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铠甲,再看看那些殉葬的马,谁还会信百斤重的兵器能实战

雾意岛与 2024-11-22 22:40:49

看看这些铠甲,再看看那些殉葬的马,谁还会信百斤重的兵器能实战

世人常道,古代武将个个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挥舞着百斤重器便可力战千军。演义小说中更是将这种想象推向极致——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重达八百斤,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镋也有三百多斤。在民间,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吕布的方天画戟,也被传说重达数十上百斤。

然而,当考古工作者从地下发掘出那些沉睡千年的铠甲时,当专家们仔细研究那些殉葬的战马骨骼时,一个不一样的历史真相正在浮出水面。且不说古代铠甲的真实重量,单说那些被发掘出的战马,它们真的能驮得动身披重甲、手持百斤兵器的武将吗?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古代的武将们,究竟是用着什么样的兵器征战沙场?

一、演义与历史的巨大差异

世人皆知《隋唐演义》中李元霸的那对金瓜霹雳锤,单锤就重达百余斤,可鲜有人知,大明永乐年间实际出土的一把铜锤,重量仅有区区七斤半。

说起古代重兵器,不得不提到1956年陕西临潼一处工地挖出的惊人发现。工人们在地下三米处,发现了一座唐代将军墓。墓中出土了一柄通体镀金的铜质长柄战斧,斧身两面各有一道凸起的筋棱,装饰精美。考古人员称其为"唐代将军斧"。这柄战斧通长约一米二,看起来颇为威武,但实际重量却只有六斤三两。

再说说民间广为流传的关羽青龙偃月刀。1978年,河南洛阳一座东汉将军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柄保存完好的青铜偃月刀。这柄刀通长一米八,刀身呈新月形,做工精良。但称重后发现,这柄威风凛凛的大刀竟然只有十二斤重。

1982年,山西大同发掘出土了一批北魏时期的兵器,其中包括长矛、铁剑、铜戟等多种武器。这批出土文物中最重的一件,是一柄铁质长戟,全长两米,重量为十五斤八两。这与演义小说中动辄上百斤的兵器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仅是出土文物,就连正史记载中的兵器重量也远低于演义小说的描写。《魏书·器械志》中记载,北魏军中配备的铁质长矛,通长一丈二尺,重量不过六斤。《宋会要辑稿》中提到,宋军制式长刀重量为五斤至八斤不等。

古代确实也有一些重量较大的特制兵器,比如1973年陕西扶风县出土的西周青铜戈,长度接近两米,重达二十三斤。但这类兵器多为仪仗之用,并非实战武器。正如1981年在河北易县发现的战国时期青铜礼仪用剑,虽然重达十八斤,但剑身并未开刃,显然不是用于战场。

而在北宋《武经总要》中,对于军中制式长刀的重量有着明确规定:"刀以轻利为上,重不过三斤,利如秋霜。"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记载。《宋史·兵志》更是明确提出:"凡兵器贵在轻便,重则难以挥舞。"

二、铠甲重量之谜

世人皆知曾侯乙墓中的那套竹制轻甲,却少有人晓得那套看似沉重的战国铜甲,实际重量仅有十七斤八两。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批保存完整的战国时期铠甲。考古人员发现,这批铠甲中既有青铜制作的重甲,也有竹片编织的轻甲。其中一套青铜重甲经测量,通高八十七厘米,胸围一百零六厘米,重量为十七斤八两。这个重量颠覆了人们对古代铠甲的认知。

1982年,陕西西安一处唐代将军墓中,出土了一套保存完好的铁甲。这套铁甲由六百多片铁片串联而成,每片铁片厚度仅有零点三厘米,整套铠甲重量为二十二斤。唐代《贞观政要》中记载:"军中甲士着装,重不过三十斤,轻则二十余斤。"这与出土文物的重量相互印证。

宋代岳飞《阵法铠甲图解》中对铠甲制作有详细记载:"甲片以轻薄为上,厚重则行动迟滞。"南宋建炎年间,朝廷颁布军令:"凡制甲,重不得过二十五斤,过者罚工匠。"可见古人对铠甲重量的严格要求。

1986年,浙江绍兴出土了一批南宋铁甲,其中最完整的一套重达二十七斤。这套铠甲因超重,甲片上还留有工匠被处罚的刻字记录。《宋史·兵志》记载:"诸路转运司检验新制甲具,重过二十五斤者,工匠杖六十。"

