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霸主曹操掌握朝廷所有权力为什么不称帝?萨沙问答第187集

达令读书乐 2023-04-04 00:09:22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三国霸主曹操掌握朝廷所有权力为什么不称帝?萨沙问答第187集曹丞相不是不想称帝,主要是当时客观条件不具备。我们一点点来看。

第一,曹操非常想称帝,还想的发狂。公元208年,曹操成为丞相,地位是百官之首,成为地位最高的权臣。当时是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志得意满。此时刘表已死,刘璋、马腾、张鲁、刘备之流不成气候,唯一的强敌就是孙权。一种说法是,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消灭东吴,没多久他就会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毕竟汉献帝当时已经是吉祥物了,并没有任何权势,连皇后被曹操杀了也不敢怎么样!不过,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他只能消停了几年。

公元212年,曹操可以不用通报、携带武器、不需要穿礼服就可以直接面见皇帝。接着8年到曹操220年病死,他步步推进。213年,曹操成为魏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名正言顺成立自己的班子。214年,汉献帝宣布,魏公的地位在任何一个诸侯王之上。这还不算,216年曹操成为魏王。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刘邦去世之前立有一个规矩,只有刘家人才可以称王,其余任何人不得称王。曹操打破了这个规矩,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谋朝篡位。到了217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车马服饰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问题来了。为什么随后到曹操去世的3年时间,没有干脆称帝呢?

第二,国家情况有所变化。赤壁之战大败以后,曹操很快稳定了局势,但战争有赢有输。211年,曹操进攻西北,花费2年时间击败韩遂、马超,平定关中平原。马超南逃投靠张鲁,韩遂则投降称臣。曹操顺带击溃西北羌族等少数民族武装,由此西北收归入曹操控制,大局已定。213年,曹操南征孙权,花费近1年时间占据了上风。此战虽然东吴损失不大,却失去了赤壁之战后的锐气,彻底转为战略防御。217年,曹操再次南下打败了孙权,东吴派人求降 ,由此南方相对平稳。215年,得知刘备控制四川以后,曹操立即西进攻打汉中张鲁。同年,张鲁战败投降,曹操占领汉中,占领四川北面门户。看看,到目前为止都是一帆风顺,随后就不一样了。曹操的军队并不擅长山地战,218年刘备出兵大举进攻汉中,守将夏侯渊挡不住,曹操只能御驾亲征,坐镇长安。曹军主力南调以后,乌桓鲜卑联军趁机南下,攻打河北等地。无奈之下,曹操只能调动部分兵马迎击,导致南方兵力不足。同刘备鏖战到219年初,曹军在定军山大败,连主将夏侯渊都被杀了,汉中被夺走,打了个大败仗。

更要命的是,见曹操主力吃了败仗,荆州关羽也跃跃欲试,看来马上就要发动全面攻势。在刘表统治下,荆州本来比较稳定,除非匪盗作乱,没有大规模战争。曹操来了以后,荆州三天两头大战,曹军又横征暴敛,四面抓人从军,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218年宛城老百姓虽已经归曹20年,因受不了沉重的税收和徭役而造反,试图投靠关羽。虽然曹仁平叛成功,还用屠城进行恐吓,但民心不稳,荆州局势很危险。可见,曹操此时没有完全控制国家局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入侵,刘备可以从汉中和荆州两处北上攻击,孙权也有强大兵力。如果几个敌人一起进攻,曹操等于是多线作战,未必挡得住。看看袁术称帝的下场,自己局势不稳却胡搞,唯一的结果是搞垮自己。

第三,称帝不是好事。当时是封建时代,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念。谋朝篡位是人民不能接受的大事,弑君同杀父并列为天下两大罪恶。董卓专权试图篡位,结果天下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最终被亲信吕布杀死,死无全尸。袁术称帝后众叛亲离,军队土崩瓦解。袁术迅速败亡,吐血而死。

而且曹操一直演戏,处处以汉朝忠臣自居获取政治筹码,现在突然篡位不就是自掌耳光,如何服众呢?说起来,曹操手下虽然都是打江山的亲信,却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武将文官不是冲着曹操,而是冲着皇上这块招牌来效力的。一旦曹操篡位,手下未必会跟着走。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跟随他多年。

曹操强行成为魏公时,荀彧竟然跳出来说此举不符合规矩。曹操大怒,将荀彧贬到乡下慢慢弄死。铁杆部下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外患如此厉害的时候,绝对不能搞出内忧!

第四,身体原因。曹操当时有60多岁,身体很不好,疾病不少。汉代老人平均寿命也就50多岁,曹操知道活不了多久。这种情况下,临死前做区区几年皇帝,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做个拥有实权的大权臣。

做皇帝篡位的事情,留给儿子去做吧。声明:本文参考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