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发布了《如何才能避免走资?毛主席苦苦思索,汪东兴的回答让他眼前一亮》一文,文中讲到:毛主席在1965年的春节过后不久,即在3月14日,便离京南巡。
毛主席有所不知的是,当他坐在南下的列车上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国民党前代总统李宗仁,已经动了归乡之念,通过给住在香港的老秘书程思远写信,由程思远将回国的愿望转达给周恩来,希望周恩来能大力促成此事。
李宗仁寓居美国,时有寄人篱下的落魄之感,每逢佳节倍思“归”。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自行制造的原子弹试爆成功,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兴奋得手舞足蹈,像个过节的小孩子,一路奔跑着,逢人就叫嚷着说:“我们有原子弹了!我们有原子弹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叶落归根之念一发不可收拾。
这不,时间来到了1965年的春节,彻底坐不住了,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时不我待,必须早日归国。
之所以会想到由程思远联系周恩来,早在1959年,李宗仁就通过程思远向北京投石问路——将自己存在美国的12箱字画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声称是自己花了11万美元购买的。
故宫博物院专家对这批古字画进行了鉴定,发现大部分是赝品,最多值3千美元。
毛主席和周恩来都有大气魄,一次性地给李宗仁支付了12万美元,向他敞开了欢迎来归的怀抱。
从1959年到1965年,经过了长达6年的思考,各方面的条件都已成熟,那么,在这种你有情、我有意的背景下,李宗仁归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过后,1965年6月13日,李宗仁对外声称去瑞士度假,由美国飞欧洲。
7月12日,搭乘瑞士航空公司的一架道格拉斯式客机,从苏黎世飞抵香港,再从香港转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
周恩来与陈毅,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剑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和上海市长曹获秋等人亲自迎接,当晚,在上海文化俱乐部设宴接风洗尘。
7月20日上午,周恩来先一步回北京安排接待事宜。
李宗仁则是到了上午11时,这才登机飞往北京。
李宗仁在北京机场下了飞机,就发现前面摆放着一座高大的塑像。
他有些疑惑,有些恍惚。
机场为什么会摆放一尊这么高大的塑像呢?
身边的程思远及时提醒他,说:“那是毛主席塑像。”
李宗仁霎时明白了,这尊毛主席塑像是周恩来临时指挥工作人员搬过来的,用意是表示毛主席在机场接机,欢迎他回国。
体会到了周恩来的良苦用心,李宗仁感到体内有一股强大的暖流,一下子涌到了心头,眼眶湿润了。
他整装肃容,向毛主席塑像立正,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这一鞠躬,立刻赢得了现场所有人的掌声与欢呼声。
记者也恰到好处地把这一历史性的画面记录在了照相机的胶片上。
李宗仁归国的事,很快就全世界。
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只有共产党人才能创造。
抗日战争胜利以前李宗仁对中华民族是有功的,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宗仁做的事情违背中华民族利益的,尤其是1949年居然还想联合美国在中国搞南北朝!分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