不同朝代的铠甲重量也有明显变化。1991年,内蒙古赤峰发掘的辽代铁甲,采用特殊工艺制作,重量降至十五斤。而1994年,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铁甲,因工艺落后,重量达到三十二斤,几乎是辽代铁甲的两倍。

铠甲重量的演变也体现在制作工艺上。2001年,河南洛阳出土的北宋铁甲,采用了镂空技术,在保证防护能力的同时大幅减轻重量。甲片上的镂空花纹不仅美观,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武经总要》载:"甲以轻利为先,镂空既减重,又利透气。"

到了明朝,铠甲制作更趋精巧。1965年,江苏南京明孝陵出土的一套铁甲,采用特殊的叠加工艺,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将重量控制在十八斤以内。这种工艺在《明会典》中有详细记载:"甲片双重叠加,外薄内厚,重不过二十斤。"

清代《工部军器则例》规定:"甲重以二十斤为准,轻则伤体,重则妨行。"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1973年,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发现的一套清代将军铠甲,重量正好是二十斤。

三、战马的极限承重

世人皆知秦始皇陵中那些威武的陶马,却不知这些战马的真实身高,竟与现代的蒙古马相仿。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掘出大量殉葬战马。经测量,这些战马的平均肩高约一米四五,与现代蒙古马的体型相当。根据马匹骨骼结构推算,这些秦代战马的平均体重约四百五十公斤,按照马匹承重极限为体重五分之一的科学标准计算,其最大载重不过九十公斤。

1983年,山西大同发现的北魏将军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战马骨架。这匹战马的肩高达到一米五二,是当时少见的高头大马。但即便是这样的良驹,其最大载重量也不过一百一十公斤。《北魏书·马政志》记载:"军中良马,日行百里而不殆,载重不过百二十斤。"

到了唐朝,阿拉伯血统马的引入提升了中原战马的体型。1987年,陕西西安唐代李勣将军墓中出土的战马,肩高达到一米五八。这在当时堪称是极为高大的马匹,但其最大载重量仍不过一百二十公斤。这与《唐六典》中记载的"军马日载甲士,重不过一百三十斤"相吻合。

战马品种的地域差异也十分明显。200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元代战马骨骼显示,草原马虽然耐力强,但体型普遍较小,肩高仅一米三八左右。这种马匹的最大载重量约为八十公斤。元朝《马政要则》规定:"蒙古马载重不过百斤,过重则难行军。"

宋代由于南方气候潮湿,大型马匹更是稀少。1992年,浙江杭州出土的南宋将军墓中,发现的战马肩高只有一米四,这与《宋史·兵志》中记载的"南方马多短小"相符。这种体型的战马,最大载重也就八十公斤左右。

1965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马具中,还发现了一块刻有马匹载重标准的木牌。上面明确记载:"军马负重以一百二十斤为限,过重则伤马损人。"这为我们理解古代战马的承重极限提供了重要依据。

地形因素也影响着战马的实际承重能力。1998年,四川成都出土的蜀汉将军墓中的战马骨骼分析表明,在山地作战的马匹,其实际载重往往要比平原地区低二十斤左右。《三国志·蜀书》中就提到:"蜀道崎岖,马负甲士,重不过百斤。"

不同季节对战马承重也有影响。辽代《军马养护令》规定:"夏季负重减二十斤,冬季可增十斤。"1989年,黑龙江哈尔滨发现的辽代马政文书,详细记载了不同季节战马的载重标准,与这一规定完全吻合。

更重要的是,考古发现的马鞍重量也不容忽视。1976年,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鎏金铜鞍,单重就达十二斤。加上其他马具,光是基本装备就占去了战马载重的相当部分。

四、武将装备的实际情况

世人皆知三国名将赵云白马银枪的威风,却不知道当年真实的战场上,一位骑兵的全套装备总重量竟不得超过六十斤。

1973年,河南安阳一座东汉将军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骑兵装备。这套装备包括铁质头盔、铠甲、长矛和佩剑,总重量为五十八斤。其中铠甲二十二斤,头盔六斤,长矛八斤,佩剑四斤,其余为马具重量。《后汉书·百官志》记载:"骑兵全装,重不过六十斤,过重则难以疾战。"

地形对武将装备的选择影响极大。1986年,四川广元出土的蜀汉将军墓中,发现了两套不同的战斗装备。一套是平原作战用的重装备,另一套则是山地作战时的轻便装备。轻便装备的总重量仅为三十二斤,这与《三国志》中记载的"蜀将入山,去重铠,取轻便"相符。

