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地区出土漆器工艺,对如今的漆艺有何影响?

青梅论全球事 2023-10-11 15:47:02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观众老爷们点点“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觉,谢谢您的支持。

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

中国漆艺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经历了七千多年的历史演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面貌与时代特色。

山西大同出土的主要漆器文物主要是以北魏、金元两个时代的坟墓为主。贾思勰于《齐民要术》中列出了收集与保藏的专门记载。

这既是他对“漆”本质的理解,也是他在利用与保藏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也是他在利用与保藏方面的一种普遍现象。

虽然从考古发现来看,北魏时代的漆器比春秋、春秋两代要少,但是从考古发现来看,它在这一时代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在大同北部北部发现的黑漆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李涛、金普军等人对司马金龙墓葬中发现的黑漆木刻碎片以及南部郊区发现的黑漆制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有关的漆物材料,对魏晋时代的黑漆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近几年,有关学者更多关注于对其在细部层次上的加工技术的探讨,并关注其在时代和地域上的加工技术特点的探讨。

在此基础上,选取北魏时期司马马金龙墓,南郊北魏墓群,金代阎德源墓,金代一座金墓,以及冯道真一座元朝一座冯道真墓,从微观层次上对大同地区的漆器制作技术进行研究。

一、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工艺

司马金龙墓碑上的碑刻,刻画了许多不同的历史人物,并配有众多的碑刻,形象地反应了社会思想,经济,文化生活等,是北朝书画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在《髹饰录解说》中,王世襄对“描漆”一词的注释中,他认为:“1965年大同史家寨北魏司马氏金龙墓出土的这幅木雕屏风,就是一幅北朝描漆画的作品。

屏风木板在朱漆地上分画人物四层,线条轮廓用黑漆勾成,人物面部敷白色,再用墨笔勾眉目。除此之外,服装和器具还用淡红色,黄色,白色,绿色,灰色,蓝色,橘红色等等颜色。告示和题词都写在一块用黑色油漆镶成的黄地上。”

团队使用了仪器检测与文献记载两种方法,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从内部到外部的结构顺序是(图一和图二):木胎+织物层+漆灰层+底漆层+红色漆层+色漆层。

其制造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木质模具的成型。利用木头的拼合和铆钉的方法来塑造物件,或者利用“法漆”进行胶合。

从微观上看,木材的表层已经完全腐烂,质地松散,因样本中的含量较少,目前还不能对“法漆”的组成及基部状况进行研究。

第二点是布漆,这一点很重要。在木质轮胎上贴胶加强,在保证外表光滑的前提下,增加制品的柔韧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木质的收缩而造成油漆的龟裂。显微观察显示,木胎上织物的经纬线清晰可见,纱线直径约为600µm。

第三步,刷上一层油漆。以木为胎架,在成型后进行修补,然后在其上涂上一层石灰,石灰的厚度大约为100µm。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涂料中存在着不同尺寸的颗粒状物质。

SEM分析表明,含较大粒子的漆灰是以钙和磷为主,其基本组成为HA。通过对粉煤灰的SEM能谱进行多点检测。

确定粉煤灰是由粉煤灰、磷灰石、水晶混合而成的。漆灰层与漆底层的交界面十分平整,应该是在漆灰层做了打磨、抛光等表面处理。

髹底漆层。在漆灰层上髹底漆层,稀释大漆涂于漆灰层上,提高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防止菌群侵蚀内部胎体和织物。

从微观上来看,漆屏风画残片漆膜的底漆层是褐色的,没有任何的夹杂,它的厚度大约是25µm,根据能谱分析,它的主要成分是C和O,因此推测它是一种没有添加其他物质的大漆。

涂上一层红漆。通过对漆膜碎片的微观观测,发现在底涂料的表面有一块完整的红涂料,其厚大约19.5µm,使用了与包裹物的红色涂料来调和胶结物质,并夹有透明物质。

由于能谱测定中含有较多的硫,汞,所以要选用大漆,朱砂,水晶等配制的红漆。

最后,髹色漆层。每一种颜色的油漆都是由上好的油漆和色素配制而成,从能谱上看,其颜色应该是雌黄、雄黄或者二者的混合;

红色为朱砂与石英的混合物;白色应为铅白;黑色应为炭黑;橙红色应为朱砂、雌黄或雄黄和石英的混合物;青绿色和深绿色为雌黄或雄黄和含铅物质混合物。

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漆器工艺

位于大同市区南部3公里处的红旗街到七里村之间的一座“南郊”古墓被发掘出来,整个古墓面积大约在7000平米左右,共发掘出超过1000个北魏时代的文物;

这些文物为我们了解北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一些比较有名的琉璃、陶瓷和石器等文物,为我们了解这座古墓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一些比较有名的文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发掘出来的文物中,也发现了一些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的漆器。按照目前的保藏技术,采取了以玻璃板加软填料包装的方法来进行保藏。

