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在几乎每个品牌都在布局纯电车阵容,而大众品牌算是在合资品牌里面布局新能源产品较早的一个品牌。而当下除了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 ID 系列之外,安徽大众的加入也进一步加强了大众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布局。
作为一个新的合资品牌,安徽大众旗下首款车型 ID. 与众在今年 7 月份正式上市,共推出三个版本,售价为 20.99-24.99 万元。
相比于南北大众 ID 系列车型,安徽大众 ID 车型的设计有些许的差别,其设计倾向于更具有攻击性,例如采用了更多切割线条,以及造型上更加犀利的前大灯,更重要的是其采用了金标的设计,给人一种比较强烈的视觉感受。
另外,车身以及车尾的造型也比较偏向运动风格,扰流板、尾灯以及高位刹车灯等等,都让这台大众车去掉了不少的 " 大众味 "。
与外观不同,ID. 与众的内部设计让人感到亲切。15 英寸的大型中控屏幕向驾驶员倾斜,对驾驶者十分友好;高清的组合仪表和 AR HUD 增强现实平视系统,为驾驶者提供了清晰直观的信息展示,同时也增强了车内的豪华感。
车身尺寸方面,该车长宽高分别为 4663/1860/1610mm,轴距 2766mm,从数据上来看对比同级别车型并没有明显优势,也不算突出。但是车内空间得益于纯电车的布局,后排宽敞度是非常让人满意的,家用非常足够。
此次试驾的路程并不长,但是也包含了城市路况以及高速路况。ID. 与众的驾驶感,其实还是能明显的感觉到大众品牌熟悉的味道—扎实,特别是在底盘的质感上而言,这一点是挑不出太大的毛病,过弯的稳定性,高速的稳定性,滤振这三个方面都处理的让人比较舒服。
但让部分人不那么喜欢的或许是悬架的调教,可能车型定位缘故,其更偏向年轻消费者,悬架调教稍微偏硬一丢丢,一些柔和性驾驶者会觉得需要改进。但个人觉得,悬架软硬度正合适,有足够的支撑性,在城市道路也较为舒适。
至于加速方面在新能源车领域,其实也不必多说,就是一个字 " 快 "。但相比之下,或许因品牌定位的缘故,ID. 与众加速是比较柔和的,其更加倾向于油车的加速体验,只不过加速更猛。刹车踏板也是比较偏向家用化,以柔和为主。
而在静谧性方面,ID. 与众在这个价位上算是比较出色的一味,低俗、怠速因为是纯电车型缘故,自然有优势,而在高速上的风噪、胎噪的处理也是比较到位的,听觉感官的感受是比较舒适的。
总的来说,ID. 与众在各方面的表现是比较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在大众品牌的加持下,其也会有较高的价值。当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多一个更好或者替代选择外,ID. 与众的到来也会改变很多人对于大众传统认知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