季节变化也是决定装备选择的重要因素。199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辽代军事文书中详细记载:"夏季甲士着葛甲,重二十斤;冬季则着铁甲,重三十斤。"这种根据季节调整装备的做法,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十分普遍。

不同的作战任务也需要不同重量的装备。1981年,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军器簿》记载:"前锋轻骑,全装不过四十斤;后军重甲,可至六十斤。"这份文书还特别注明:"游骑斥候,但带轻兵。"

沿海地区的武将装备则另有讲究。1995年,浙江宁波出土的南宋水师将领墓中,发现了一套特制的漆甲。这种漆甲不仅防水,重量也只有普通铁甲的一半。《宋史·兵志》中提到:"水师将士,多着漆甲,重约十五斤,利于水战。"

昼夜作战时的装备配置也有不同。1988年,山西大同北魏军事遗址出土的简牍显示:"夜战去重甲,但着轻铠,重不过三十斤。"这是因为夜间作战需要更高的机动性。

装备重量还与军种有关。1977年,河北邯郸出土的赵国军事文书记载:"步卒全装四十斤,骑卒全装六十斤,车兵全装三十斤。"这种区分体现了不同兵种的作战特点。

气候条件也影响着武将的装备选择。1994年,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书中记载:"西域军士,因天气炎热,甲胄必求轻便,重不过三十五斤。"这反映了特殊地理环境对军事装备的影响。

武将的具体任务也决定着装备重量。《魏书·器械志》记载:"传令官着轻铠,重不过二十五斤;冲阵将军重甲护身,不过五十斤。"1985年,洛阳出土的北魏军事文书印证了这一点。

就连战马的品种也会影响武将的装备选择。1979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记载:"西域马大而壮,可载重甲;河西马小而疾,但配轻装。"这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要根据马匹特性来选择装备。

五、所谓"重兵器"的真相

世人皆知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吕布用方天画戟,却不知道真实的古代战场上,最受欢迎的兵器竟是重量只有三斤的横刀。

1962年,陕西西安出土了一批唐代兵器库存记录。这份珍贵的军事档案显示,整个兵器库中最多的是横刀,共计三千六百柄,平均每柄重三斤二两。而所谓的"重兵器",如长柄战斧、大铁锤之类,仅有二十余件,且多数是用于军事演习和典礼。

1975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发掘出一份《兵器铸造簿》,记载了成化年间军中制式兵器的标准重量。其中明确规定:"诸兵器以轻便为上,刀不过三斤,矛不过六斤,锤不过八斤。"这份档案还特别注明:"重兵器难以持久,不利战阵。"

有趣的是,1984年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军事文书中,还记载了一次特殊的军事试验。一名将领建议制造重达三十斤的长柄战斧,用于攻城。试验结果显示,士兵挥舞如此重的兵器不到半个时辰就筋疲力尽,最终这个提议被否决。

1991年,甘肃武威汉简中发现了一份《兵器效用评定》,详细记载了不同重量兵器的实战效果。结论是:"轻兵速战,重器误事。"这份评定还特别提到:"日常训练用重兵器,实战则用轻便之具。"

实战中的兵器重量与训练时大不相同。1988年,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简牍记载:"士卒日练重兵二十斤,战时所用不过五斤。"这种"重训轻战"的方法在古代军队中非常普遍。

真实战场上的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197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发现的辽代《战阵器具簿》显示,骑兵作战时最常用的是重量在四斤左右的长矛,而不是传说中动辄几十斤的重兵器。

1993年,浙江杭州出土的南宋水师兵器清单更是记载:"水战以轻便为要,刀剑俱不过二斤八两,长兵器不过六斤。"这与宋代《武经总要》中"水战利器贵轻"的说法相互印证。

训练场上确实存在重兵器。1987年,河北邯郸出土的赵国军事设施中,发现了一批重达二十余斤的铜锤。但考古证据表明,这些重器是用于士兵力量训练,而非实战。

1996年,四川成都出土的一份蜀汉军事文书,记载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将士们白天用重兵器训练,作战时却换用轻便兵器。文书称:"以重习轻,战时得心应手。"

就连古代的礼仪性兵器,重量也远低于传说。2001年,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仪仗用品中,一柄装饰华丽的银质长戟,看起来极为沉重,实际重量却只有十二斤。《唐会要》中明确记载:"仪仗兵器虽尚华美,重量仍需适中,以免执事者失仪。"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