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陆氏:建设水利工程的始祖,被称为“水龙氏”

历了个史 2024-12-02 16:54:23

栗陆氏,《汉书·古今人表》《路史·禅通纪》《邓子·转辞篇》及《帝王世纪》等大量古籍均有记载。《易·系辞下》提到“包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为栗陆氏的传承顺序提供了依据,《三坟》记载“栗陆氏居北”,还记录了伏羲与栗陆氏首领的对话,体现了栗陆氏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栗陆氏,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氏族部落首领,据《世本集贤》等古书的描述,栗陆氏距今8500—8200年。

傈僳族最早起源于东夷栗陆氏部落,多位历史学家认为,栗陆氏是傈僳族族源源头,河南省夏邑县是傈僳族发源地。

一、相关记载

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栗姓源于风姓,是古栗陆氏之后。伏羲氏逝后女娲氏即位,共封十二氏为诸侯,均为风姓,栗陆氏居北。

栗陆氏在伏羲称帝时曾经主管过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被封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堪称水利始祖。据北宋《三坟》记载:“栗陆氏居北。”伏羲曾和栗陆氏首领有过一番对话:“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子其勿怠。”栗陆氏回答说:“竭力于民,君其念哉!”

栗树,俗称板栗树,果实包于多刺的壳内,因栗木可建房子,做柴薪,栗果可食,亦可作药,栗陆氏部落以栗树为其氏族的神树,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以此命名氏族名和族徽。后族人以栗为姓。

在明嘉靖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夏邑县志》中,其县城图都标明,在夏邑县城北门护城河外的西北曾建有一座栗王祠。栗王祠,是栗陆后人为纪念先祖而建,纪念远古祖先栗陆氏。栗陆氏是伏羲氏的宗支,以伏羲为祖,栗王是后人对其尊称。在华夏远古文明初期,并没有“帝”和“王”的称谓,只有“氏”的称号,“氏”最早的含义也并非指家族,而是指部族首领,相当于后来的“帝”“王”。夏商周三代,人们认为王者为大,因此栗陆后裔将其先祖尊为栗王,并建造栗王祠。

二、代表人物

栗陆氏,风姓,是大伏羲氏族风姓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以南开封市以东,其中心地在商丘市的夏邑县一带,东北靠近安徽省的砀山,栗陆氏共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四年。

1、伏安

女,姓风,名伏安,号栗陆氏,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伏安于随秦六年(公元前6890年)出生在栗城,栗城是栗陆氏的活动中心,伏安从小聪明,而且勇武过人,善于打猎,深受族人称赞。据说她能独自入山与野兽搏斗,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她的机智勇敢赢得了全族的信任,在她十八岁的时候,便被推选为栗陆氏的大酋长。

伏安二十岁时,伏羲女娲政权的二十四任帝随秦治国不利,大伏羲氏族出现了混乱,各部落大酋长都在争夺帝位。伏安先是推举伏羲氏的大酋长晁安为帝,之后利用了晁安好色的弱点,取得了晁安的信任,逐渐把执政权掌握到她的手上,最终完全架空了帝晁安。

公元前6856年,她为了夺取帝位,设计把帝晁安骗入山中,乘其不备,将他推下山崖摔死,并亲自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之后,她便堂而皇之地坐上了帝位。伏安即位后,勤政爱民,认真治理国家,得到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好评,各部落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社会风气良好。伏安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一年,卒于伏安三十年(公元前6826年),终年六十五岁。伏安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安。

2、起望

女,姓风,名起望,号栗陆氏,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二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七任帝。起望于晁安十四年(公元前6857年)出生在栗陆氏的活动中心栗城,栗陆氏首任帝伏安是她的姨母(亦作姑母),起望的母亲只是栗陆氏部落的一名普通女子,她和帝伏安是同代姐妹。帝伏安没有孩子,起望从小聪明伶俐,深得姨母的喜欢,姨母便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认作了女儿。并让她跟随自己学习政务,掌握治国之道,有意对她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帝伏安晚年时宣布立起望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826年,栗陆氏首任帝伏安去世,起望正式即位称帝。起望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定公元前6825年为起望元年。由于先帝伏安在世时打下的良好基础,起望执政期间并没有花费多少心血去治理国家,大伏羲氏族依然是天下太平,人民照旧安居乐业。起望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卒于起望二十五年(公元前6801年),终年五十七岁。起望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起望。

3、河圭

女,姓风,号栗陆氏,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三任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八任帝。河圭于伏安二十八年(公元前6828年)出生在栗陆氏的活动中心栗城,她是栗陆氏二任帝起望的外甥女,少年时代便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民疾苦,深受族人的赞扬。帝起望晚年时,栗陆氏族人一致推举河圭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801年,栗陆氏二任帝起望去世,栗陆氏族人拥戴河圭坐上了帝位,定公元前6800年为河圭元年,河圭终生未婚,她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她为大伏羲氏族的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河圭在位执政虚记七十年,卒于河圭六十九年(公元前6732年),享年97岁。河圭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河圭。

三、历史贡献

栗陆氏时期,天下太平,一片和谐之景象,据《畿辅通志》记载,栗陆氏在位时降德音,播嘉惠,省刑罚,薄赋税,汰沉浊,旌廉吏,举贤才,擢俊义,发仓廪,赈贫匮,尊高年,而礼有德。

1、农业文明的先驱象征

栗陆氏曾掌管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这意味着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它极有可能是最早对农业进行系统管理并探索水利工程建设的群体之一。这种对农业的早期管理与探索,为后来更为复杂的农业社会结构和农业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古代农业文明起步的重要体现。

2、水利文化的源头意义

被封为“水龙氏”的栗陆氏堪称水利的始祖,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水资源的管理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栗陆氏对水利的重视和探索,开启了人类对水利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先河。

3、姓氏起源的重要组成

栗陆氏的后裔子孙分为栗姓、陆姓、六姓、安姓、舒姓等。这些姓氏的产生与栗陆氏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成为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4、民族融合的见证者

傈僳族被考证为栗陆氏部落迁徙融合后形成的民族,这一关系表明栗陆氏在民族融合与迁徙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从古代中原地区到西部地区,再到南迁金沙江、怒江等地,栗陆氏部落的迁徙轨迹反映了古代民族的流动与融合趋势。

5、古代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在古代文献如《三坟》《易·系辞·疏》《礼记正义·序》《帝王世纪》和《汉书·古今人表》等都有栗陆氏的记载,这些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从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过渡时期的氏族情况,填补了古代历史发展脉络中的空白部分,让我们对古代社会的部落结构、氏族关系等有更全面的认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