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赢得一场辩论赛?这背后的底层逻辑你一定要学习

六边思维 2024-03-22 17:10:27

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在辩论中占上风。大学生活里,各式各样的活动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辩论赛。辩论赛,简单来说,就是一场考验参赛者逻辑思维、口才、演讲和辩论技巧的大比拼。

说到辩论赛的灵魂,那必须是“辩”这个字了,看这个字结构,中间一个“言”,两边各是一个“心”,寓意着辩论的两方旗鼓相当。每一边都拿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而这些观点和证据很难简单判断孰是孰非,因为双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参赛者就得依靠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加上丰富的知识储备,来争夺这场辩论的胜利。

比赛结束后怎么办?评委们会根据既定的评分规则来评分,最后决定谁赢谁输。在那些规模较大的辩论赛中,通常会有选手、主持人、评委、公证人以及观众等角色。参赛的选手通常是8个人,分成两队,每队4人,通常分配的角色有一辩、二辩、三辩、四辩。

有时候,角色分配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设有一辩、二辩、三辩和自由发言人等。在这其中,一辩的主要职责是明确阐述团队的立场,需要能够直接切入主题并深入挖掘,让观众立刻被带入辩论的情境。

因此,一辩要求具备出色的演讲和感染力。二辩和三辩的任务则是围绕团队的立场与对方辩手进行紧张的较量,这需要他们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发现并揭露对方的漏洞,并巧妙利用这些漏洞。

他们还需要具备灵活多变、幽默风趣的表达能力来活跃现场氛围。至于四辩,他们需要能够有效总结团队的观点,并进一步深化和提升这些观点,他们的发言要充满激情且铿锵有力,能把现场气氛推向又一高潮。

那么,在我们大致弄懂了辩论赛的来龙去脉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在辩论中赢得胜利呢?首先,我们得明白辩论的真正目标是什么。要知道,辩论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说服你的对手,而是要赢得观众的心。

这一点极其关键,一旦你掌握了这个原则,哪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争执或辩论,你也能轻松占据优势。因为你的对手可能只是想说服你,但你的目标是赢得那些旁观者的支持。在辩论赛的规则框架下,你的对手基本上是不可能被说服的,他们可能会失败,但并不会轻易改变立场。

因此,千万不要浪费时间试图说服对方。对方的观点和论据,对你来说,不过是一堆有用的素材而已,不是你的攻击目标。你要做的,是利用这些素材去打动观众的心。即使不能完全说服观众,至少也要影响到他们。

如果不能影响到所有人,至少影响到一部分人;如果连观点都改变不了,至少也要让观众对你产生好感。辩论的终极目标,甚至不是转变观众的观点,而是改变他们的态度。一旦态度有了变化,他们自然会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要是你硬要把自己的看法塞给别人,哪怕这看法再正确,别人也不太可能欢喜。因为感觉是被强加的,他们宁可不要。大家更愿意在一个让他们感到安全、放松、并且信得过的环境里,自主地挑选他们认同的观点。

所以呢,你得搭建这样一个环境,让听众自愿地接受你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得搞清楚辩论的精髓是啥。真相是,那种带有表演色彩的辩论,其实有个不太光彩的秘密——辩论的双方其实几乎没直接对撼过,他们更多的是在不停地推销自己的理念。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你需要掌握一个技巧,也就是偷换概念。

如果这么说你感觉听着不舒服,那我们换个方式,称之为重新定义概念。如果你还是觉得这么说不太对味,那我们再换个说法,叫做纠正对方的概念。这是啥意思呢?举个例子。当对方坚持人性本善时,他可能会拿出一个例证,比如某人无私地救了一个不认识的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这种行为不是经过训练的,也不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是本能驱使的。因此,他得出结论说,人性本善。那你怎么回应呢?如果你跟着他的逻辑往下说,那这场辩论,基本上可以说你输定了。你应该做的是,纠正对方的概念。

这时候你可以迅速思考:对方是怎样定义“善”的?他举了个例子,是说出于内心本能地帮助他人。

但是,仅凭这个,就能定义为善吗?这个人可能在指挥一场影响着十万人生死的战争,他救了一个人,却牺牲了十万人。

这不能算是善,这其实是披着善良外衣的恶。你会发现,对方其实根本没跟你辩论,他只是巧妙地重新定义了善的概念,然后在这个新定义下,说明了你的观点为什么不成立。那你该怎么办呢?

继续重新定义。看吧,一场辩论就变成了一场你来我往的重新定义概念的比赛,实际上双方从来没有真正辩论过。

他们只是通过不停地重新定义概念,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观点。辩论还有很多技巧,比如借力打力、移花接木、顺水推舟、釜底抽薪、引蛇出洞、李代桃僵等等。只要大家明白了辩论的真正目的,就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策略去赢得辩论。

0 阅读:7

六边思维

简介:感谢你那么好看还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