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公布了重新上架以来的首个财报。财报显示,滴滴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27.12亿元,来自中国业务的营收为390.49亿元;滴滴核心平台交易达到28.75亿笔,其中,中国出行业务部门的交易达到23.25亿笔,同比增长14.4%。
有意思的是,营收的增加的红利,似乎并未降到司机头上,与之相反,从2023年第一季度之后,降价成为了滴滴在市场运营上的主旋律。目前,滴滴已经在金华、温州、台州、海口、贵阳、清远、惠州等全国多个城市执行新的司机端运价,降价力度堪称空前。
这两份明细或许不能让人对这次降价有明晰的认知,那不妨来听听司机的说法。
温州、广西等多地滴滴司机放出了降价后的单价,司机每公里收入仅有1块2毛多,快车降价后的价格甚至和以前的特惠价差不多。这直接导致司机收入出现大量缩水。
降价不是不可接受,但拿本该是司机的收入,去补贴乘客,就太让人费解了,毕竟是路上跑的一个个司机师傅,把滴滴抬到行业老大的位置,现在滴滴某种程度上处在了垄断地位,却想要反过来对付司机了?
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司机现身说法。东莞的司机熊师傅表示,滴滴只降价不降佣金,各种优惠券也算在司机头上。这等于是拿司机的血汗钱慷慨给乘客了。
许多网约车司机在网上吐槽想要挽回一些自己的权益,结果被举报投诉了。
一些信息显示,为了养家糊口,滴滴的老司机们想要保持之前的收入就只能“增加出车时长”,每天15个小时都在车上度过了。
这不得不让人担忧,司机长时间驾驶,不仅对身体透支很大,也会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这让滴滴推出所谓的“橙意保障计划”,看起来像个笑话。
网约车司机不是学雷锋做慈善,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当生存都出现了困难,那就只能选择反抗了。
在过去的6月,几个深圳网约车司机群相继被封,被封的原因是,深圳司机们为抵制滴滴年内的第二次降价,在群里约定:6月28日起,“集体休息”。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由于司机们集体抗议,滴滴降价未果的城市。
相比较深圳司机的胜利,海口的网约车司机虽然也采取了相同的办法,所有接单的司机都堵在了国兴某条路上,但却没能挡住降价的浪潮。司机师傅直言要不是贷款压着喘不过气,打工也比开网约车挣得多。
有人问了,司机师傅们觉得单价低,那不开特惠订单不就行了。在网络上,这同样有案例在证明其可行性,刘师傅用亲身经验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关闭特惠订单后,2小时仅仅只接到了3个订单。
许多司机师傅不开特惠,可能在滴滴上就接不到订单了。
钱挣得少了,司机师傅们心情当然也不高兴了,那些不开空调、服务态度差的问题或许就随之产生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也差了。
黑猫投诉上关于滴滴司机态度差的体验也越来越多,嫌弃乘客打不起专车、乱收费等投诉比比皆是。
司机都如此苦不堪言了,为何滴滴还再继续降价呢?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通过牺牲司机利益的降价,滴滴能够更好地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进而更能很好的控制司机们。
可惜的是滴滴1900万名活跃司机,面对平台似乎已经失去了抗争的筹码,大家只能自求多福了。
滴滴代驾都开始了优惠单
不压榨司机,哪来的滴滴收入增加?又不敢对乘客提价,就连优惠劵最终也要司机来承担。针额心至极!
养肥了滴滴,坑杀了司机。还有活路不?
滴滴擅长做假账,明明乘客端没有任何优惠,司机端却显示多少多少优惠!滴滴说的一个字都不能相信!
买了车,就上了笼!只看刀好久砍!
嫌弃价钱低就不要跑,天天在上面叫就是贱,还在卖惨你不跑不就完事,降到5毛都有人跑你信不信,恶性循环,中国人就一个字人多明白吗?
滴滴怎么还不退出啊!柳买办家族还在干嘛
也就是没有工会啊。不然分分钟玩得嘀嘀服软。这种网络平台其实脆弱的很。罢工一月它就彻底废了
只要你还愿意跑,就有压榨的空间,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都是让高德(缺德)这个平台逼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笑着哭][笑着哭]
一分錢一分貨,特惠單肯定是沒有那麼舒服。。。空調也沒有涼快。。。。。。服務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經濟市場經濟狼,拉到什麼訂單就給那些服務。。。。。
超出15公里远途费1.05?按两块钱一公里算?20公里的单多少钱?
烧过的钱,还得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