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途中,母亲背着长子却让幼儿步行,一将军瞧见:此事不简单

是丸子吖 2025-01-02 11:49:33

逃荒途中,母亲背着长子却让幼儿步行,一将军瞧见:此事不简单

乾坤飘摇的大唐末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一日,沿途逃荒的百姓中,有一位面容憔悴的妇人格外引人注目。她身后跟着一个蹒跚学步的稚童,怀中却紧紧抱着一个年岁稍长的孩子。恰逢此时,一位将军策马而过,远远望见这番情形,不禁勒马驻足。在那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寻常百姓都是把小的抱在怀里,让大的跟着走,这妇人却反其道而行之,究竟是何缘故?将军心中暗忖:此事必有蹊跷。他翻身下马,向妇人走去。这一个看似寻常的邂逅,却在后来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一、乱世危机

大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天降异象,长安城上空乌云密布,白昼如夜。这一年的春天,黄河决堤,洪水漫过了城墙,淹没了千里良田。紧接着,蝗虫像铺天盖地的黑云一般,吞噬了剩下的庄稼。

当时的宰相卢杞为了讨好皇上,在朝堂之上说:"这是上天显灵,是祥瑞之兆!"可田间地头的百姓却在哀嚎,一场大饥荒正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

建中四年,灾情愈发严重。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北,处处可见逃荒的百姓。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独轮车,还有的背着老人抱着孩子。饿殍遍野,路边的枯草都被饥民挖去充饥,就连树皮也被剥光了。

这时候,一个叫王仙芝的人站了出来。他原本是盐商,见百姓流离失所,便四处施粥救济。后来朝廷派兵镇压,他被迫起兵反抗,一时间声势浩大,数万饥民纷纷响应。

不久,另一个名叫黄巢的盐商也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黄巢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他见百姓活不下去,便写下了"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诗句,痛斥朝廷的腐败无能。

建中末年,整个中原大地已是满目疮痍。长安城里,一石米价值数千钱,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有的人把草根磨成粉充饥,有的人甚至煮皮带、熬树皮。史书上记载,当时"米贵如珠,人相食",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不但不思振作,反而加重赋税。官府派人挨家挨户搜刮钱粮,把百姓最后一点口粮也收走了。一些地方官员甚至把逃荒的百姓抓回去,逼迫他们交钱纳税。

整个大唐帝国,从河北到淮南,从江西到四川,到处都是饥民。他们扶老携幼,结伴而行,往还于道路之上。有的逃往南方,有的北上长城,也有的西进关中,希望能找到一片可以生存的土地。

这时候,一支支农民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王仙芝、黄巢,还有庞勋、王审知等人,他们打着"均贫富,等贵贱"的旗号,吸引了无数饥民加入。起义军所到之处,官府往往不战而溃,地主豪强闻风丧胆,纷纷弃城而逃。

二、忠义传承

在这场席卷大唐的动乱中,有一桩令人动容的往事,发生在长安城东三十里的小村庄里。那里住着一对姐妹,姐姐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小商人,妹妹则是个绣娘。

姐姐生了个儿子后不久,她丈夫便在一次贩盐途中遇难。那时朝廷正在严厉打击私盐贩子,不少商人都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姐姐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靠绣花糊口,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安稳。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姐姐在一场瘟疫中染病。临终前,她拉着妹妹的手,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她:"贤妹,你是我在这世上最信任的人。我这个孩子,就拜托你了。"

妹妹当时也已经嫁人,育有一子。面对姐姐的托付,她毫不犹豫地应下:"姐姐放心,我一定会把侄儿当亲生儿子一样抚养。"

不料好景不长,黄巢起义军攻打长安的消息传来,官府开始散播谣言说义军要大开杀戒。村里的人纷纷收拾细软,准备逃难。妹妹带着两个孩子,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踏上了逃荒的路。

一路上,她将姐姐的孩子背在身上,让自己的儿子跟在后面走。有人问她为何如此,她只是摇摇头不说话。直到那位将军询问,她才道出缘由:"我的孩子是我自己的,丢了还可以再生。可姐姐临终托付的孩子,若是有个闪失,我就愧对九泉之下的姐姐了。"

这番话传开后,引来不少逃难的人驻足。有的老人叹息说:"这妹子真是个重情重义的。"也有人说:"这样的人家,连天都会保佑的。"

后来那位将军派人暗中打探,才知道这位妇人的丈夫也在不久前因病去世,她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可即便在这种境况下,她依然恪守对姐姐的承诺,将侄子视如己出。

将军听闻此事后,感叹道:"乱世之中,还有这样重诺守信的百姓,实在难得。"于是他下令军中,凡遇到这样的忠义之家,都要给予特殊照顾。这一消息很快在逃难的人群中传开,成了后来端午节插艾草习俗的由来。

这位妇人的事迹,在当时的逃难人群中广为流传。许多人都说,正是因为有这样重情重义的人在,才让这个世道还存有一线希望。

三、民间智慧

在那位将军传出善待忠义之家的消息后,逃难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郎中。这位老郎中姓张,人称张老,在战乱之前是长安城里颇有名气的大夫。

张老一路上为逃难的百姓治病,从不取分文,渐渐地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一日,他在给一个发热的孩子施针时,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艾草不仅能治病,还能辟邪保平安。"

张老从自己的药箱里取出一把艾草,将其分给在场的人们。他告诉大家,艾草要插在门框上,还要在屋内点燃熏烟。这个办法很快在逃难的人群中传开了。

不久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出现了。插了艾草的人家,不仅躲过了瘟疫,还真的得到了义军的善待。原来,那位将军早就派人偷偷告诉了张老这个秘密。张老便借着行医的机会,将这个避难之法传授给了更多的百姓。

