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宋那会儿,金兵咄咄逼人,朝廷政事腐朽不堪,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赵昚挑起了这副烂摊子,开始了他长达27年扭转局势的统治。他实施的众多治理举措,让原本快要玩儿完的南宋,竟然又延续了将近百年,这着实是个奇迹。
赵昚这个算是走了运的人,处在一个颇为尴尬的时期,那是一个连整个家族都难以保全的朝代。他原本是宗室的孤儿,被搁置在秀州的深宫里,无人问津。一直到宋高宗和万贞妃没能成功生育子女,他这才被接入金陵,成了皇帝心中唯一认定的接班之人。
这位“外甥”,为了讨得皇上欢心,打小就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孝顺与忠心。但凡朝廷讨论战事,他总是率先请求出征抗击金兵;宋高宗患病时,他每日守在床边悉心照料;有一回狩猎,他甚至救了皇上,自己差点儿把命都搭上了。这一系列举动总算感动了老皇帝。1161 年,宋高宗逝世,这个年仅 25 岁的青年登上皇位,成为宋孝宗。
【平反冤案,问斩奸党,为百姓正名】
要说这皇帝,朝廷里和地方上的官员心里都不太痛快。他得拿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国家给稳住喽。宋孝宗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跟他年龄不太相符的胆量和判断力。他当政后办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给军神岳飞平反冤情。
三十年前,那抗金第一人的岳飞,竟遭奸相秦桧诬陷,最终被残忍害死。这三十年来,百姓们始终对此事耿耿于怀。现今,新皇帝颁布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再度强调岳飞的忠诚英勇,恢复他的官职与荣誉,并且指明他是被秦桧所害而丢了性命。
不止这样,宋孝宗亲自给岳飞安排了三献祭礼。以功臣的规格为岳飞改葬,建造忠烈祠,每年拿出大量钱财来祭祀。这毫无疑问敞开了民心之路,让老百姓发觉,这位新皇帝有着为国家维护正义的责任感。
随后,宋孝宗让中书舍人张浚悄悄去查探,没过多久就把秦桧生前的各类恶劣行径的证据都给找了出来。宋孝宗火冒三丈,赶忙传九卿大将进殿,当场就直接表明秦桧犯了“谋反”“误国”的罪行。
不光是秦桧这样,那些跟着秦桧当买办的奸佞之辈也都没法逃脱死亡的结局。这意味着秦桧那一伙人在朝廷中搞的专权和腐败统治被完完全全地结束了,同时也让人们的心头火消了不少,宋孝宗的威望又提高了许多。
当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时候,他还记起了几年前金人进犯,赵构匆忙出逃,将百姓弃之不顾的那桩错案。紧接着,宋孝宗颁下旨意,为当时担任两浙西路安抚使的张浚平反,让他官复原职,恢复其名誉。
这一连串的翻案清算,着实令朝野上下精神一振。大忠烈之人得以洗清冤屈,奸邪之辈遭到应有的惩处,每个人都自我警醒。这也让百姓们意识到,这位二十多岁的新皇帝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定能有一番大的作为。
【更替宰辅,整肃吏治,权力制衡遏制腐败】
在几案之上扭转了局势之后,宋孝宗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隐患在于奸邪之人独揽大权,导致权力失去平衡。要是无法从根源上阻止奸臣危害国家,那么南宋将永无宁日。基于此,在他执政期间,宰相大臣的更换极为频繁,旨在从根本上打破相权失衡的状况。
这些年,秦桧等奸臣能掌控朝堂政事,这跟他们长久独揽大权有着紧密关联。宋孝宗打定主意要改变这一腐朽状况。他凭借着皇权,使得每任宰相的任职时间都不超过一两年,随后就会更换人选。
这种频繁的人员更替,使得大臣难以凭借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势力,由此通过权力制衡有效遏制了腐败的滋生蔓延。与此同时,宋孝宗还着重对皇亲国戚与外戚的关系进行疏通协调,防止出现结党谋私的状况,使得权力进一步分散。
当宰相频繁更换之时,宋孝宗着手对地方官以及选官制度予以调整,这表明他已然正式踏上铲除朝廷腐败的征程。他对各地方官的政绩予以严格核查,依据实际成效来擢升官员,并非遵循单纯的资历工资制度。与此同时,他设定了严苛的选拔人数上限,使官场竞争成为一种常态,以此迫使官员提高工作业绩。
但凡贪官污吏,不管其情节是轻还是重,统统终身不予任用,将其家产予以没收,并把他们发配到边疆。一时间,朝廷上下安静得如同凝固的油脂一般。在这般整顿之下,南宋的官场风气大为改观,百姓也能够松一口气了。
这可不单单是这样,在平日里那些杂七杂八的税和费用方面,宋孝宗把繁杂的征收流程给简化了。另外,他想办法降低官员多余的开销,不许出现浪费的情况,把从这节省下来的银子,统统都用到赈济灾民、救助百姓上头。
宋孝宗在减轻赋税的当口,还着力去恢复南宋的水利、交通以及都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他于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水利兴修活动,并且下达命令,让各地重新修筑城池堡垒,以此来恢复处于战乱之中的商业贸易正常秩序。
这一连串为百姓减负、注重实际情况的举措,没多久就让南宋的经济重焕生机,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起来。再加上优良的政治氛围以及对民生的有力保障,南宋文化在宋孝宗时期步入了繁荣昌盛的巅峰阶段。
在这个时代,从诗词到绘画,再延至工艺品领域,大师巨匠不断涌现。像文天祥、辛弃疾的词作,倪瓒的画作以及莫高窟的壁画,还有景德镇的瓷器,均是此时代的卓越象征,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结语】
一个朝代能不能实现国泰民安、文明昌盛,说到底关键在君主自身。宋孝宗便是这样一位极具优势的英明君主。他刚登上皇位,就凭借着为冤案平反的举动来展现自己的壮志,通过整肃政风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在他当政之时,频繁地更换大臣,以此实现权力的制衡;还减轻百姓的赋役,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就这样,一个近乎灭亡的南宋重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正是由于他这长达 27 年的治理举措,南宋从形势危急、摇摇欲坠的境地,转变为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又将王朝的基业延续了将近百年,这在后人看来堪称奇迹。
您瞧瞧,这个奇迹的背后,难道不正是宋孝宗这位既谦逊内敛,又机智聪慧的圣明君主所赋予的力量吗?他为这个灾祸不断的朝代带来了转机,让百姓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不是嘛,正是因为有他,南宋才能延续百年的根基;要是没有他,说不定南宋早就被金兵的铁蹄给踏平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