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5年12月24日,中国江苏网报道,一名爱鸟人士在一片麦地里发现了一只死掉的大鸟,之后有几名农民工从这里路过,捡走了这只大鸟,并且还表示要回家炖一锅。
在野外,人们有时也会见到一些死掉的鸟类或者其他的小动物,人们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在探究它们因何而死。
那么这位爱鸟人士发现的这只死掉的大鸟究竟是一只什么大鸟呢?它又是因何而死的呢?
发现死鸟
这位爱鸟人士的网名叫做“心语”,每年的秋冬季节,他都会拿上相机到郊外去拍摄路过常州的候鸟,这次也不例外。
在12月8日,他和其他两位朋友一起来到了常州高新区的一片麦地里,在这里搭起了帐篷准备观鸟。
三人在麦地里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散落在地上的一对喜鹊毛,显然它应该是遭受了某种猛禽的攻击。
他们有往前走了十几米,就发现了躺在地上的一只大鸟,在它身边还有几根零星散落的喜鹊毛,显然,这只大鸟就应该是袭击喜鹊的猛禽。
然而三人发现这只大鸟时,它也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双眼紧闭,看样子是已经死掉了。
“心语”大着胆子上前触摸了大鸟的身体,发现还留有一定的体温,应该是刚死没多久。
那么这只大鸟遭遇了什么呢?它显然刚刚捕食完喜鹊,为何转眼就死掉了呢?
三人一直在围观这只大鸟,又有了一些发现,这只大鸟体型比较大,翅膀展开有近2米,身上的羽毛是黑褐色的,头和颈部的羽毛颜色较淡,体重在六七斤重。
大鸟应该是猛禽,平时以捕食喜鹊这类鸟类以及一些其他动物为食,而它在捕食喜鹊后的短短时间内就死亡,很有可能是它捕食的这只喜鹊本身已经中毒。
为了搞清楚大鸟的身份,“心语”拍了几张照片准备发在群里,希望有自身的爱鸟人士能够认出它的身份。
就在三人还没弄清楚这只鸟的身份时,有几个附近工地上的农民工也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大鸟,他们就将其捡走了,还表示“回家炖一锅”。
群里面很快就有人给出了回应,表示这很有可能是白肩雕,白肩雕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内的数量非常稀少,仅有500多只,世界范围内也不超过3000只,是极为珍稀的动物。
“心语”三人顿时意识到大鸟是珍稀保护动物,返回去找带走白肩雕的几个农民工,但是找了一圈都没有发现人。
他们推测白肩雕极有可能是捕食了中毒的喜鹊而被毒死,如果农民工将捡回去的白肩雕烹饪吃掉,很有可能也会中毒。
在群里得知消息的一位爱鸟人士当即选择了报警,当地派出所在街道报警之后立即前往事发地进行寻找,最终找到了带走白肩雕尸体的农民工。
这几人还没决定还到底是将捡回来的鸟烤着吃还是直接处理掉,民警就找上了门,将白肩雕的尸体带回并且暂时冰冻起来。
白肩雕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捕猎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捡拾野生动物的尸体仍然是违法行为。
再者野外发现的动物死体的死因不明,食用也有风险,因此人们如果在野外遇到了动物死体,可以向公安部门或者相关部门报告,让专业人士来处理。
对于这只白肩雕的死因,相关的林业部门也在积极地调查当中。
白肩雕
白肩雕属于鹰科雕属的大型猛禽,也是一类极为稀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尽管它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如今却面临生存危机,被列为全球易危物种。
在我国,白肩雕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陕西等地,冬季也可见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越冬地,如江苏、江西、湖南、广东等地。
此次在常州,还是首次发现白肩雕的踪迹,这对于当地的生态来说,也是一种向好的证明。
白肩雕得名于其最显著的外观特征,在深褐色的羽毛中,肩部、背部和翅膀前缘覆盖着一块醒目的白色羽斑,宛如披上一件白色肩甲,因此得名“白肩雕”。
成鸟体长大约80厘米,翼展可达190到220厘米,体重通常在2.5到4.5公斤之间,雄性略小于雌性。
根据专家的判断,这只出现在常州的白肩雕是一只雄性亚成体,它极有可能是跟随自己的父母在常州越冬,结果外出捕食的时候意外死亡。
白肩雕主要栖息在广阔的内陆湿地、湖泊、水库以及开阔的草原地带,在山地阔叶林和一些开阔的丘陵地带也时常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的食物主要以鱼类为主,也会捕食水鸟、小型哺乳动物,甚至捡拾动物尸体,展现出较强的食物适应性,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掠食者,对维持湿地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尽管白肩雕拥有令人敬畏的捕猎能力和广阔的历史分布,但现实却残酷得多,它已经成为全球易危物种,现在数量还在下降,有濒危的趋势。
一些白肩雕的繁殖地甚至多年未见其踪迹,每年冬季,在长江中下游或东部湖区的水鸟同步调查中,只能记录到极少量的个体。
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像白肩雕一样的珍稀物种,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人们也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与它们和谐相处。
参考:
中国江苏网《迁徙惨遭不幸 常州现白肩雕 或误食喜鹊死亡》,2015-12-24
中国网《常州首次发现白肩雕 国内只有500多只》,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