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美苏争霸,美国想把中国带入最擅长的冷战,奈何中国不接招

问夏评国际 2023-07-17 17:04:03

近段时间,有关中美两国已经陷入“新冷战”的观点在国际社会非常盛行。不仅很多学者对此表示担忧,部分国家的领导人也经常在公开场合就此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并希望中美两国缓和关系。可面对国际社会的殷切期盼,中美两国关系始终无法根本性改善。虽然随着布林肯和耶伦先后访华,两国从外交层面出现一丝缓和。但美国政府并未放松对中国的打压行动,而中国也理所当然不会在国家核心利益上让步,似乎盘旋在国际社会头上的“中美新冷战”阴云并没有散去。对此,专家特意指出,美国确实有着强烈意愿将中国拉入所谓的“新冷战”,因为这是美国处理与大国关系中唯一的成功经验,但中国却对此没有兴趣。

据观察者网报道,北约在最新的峰会中努力推动老牌中立国瑞典加入北约并大幅升级和日本的关系。尽管因受到法国反对而在最后联合公报中删除“在东京设立联络处”的相关表述,可以美国为首北约已经明显透露出将触角伸向亚太并加大反俄力度的迹象。那这是否意味着北约将成为美国挑起对俄对华新冷战的重要工具?或者美国已经下定决心要发动所谓“新冷战”?

对于北约的最新动态,有专家认为,俄乌冲突只是美国掌控欧洲的手段,借助战争来迫使欧洲诸国“选边站队”。然而,这种做法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想将芬兰、瑞典等国家拉入北约,但是这些国家一直不积极。如今俄乌冲突爆发,尤其是乌克兰在战场上的糟糕表现,令瑞典和芬兰受到很大刺激,安全压力倍增,所以才会做出加入北约的选择。

但问题是,加入北约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引发很多新的问题。

首先,土耳其持鲜明反对态度。作为北约重要成员国,土耳其明确向这些国家开出加入北约的条件,那就是要放弃对库尔德人的支持。因为土耳其库尔德人一直寻求独立建国,而以瑞典和芬兰为首的很多欧洲国家则打着“人权”旗号予以支持,所以土耳其当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天赐良机。此外,土耳其还将自身加入欧盟的要求作为筹码,迫使北约中的欧盟国家对其让步以换取土方态度改变。

其次,部分地区国家也不希望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这类国家的代表就是挪威。和土耳其不同,挪威和瑞典或芬兰并没有直接矛盾,不希望他们加入北约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影响自身特殊地位。挪威既是北极理事会成员,也是北约国家,是北约和北极理事会沟通的重要桥梁。而芬兰和瑞典也是理事会成员,一旦加入北约,挪威在北极理事会的影响力就会下降。

再次,俄罗斯的反对非常激烈。尽管在很多人看来,俄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但这不意味着俄无力采取反制行动。一旦北约将大部分欧洲国家纳入,则俄罗斯将会从地缘层面被排挤出欧洲,地缘安全形势空前恶化。北约不仅最大限度压缩俄国家战略纵深,还牢牢掌握着发起军事打击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权。但作为一个核大国,俄绝不能坐以待毙,只将核武器部署到北极地区。这不仅会导致北极事务政治化,危害当地环保事业,还会造成北约和俄罗斯的对抗加速升级。更为重要的是,中立国的消失意味着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再无缓冲区,整个欧洲的局势更加动荡。

对于北约这次峰会,俄罗斯外交部于7月12日就发表声明,认为北约峰会的结果表明,北约已经重回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体”并不愿意接受多极世界的形成,并打算通过包括军事在内的一切可用手段捍卫其霸权。而欧美国家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恰恰是违反国际法的自我特权,北约行动的结果导致不稳定的温床不断扩大、国家遭到破坏、恐怖主义猖獗、战争罪行逍遥法外,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血流成河、难民络绎不绝。鉴于北约已经确定对俄罗斯安全和利益造成挑战和威胁,俄将利用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及时、适当地做出反应。从这份声明中可以看出俄方的决心,也可以预见欧洲的未来。这种情况下,北约或许依旧是美国维系全球霸权的重要工具,但一个混乱的欧洲却无力为美国的“新冷战”提供足够支持。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也并不愿意成为美国“新冷战”的炮灰,这一点从北约拓展亚太影响力受阻就可以看出端倪。因为当前俄乌冲突还在继续,欧盟诸国若此时与中国展开对抗只会为美国“做嫁衣”。一方面,他们会彻底失去中美之间“缓冲器”的地位,损失大量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将被迫“两线作战”,同时对抗中俄两个大国。

至于部分亚太国家,如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北约各种行动的问题,也不能证明美国已经完成对华新冷战的布局。日韩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远谈不上对华发动冷战的程度,例如韩国曾大张旗鼓宣布要想乌克兰提供50万发炮弹,结果俄方只是威胁将向朝鲜提供武器,韩国迅速偃旗息鼓,改为将炮弹“租借”给美国以规避责任。由此可以看出,韩国既没有参与美国新冷战的决心更没有必要的能力。而日本的行动则更多是一种投机,既希望最大限度得到北约的军事支持以抵消中国军事压力,可有不想过分得罪中俄两个大国。所以日本不要说参与新冷战,即便只是加入北约也需要慎重考虑。

虽然面对种种不利因素,但美国还是希望把和中国的“竞争”也带入到“冷战”的框架中,因为这是美国在二战后的大国博弈中唯一的成功经验。而且对比美苏对抗,当前的中美竞争也确实与之有一些相似之处,如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很难压倒中国,所以想在经济上,像当年对付苏联一样压垮中国。基于这种思路,美国制造出一系列名词,如脱钩核去风险,本质上都是想将中国经济排除在世界经济,或者至少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之外。

然而,美国严重忽略一个现实,那就是,美苏冷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两国都有着直接对抗的意愿且国际环境也明确分成两大阵营。现如今,不要说世界分为明确的对抗阵营,即便是中美两国也很难实现真正的彼此隔绝。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更是没有兴趣陪美国玩“对抗游戏”。在价值观层面,中国注重共同利益,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包括民主、和平、自由、公平在内的人类共同价值,并不刻意追求与美国的价值冲突。

此外,中国坚持自己的中国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不强迫其他国家也走这样的道路,也不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纵然是美国财长耶伦也在访华时发表公开声明,指出中美“脱钩”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要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所以无论美国怎样渲染,“新冷战”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名词而不会成为中美关系的现实。

0 阅读:0

问夏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