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首次使用苏-34发射匕首导弹,对比之前的米格-31...

闲书亦尚可 2025-01-16 22:36:41

我想当下俄方采取的新的动作,其实本质上是米格-31,它实际上作为高空高速的截击机,在当年应该说是有比较重大的技术方面的优势的。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的推进以及信息化战场的演进,应该说它现在很多过去的非常重要的一些指标和优势,现在其实变成了它的劣势。

所以从这个角度,比如说它现在在2018年出现了米格-31K能够搭载匕首导弹,就用一个相对老的平台,经过现代化改造,能够发射最先进的这种武器。但是本身这个平台自身的运用范围是有限的,就它除了在北极上空这些地面目标,比如说对它的一些围猎目标相对比较小的威胁的情况下,它可以使用,包括在亚太的部分区域,但是本质上它使用的区域比较有限。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苏-34,它本质上它叫做"鸭嘴兽",就是它事实上是有新型的火控雷达,新型的平显,新型的数据链,包括后视雷达。就它总体上无论在整个的动力航程以及隐身性能方面,以及高机动性能方面,都是它的主打优势。而这些对于现代雷达本身,它是一个巨大威胁。

所以特别是考虑到苏-34,它有个比较好的设计,它是并列座舱,两个飞行员在空中作战的时候,它的协同会更加有效。它这个飞行员座舱是在左侧,火控,负责火控系统的飞行员是在右侧,所以双方实际上在作战,特别我觉得作战节奏很高。

而且高威胁的区域,它们相互的这样一个比如说沟通,它是非常直接的,就是通过很可能肢体的动作,甚至碰对方一下,对方就能知道他要做什么。

再加上如果真的确认元月十三号,俄罗斯国防部讲,他是真正发射了这个匕首导弹,那么将来他有没有可能想把苏-34打造成一个新的俄罗斯的空中品牌。因为它最先投入实战是在2008年,苏-34是第一次在南奥赛梯执行了空中的这样一个电子的作战任务,没有负责投弹,只是电子。

后续在2015年的时候,叙利亚的危机的时候出动了6架苏-34是进入到叙利亚来进行作战的。

所以现在比如在俄乌冲突的当下,在对乌克兰一方以及包括北约西方整个作战模式相对有了一定的掌握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把苏-34作为未来的空中进攻的打击平台?这个其实就是这次发射匕首导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

0 阅读:0

闲书亦尚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