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楚国为什么非要六十万军队?王翦:我的智慧人生你们一般学不来

曹子涵 2025-02-16 17:08:47

王翦这老狐狸真是太精了,跟秦始皇要60万大军灭楚,还要钱要地,看着挺不要脸,其实是在玩花活儿呢。带这么多兵马,输了也不怪他;要那么多好处,是给秦始皇吃定心丸,说自己只想养老不想争权。

王翦跟秦始皇要60万大军去灭楚国,秦始皇当时就懵了。60万你咋不上天呢楚国都快成孤家寡人了,用得着这么大阵仗吗秦始皇心里直犯嘀咕,这老王八蛋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不过转念一想,这老家伙打仗确实有两下子,要不还是听听他怎么说吧。秦始皇强压着火气,问王翦为啥非得要这么多兵马。王翦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楚国地盘大,兵强马壮,咱们要是轻敌冒进,搞不好会全军覆没。秦始皇听完更来气了,你这是看不起朕的兵力啊

王翦见秦始皇脸色不对,赶紧转移话题,说自己年纪大了,怕是打不动了。秦始皇一听更来劲了,你这是想推辞啊不行,这次非你去不可。王翦装作为难的样子,说那好吧,不过得给我60万大军,再加上一大笔钱和一堆地。秦始皇都快气笑了,你小子胃口不小啊,要这么多干嘛王翦笑眯眯地说,这不是为子孙后代积攒点家底嘛。秦始皇无奈,只好答应了。其实王翦心里门儿清,要这么多就是为了自保,万一打输了也有台阶下。

王翦带着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楚国,场面那叫一个壮观。楚国人远远看见这阵势,腿都软了。不过等他们到了前线,却发现秦军按兵不动,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看看戏。楚国上下都懵了,这是来打仗还是来度假的秦始皇也坐不住了,派人去问王翦啥时候开始打。王翦回说别急,我这是在用心理战术瓦解楚军士气呢。秦始皇一听,心想这老狐狸果然有一套。

楚王可就坐不住了,天天催项燕赶紧出兵。项燕苦笑着劝楚王别上当,说这肯定是秦军的诱敌之计。楚王哪听得进去,非要项燕出城迎战。项燕无奈,只好带兵出城。结果刚一出城,就中了王翦的圈套。项燕虽然奋力杀敌,最后还是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楚国主力一失,很快就被秦军攻陷了。王翦这招真是高,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楚国给灭了。

王翦凯旋而归,秦始皇龙颜大悦,赏赐无数。王翦的儿子看爹拿了这么多赏赐,好奇地问爹为啥非要60万大军不可。王翦笑眯眯地说,傻孩子,这你就不懂了。我要的不只是打败楚国,更重要的是保全自己。儿子一头雾水,问这话怎么讲。王翦解释说,你想啊,如果我只带20万兵马,万一打输了,秦王肯定会怪罪于我。但我带了60万大军,就算打输了,秦王也只能怪自己给的兵力不够。这就叫未雨绸缪,明白吗

儿子恍然大悟,说爹真是高明。王翦接着说,再者,我带了这么多兵马,楚国自然会畏惧三分。我只需按兵不动,楚国就会自乱阵脚。这就叫以逸待劳,懂了吗儿子连连点头,说爹果然深谋远虑。王翦笑着摇摇头,说这还不算什么。你可知道,为何我要向秦王索要那么多钱财和良田儿子摇头,请爹指教。王翦悠悠道来,说你看啊,我立下如此大功,秦王必然会忌惮我。但我主动要这些身外之物,就等于向秦王表明:我王翦只想安享晚年,不会威胁到您的统治。这样一来,秦王就不会对我起疑心了。

这时,一个仆人匆匆跑来,说秦王派人来问,王翦什么时候能去朝廷上任。王翦立刻换上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说哎呀,我这把老骨头啊,实在是动不了了。你去回禀秦王,就说我卧病在床,怕是不能再为国效力了。仆人领命而去,儿子不解地问,爹,您不是身体很好吗为何要推辞王翦意味深长地说,傻孩子,我们立了大功,正是应该急流勇退的时候。你没听说过'功高震主'这个词吗现在秦国已经一统天下,秦王不需要我们这些老臣了。与其等他来猜忌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告老还乡。这样,既保全了功劳,又保住了性命。

儿子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爹真是高明。王翦欣慰地点点头,说孩子,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要学会审时度势。有时候,急流勇退比锋芒毕露更能保全自己。就这样,王翦在立下赫赫战功后,果断退隐山林。而那些不懂得及时抽身的功臣们,最后都难逃秦始皇的猜忌之心,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多年后,有人问已经白发苍苍的王翦,您当年为何能在秦国权力中心如鱼得水王翦捋着胡子,意味深长地说,老夫的智慧人生,你们一般人可学不来啊。

王翦这招明知故问装傻充愣,不仅赢了战争,还保住了小命。这老狐狸是不是太精了点他用60万大军的狮子大开口不仅赢得了战争,更赢得了自己的平安。在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有过这六明知傻充这些小聪明,是不是也帮你度过了难关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小智慧。比如,老板交代的任务太难,你是不是也会装作听不懂,多问几遍或者,朋友请你帮忙,你是不是也会先推辞一下,显得自己很忙

这些小聪明,看似是在敷衍塞责,其实是在给自己留退路。就像王翦一样,他要60万大军,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而是给自己留了个保命的后手。他要那么多钱和地,也不是真的贪,而是在向秦始皇表忠心。这些做法,乍一看挺不要脸的,细想却又觉得挺高明。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有时候,适反而能让你避开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变成一个老奸巨猾的人。而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审时度势。

王翦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要学会藏拙。有时候,装傻比显摆聪明更有用。就像王翦,他明明是个军事天才,却总是装作老糊涂。这不仅让他赢得了战争,还让他安享晚年。反观那些锋芒毕露的功臣,最后都难逃一死。这不禁让人感叹,人生如棋,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海阔天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变成一个懦弱的人。而是说,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收敛锋芒,给自己留条退路。

就像我们在职场中,有时候明明知道老板的想法是错的,但直接指出来可能会得罪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学学王翦,装作不懂,多问几个问题。这样既不会得罪人,又能让老板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再比如,当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时候,也不要急着到处炫耀。适当的低调,反而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这就是所大智看似傻,实则聪明。当然,这需要很高的情商和智慧,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

王翦晚年说的那句老夫的智慧人生,你们一般人可学不来啊乍一听挺狂的,细想却又觉得有道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翦那样,在权力的漩涡中游刃有余。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定力。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处世的智慧。比如,不要轻易得罪人,给自己留退路;比如,不要锋芒太露,学会适当低调;再比如,要学会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这些智慧,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但是,如果我们能慢慢学会这些,相信我们的人生会少很多波折,多很多精彩。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的人。我们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关键是要学会在原则和灵活之间找到平衡。就像王翦,他虽然会装傻充愣,但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下次当你遇到难题时,不妨想想王翦会怎么做。也许,你会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法。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