后是三十年的默默奉献,是无数次因工作错过家人离世的悲痛。
九十多岁了,心里还全是核潜艇。
他表示,对国家忠心,就是对爸妈最大的孝。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弦。
(黄旭华)
想当年,条件那么差,他愣是带着团队十年造出了核潜艇,让咱中国腰杆儿更硬。
他常表示,他这条命,是祖国的;他的任务,就是核潜艇!
这既是他的誓言,也是他用一生践行的使命。
(黄旭华)
不光如此,他还把2000万积蓄捐了,这份无私,谁听了不感动?
黄旭华,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黄旭华的青年时代,那是一段充满活力、激情四溢的美好时光。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光明网 2024-05-01 武汉这位95岁老人捐了近2000万元!
1924年出生于广东汕尾的他,21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成为校园里女生心中的“男神”。
他不仅文采飞扬,还精通拳脚,二胡、口琴、唱歌、跳舞样样精通,这样的文武全才,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黄旭华)
黄旭华与李世英的结合,堪称才子佳人的典范,他们的爱情故事因工作而起,即便因工作调动而短暂分离,两人的情感依旧如初见时那般深厚。
他们的三位千金——黄海燕、李骊、黄峻,名字中寄托了父亲对她们的殷切期望。
(图片来源网络)
三个女儿不负众望,各自在领域内发光发热,成为了新时代的杰出女性。
然而,对于大女儿黄海燕而言,幼时的父亲更像是“常年在外的出差者”。
(图片来源网络)
“消失”的父亲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黄旭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中,以至于女儿误以为他的回家只是短暂的“出差”。
直至成年后,黄海燕才逐渐领悟到父亲工作的崇高意义,并以他为榜样,毅然投身于核潜艇研究事业。
(图片来源网络)
黄旭华的“神秘消失”,始于一个重大使命。
那一年,他接到了参与核潜艇研发工作的任务,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秘密单位,从此踏上了与家人聚少离多的道路。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不得不向至亲隐瞒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去向,这份牺牲与担当,令人深感敬佩。
在北京,黄旭华选择了默默无闻的道路,这一“闭关修炼”便是漫长的4年。
在这4年间,家中的大小事务全由李世英一人默默承担。
(图片来源网络)
而李世英仿佛与黄旭华有着心灵的默契,黄旭华不说,她便不问,只是默默地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黄旭华排除了所有的后顾之忧。
1962年底,李世英终得调京,家人重聚。
但好景不长,黄旭华又接重任,得带技术团队去辽宁荒岛测核潜艇。
(图片来源网络)
李世英听闻后,毫不犹豫地收拾行装,带着女儿们随黄旭华一同踏上了荒岛之旅。
那时的葫芦岛荒凉无比,物资匮乏,风沙漫天。
可李世英她们没一句怨言,跟着黄旭华“啃了四年窝窝头”。
(图片来源网络)
黄旭华心里清楚岛上苦,可他就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连女儿病重九天九夜,都等干完活才回去看一眼。
老家广东那边,亲人对黄旭华的行踪一问三不知。
(图片来源网络)
他爸他哥去世,他都没能回去,这一瞒就是三十年,他把一辈子都搭给了核潜艇。
1970年,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但黄旭华并未因此轻松下来。
(黄旭华)
30年未回家1988年,六十多岁的他又带队去南海试潜艇,真是拼了老命。
值得注意的是,潜艇的研发与实际的深海测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挑战。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曾发生过一起潜艇实验事故,导致160多名科研人员不幸遇难,这一惨痛教训让人对深海测试充满敬畏。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厦门市老干部局 2022-12-17 黄旭华:许身报国铸辉煌
虽然对中国制造有信心,但参与深潜的队员们心里也都在打鼓,有人甚至写好了遗书。
面对科研队员们日益沉重的心理负担,黄旭华挺身而出,主动请缨与队员们一同参与深海下潜测试!
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妻子李世英的全力支持!
(黄旭华)
幸运的是,中国制造凭借其卓越的质量,成功通过了深潜测试,而“花甲之年,勇探龙宫”的壮举也在科研界传颂开来,成为了一段佳话。
直至此刻,黄旭华的真实身份和工作内容才得以“解密”。
(黄旭华)
1988年,他借南海深潜测试的契机,终于得以重返阔别三十年的广东老家。
这三十年间,他几乎杳无音信,父母、兄弟姐妹多次来信打听他的近况,他也只能忍着不说。
当他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地回家时,兄弟姐妹们已白发苍苍,老母亲更是已届95岁高龄。
(黄旭华)
那次难得的团聚后不久,母亲便离世了。
此后,黄旭华常随身携带一条母亲生前的围巾,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黄旭华)
然而,在谈及这些年对家庭的亏欠时,他却毫不犹豫地表示从不后悔,并留下了那句掷地有声的名言:“对国家的忠诚,便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黄旭华院士始终坚守在中国核潜艇研发的最前沿。
(黄旭华)
黄旭华院士灵堂曝光2021年,他又向中国船舶719所捐献了1100万元的个人奖金,将毕生积蓄都用于了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
时间无情,99岁黄旭华2月6日在武汉离世。
(黄旭华)
2月10日,将在武汉举行他的追悼会,而他生前倾注心血的中国船舶719所也专门为他举办了公祭活动。
灵堂里,鲜花如核潜艇般壮观,挽联道尽他“鞠躬尽瘁”的一生。
(图片来源网络)
李世英坐着轮椅,满眼哀伤,缓缓前行。
她接过花,对着丈夫遗像深鞠三躬,每个动作都重如千斤。
(黄旭华夫人)
最后,她抬起手,缓缓地挥了一下,那轻轻的一挥手,看得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黄旭华走了,但他的精神长存,照亮后人路。
(黄旭华夫人)
他的一生,是对“此生属于祖国”最生动的诠释。
新时代里,我们更该记住那些默默奉献的英雄,是他们用青春热血换来今日辉煌。
(黄旭华夫人)
结语黄旭华院士,安息吧!
您的精神永垂不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攀登新高峰。
(黄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