艾草的消息传得越来越远,沿途的百姓纷纷效仿。有人发现野外的艾草不够用了,就开始在自家院子里种植。到了第二年的五月,艾草刚好长得正旺,人们便约定在这个时候采摘。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聪明的妇人发现,艾草晒干后编成香囊,不仅能驱蚊虫,还能预防一些常见的病症。于是,她们便将这个方法分享给左邻右舍。很快,制作艾草香囊成了逃难路上难得的消遣。

一位叫王婆的老人,原本在长安城开着一家小粽子铺。她发现艾叶包在粽子里,不仅能增添香气,还能让粽子放得更久。这个方法立刻受到欢迎,因为逃难的人总要准备一些能存放的干粮。

渐渐地,逃难的队伍形成了一种默契。但凡看见门前插着艾草的人家,大家就会主动相互帮助。有的分享食物,有的照看孩子,有的为病人熬药。艾草成了忠义之人的标志,也成了困境中互帮互助的纽带。

张老还特意教给了大家一个简单的验证方法:真正的艾草掐断后,茎部会呈现出星芒状的图案。这个方法让人们能够分辨真假艾草,避免上当受骗。

到了每年的五月,人们便会特意寻找艾草。不仅是为了避祸,更是为了纪念那段艰难岁月里的守望相助。这个习俗就这样在民间流传开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四、意外转机

那位将军的身份后来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他是黄巢帐下的大将李晏昭。李晏昭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曾中过举人,后因朝廷腐败,投奔了黄巢军队。

一日,李晏昭在军帐中向黄巢讲述了那位背着姐姐孩子的妇人的故事。黄巢听后连连点头,当即下令在军中张贴告示:"凡见门前插艾者,皆为善良百姓,不得侵犯。"

这道命令很快传遍了整个义军。许多将士们还自发地开始帮助这些插艾草的人家。有的送去粮食,有的帮助修缮房屋,甚至还有士兵会主动护送老幼病弱的百姓回到家乡。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晏昭暗中派人寻找到了那位妇人的下落。原来她已经带着两个孩子到达了洛阳城外的一个小村庄。李晏昭让人给她送去了一笔银两,还安排了几户老实巴交的农家照应她。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后,村里人纷纷效仿,开始互帮互助。有的人家遇到困难,邻里们就会自发地伸出援手。渐渐地,整个村子形成了一个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那位张老郎中后来也在这个村子里住了下来。他不仅继续为村民们治病,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医术传授给了几个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后来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郎中,他们继续传承着张老"悬壶济世"的精神。

村里人发现,艾草不仅能辟邪避祸,还能入药。于是,他们开始在村外的荒地上种植艾草。第二年开春,大片的艾草田让这个饱经战乱的村子重新焕发了生机。

李晏昭的这个善举,在军中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他将领也开始关注和帮助沿途的百姓。有的将领设粥棚赈济灾民,有的组织士兵帮助百姓春耕秋收,使得不少地方的百姓度过了难关。

这个插艾的习俗很快传遍了整个中原地区。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会采艾插门,制作香囊,互赠粽子。这不仅是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更是对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珍视。

后来的史书中记载,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民间这种互帮互助的传统却一直延续了下来。每年端午时节,处处艾香袅袅,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五、历史回响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个艾草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据《旧五代史》记载,后梁开平年间,洛阳城外的农户们每逢端午,必定要采艾草挂在门前。当时的百姓还创作了一首歌谣:"门前艾叶香,忠义传四方。"

宋朝时期,这个习俗更是发展出了新的内容。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府的百姓不仅要在门前插艾草,还要用艾草编织成各种形状,挂在屋里。有的编成虎形,有的编成龙形,象征着驱邪避灾。

到了元朝,江南一带的文人开始追根溯源,探寻这个习俗的由来。他们在《吴地记》中详细记载了那位背着姐姐孩子的妇人的故事。有意思的是,不同地方对这个故事都有自己的解读和演绎。

明代嘉靖年间,有位叫徐阶的大臣专门写了一篇《端午艾俗考》,将这个习俗与之前的屈原投江、伍子胥沉江等传说进行了对比研究。他发现,艾草习俗虽然出现得较晚,但流传更为广泛。

清朝的《袖海编》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细节:端午这天,富贵人家会把艾草磨成粉,制成香包分赠亲朋。而普通百姓则会把艾草晒干,留着全年使用。这种差异恰恰反映出这个习俗在不同阶层中的传承方式。

同治年间,湖北襄阳出土了一方石碑,上面刻着唐末时期的一段记载。碑文中提到了那位将军李晏昭和他的善举,证实了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确有其事。

有趣的是,这个习俗还随着华人的足迹传播到了海外。在日本的奈良时代,遣唐使就将这个端午插艾的习俗带到了日本。直到今天,日本人过端午节时仍保留着插艾草的习惯。

近代以来,各地的端午习俗都有所变化,但插艾驱邪的传统依然保留着。在江南水乡,人们还把艾草编织成小船的形状,放在水里漂流,称为"送难船",寓意着送走灾难。

在今天的端午节,除了粽子、龙舟,艾草仍是不可或缺的节日元素。有的地方还保留着用艾草煮蛋、艾草沐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大街小巷都能闻到淡淡的艾草香,仿佛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往事。

一千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位妇人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但她的故事却通过艾草这个媒介,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在端午节这天,处处飘荡的艾香,既是对古人的追忆,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