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如易安,情比金坚,这个不知名南宋女词人的爱情比“梁祝”还凄美

诗词世界 2023-03-11 08:55:10

作者:武汉传媒学院胡仕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篇《长恨歌》,将唐玄宗与贵妃的爱情铺陈在世人面前,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它永远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宋代有一个名为张玉娘的女词人,她的爱情虽然没有谱写成一首《长恨歌》,却犹如现实版“梁祝”,更加凄美动人。

张玉娘聪颖过人,文学功底深厚,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为“宋代四大女词人”。

自幼时起,她就和表哥沈佺形影不离,和许多青梅竹马一样,朦胧的感情悄然在两人心中滋长。

终于在张玉娘15岁时,沈佺向张家提亲,张玉娘按捺不住喜悦,亲手缝制了一个香囊给沈佺,并附诗一首:

《香闺十咏·其七·紫香囊》

珍重天孙剪紫霞,沉香羞认旧繁华。

纫兰独抱灵均操,不带春风儿女花。

一个是才比班昭的少女,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公子,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婚讯传出后更是羡煞旁人。

可就在订婚不久后,沈佺父母去世,他自己也没有做出一番事业,家境一落千丈,张父不愿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他受苦,便想悔婚。

张玉娘虽是个柔弱女子,但她性格倔强,一旦认定了沈佺,就坚决不会放手,这一次她不再做乖顺的大家闺秀,而是严词拒绝了父亲悔婚的提议。

张父知道张玉娘执拗,无奈之下便对沈佺说:

“欲为佳婿,必待乘龙。”

就这样,沈佺为了能娶张玉娘,决定赴京赶考。

张玉娘纵有万般不舍,但为了他们以后能相守一生,她还是把沈佺送走了。

饱受相思煎熬的她,只能将满腹愁云都宣泄在笔墨中:

《山之高》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

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霜洁。

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这首诗细腻又直白地描写了她对沈佺的感情,曾经许下海誓山盟的恋人,却被迫分隔两地,那是多么痛苦啊。

每当皓月攀上山顶,思念便如月色倾泻,千山万水之外,我与心上人遥遥相依。

我知郎心坚,朗亦知我意,海誓山盟不是随口说说,每一个字都作数。

只是忽然一朝分别,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团圆呢?

远在京城的沈佺,同样对张玉娘念念不忘,他没有辜负心上人的期许,奋发努力,一举高中。

金榜题名后,沈佺欣喜若狂地想要赶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张玉娘,但天不遂人愿,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将他击倒,无奈之下,他只能先修书一封将喜讯告诉心上人。

得知他生病的张玉娘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他身边,对于她来说,功名利禄都不重要,她只在意沈佺是否安好,她在书信中写道:

“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

病中的沈佺看到这句话感动不已,回了一首诗给张玉娘:

隔水度仙妃,清绝雪争飞。

娇花羞素质,秋月见寒辉。

高情春不染,心镜尘难依,

何当饮云液,共跨双鸾归。

病情加重的沈佺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马不停蹄地赶路,希望在临死前再见张玉娘一面。

可他的病体怎能经受这样的颠簸?

还没见到张玉娘,沈佺就去世了。

张玉娘得知这个噩耗后,痛彻心扉,只独自呆坐着,一动不动,像脱了线的木偶,无助感淹没了她。

她含泪写下了悼念沈佺之作——《哭沈生》: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

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仙郎久未归,一归笑春风。

中途成永绝,翠袖染啼红。

怅恨生死别,梦魂还再逢。

宝镜照秋水,照此一寸衷。

素情无所著,怨逐双飞鸿。

自从沈佺走后,张玉娘就很少笑,茶饭不思,父母想为她再找一门好亲事,张玉娘却通通拒绝,对她来说,与沈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足以让她回忆一生。

就这样,她独守空楼,度过了五年未亡人的日子,这五年里为了寄托哀思,玉娘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创作诗词上。

又一个元宵节到了,街道上挤满了人,张玉娘却没踏出门半步,半月后,年仅27岁的她绝食而亡。

见张玉娘如此痴情,父母终于依了她的心意,将她和沈佺合葬在一起。

张玉娘去世不久后,和她一起长大的两位侍女,还有她养的鹦鹉,都追随她而去,人们便把他们的陪葬墓地建在一处,称之为“鹦鹉冢”。

张玉娘一辈子都在盼望能和爱人长相厮守,两人生不能相守,死后却能长眠在一起,也许对她来说,这就是最圆满的幸福。

在这个真爱难寻的时代,读一读张玉娘的诗词,我们就会明白:

爱一直都在,但只有付出真心的人,才能拥有。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武汉传媒学院胡仕林,编辑:胡子雯。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