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总票房超过了136亿,飙升至全球影视第8名,真是可喜可贺!令人疑惑的是,这136亿票房里,中国贡献了135亿,而海外仅仅只有1亿人民币,差距竟然如此之大,让人难以置信!
若是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文化差异和海外资本的抵触。
文化差异很容易理解,即使在国内,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也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北方元宵节耍社火,南方则舞狮、或游神,虽然不同,但和谐共存,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也是如此。但是,一旦涉及利益,必然存在冲突。这次《哪吒2》的火爆,不仅让海外看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属性,和高超的电影技术,更让他们垂涎三尺的是我们拥有巨大的市场,一部电影在单一地区(中国)居然能达到135亿票房(18.6亿美元),这是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存在。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走向,主要取决于政治和资本双重力量的影响。而这两股力量的干预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海外一些国家,《哪吒2》要么是被排挤不给排片,要么是排片后场内播放其他电影,或者是排片后不播放,总之,涉及利益时,便会遭遇排斥和针对,这和海外电影在我们国家上映时的境况具有天壤之别。
每当海外大片在我国上映时,都会根据影片的质量排片,若是观众认可度、喜欢程度高,影院会增加排场,可以说,只要想看,热门大片几乎排满了每个时段,这就是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只要是好的,我们便会认可,从来不会出现抵触和针对现象。而我们的电影在海外的遭遇,将国外政权和资本的丑陋嘴脸暴露无遗。
为了抵制我国发展,海外媒体在政权和资本的操纵下,经常故意丑化我国形象,以至于许多外国人对我国充满了偏见和敌意。就拿《哪吒2》大火后,国外网友的反应来说。
日本网友在外网上的评论酸味十足:“《哪吒2》主角又胖又暴躁,完全不符合日漫审美,中国观众的口味真的难以理解。”
结果,中国网友在帖子下跟了一条神回复:“为什么难以理解?是因为你们不喜欢胖子和小男孩吗”?地球人都知道,美国在1945年投放在日本的两枚原子代号分别为“胖子”和“小男孩”。中国网友这样一语双关的回复,直接让日文网友破了大防,要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得看网友回怼时贡献的神句。
这种直戳要害的回复,谁听了能招架得住!o(* ̄▽ ̄*)ブ
当然,也有一些海外网友的评价是客观正向的。日本动画评论家佐藤一郎在《动画月刊》中指出:“影片将三星堆青铜器元素与赛博朋克美学融合,结界兽、天元鼎等场景设计,兼具东方神秘感与未来科技感。”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懂行的人自然能清楚看到电影中哪些制作是创新点和学习点。
很多亚洲国家的文化,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更甚至有些国家在本国找不到自己的文化根源时,非得拿着我们中华文化去申遗,真是让人对其行为鄙夷。明着爱可以,但偷抢赖的做法实在可耻。
韩国网友对《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视觉呈现表示震撼,认为中国的特效水平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准,尤其是四海龙王现真身、重塑肉身等场景的东方美学设计,被评价为“超越迪士尼的想象力”。
不过,一些韩国文化人士却表示:“中国动画通过“技术+古典IP”的模式,形成独特竞争力,可能威胁韩国内容产业的海外市场”。从这种话语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文化不分国界,但利益具有明显的国界之分。
作为中国的一位小编,在此不得不做个回应,韩国动画我确实不了解,压根没什么印象。但是韩国影视里对人性丑陋和罪恶的表达,确实给小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文化各有所长,何必对自己本就不具备的能力而感到担忧!
当然,对于少部分评价说《哪吒2》情节粗糙、内容不够细腻的亚洲人来说,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否看的冒牌版本而非正版。
冒牌电影《我是哪吒2》,动画制作简单粗糙,剧情粗制滥造,看过的人抱怨:看个电影居然还能被骗。这部冒牌的《我是哪吒2》很是逆天,竟然选择蹭《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度,选择同期在电影院上映,一些粗心的中国观众居然也上当了,花钱看了一肚子气,直呼“诈骗啊,这是赤裸裸的诈骗”。
虽然说中国古代神话的版权属于全体中国人,并不单独属于某个个体,但是选择公然蹭流量的方式赚钱着实有点不光彩,如此做法不仅让观众看不起,更会成为同行拿鼻孔鄙视的对象。
现如今,《哪吒2》全球影视票房第8,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只要愿意深耕,中国电影文化必然能够走出更辉煌的成绩。打破海外所谓的“动漫王国”、“大片制造者”自傲自大、不可一世的态度!
饺子导演呈现的《哪吒2》给了全球影视文化一个不小的震撼,但小编要说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非终点!在综合国力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无论是科技实力还是文化实力,都会不断刷新高度,绽放出带有中国特色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