这些作品虽然比不上司马金龙墓碑上的漆画,但已能充分体现出北魏时代的漆艺水平。为了更好地认识它的价值,我们还对一些碎片进行了分析和检验。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得知,这批漆器的主要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制作木胎(图三),选择适当的木胎进行加工处理,利用拼合或者整木刨制的方式,来制造出文物的整体器型。

第二道工序,涂上油漆(图四),以适当的配比,将氢磷灰盐与石英混合的大漆,均匀地涂在瓷器的表层,再用铲子等工具将其磨平、平整、致密,最后将瓷器的木质外壳完全包覆起来,局部则会有厚、薄两种颜色。

第三道工序是上色,涂上红色的油漆,用朱砂、水晶、炭粉等混合在一起,涂上黑色的油漆,涂在干燥的油漆上,从侧面看,没有一层一层的油漆。

第四个步骤是:在瓷器的外表上,利用预先配制好的材质,在瓷器的外表上反复进行推光,以达到瓷器的整体颜色的和谐。每一种构造的表面都很光滑,而且有很大的层裂现象,说明其技术还不够成熟。

三、金代墓出土剔犀漆器工艺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大同一处金代墓葬中曾有一批漆器被发掘,至1984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共出土了一批有剔犀漆器、漆碗、朱色木匙和朱色木膏匣子等。此款犀利的漆器碎片(图五、图六)就是从这一组中提取出来的。

按照陈增弼的说法:剔犀工艺是用两种或数种色漆,逐层相间,积累至所需的厚度,然后用刀剔刻出云纹、香草、回纹等回转流动的图案,再加以打磨,使刀口圆润隐顿,不露刻痕;

在刻口断面处呈现厚薄相间、富有规律的色层,‘璨然成文’,取得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艺术效果。

这件漆器是一件剔透的犀牛漆器,它的分层是:木胎+织物层+漆灰层+黑漆层淤+朱漆层淤+黑漆层于+朱漆层于+黑漆层盂。

其具体的生产过程概括起来是:首先要做一个坯体,按照瓷器的外形先做一个木质的框架,然后再进行打磨、粘合、涂漆等工作来做好整体的坯体。

第二道工序是涂料的涂刷,用上好的颜料和颜料混合而成的涂料在模具上刷上一层大约150µm厚的涂料。

第三次,分别是黑色涂料和红色涂料,黑色涂料的厚度在350µm左右,形成了几十个层次。朱漆层的厚度在95µm左右。

第四步,分别涂上黑色涂料和朱漆层,黑色涂料的厚度大约在150µm左右,也有5-7层的分层。朱漆层的厚度在45µm左右。

第五个步骤是黑色的一层,它的厚度大约在350厘米左右,也可以看到它的一层。

第六个步骤是去角质,在漆胎半干的时候,在角质层上画一幅图,然后用小刀将角质层切割开来,然后将角质层打磨光滑。

四、金代阎德源墓出土漆器工艺

一九七三年十月,由大同市博物馆协助进行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对阎德源的陵寝进行了挖掘,并发现了大量的丝绸、木器和漆器等有价值的文物。

发现14个漆器,包括漆碗、漆碟、漆盂、漆匣子、漆方盒、圆形漆盒等14个,并收集了大量的漆器碎片。

用超景深的方法对此件(图七)进行了微观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对其进行了坯体的制备,然后对木材进行了表面的处理,最后形成了完整的文物形体。

第二道工序,涂上油漆,油漆是用上好的油漆与混合料混合而成,混合料有粗、中、细三种粒径,然后用刮刀将油漆均匀地涂在模具的表面上。

第三道工序:在漆粉层上涂抹稀释过的大漆,以增加其平整、平滑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内胎。

第四道工序上光油漆,使用的是上好的油漆与色素混合,色素成份有待解析。

第五道着色(图八),着色部位呈青色,用大漆配色的涂料涂于物件上,涂料成份有待化验。

第六个步骤是,在油层干燥后,再用砂轮将油层上的浮光去除,从油层上可以看到砂轮(图九)。

五、元代冯道真墓出土螺钿漆器工艺

一九五八年十月,考古学家在距今一公里的宋家庄发掘出了冯道真的元朝墓葬。

这座古墓虽然不大,但是发现了许多精致的古物,包括结构完整的保存完好的木质器皿,著名的均质瓷器,以及一幅史无前例的油画,以及一件在我国北方很少见的“螺丝漆器”。

在考古报道中,它是这样描写的:“木胎,外罩漆,用鱼骨镶嵌。圆径11.5cm,盖残高2.5cm。已朽”。

根据出土的资料,木胚已经彻底腐烂。为保护这些有价值的文物,我们将对这些碎片进行科学的鉴定和分析,以期重现它的辉煌。

从它的背面、剖面和表面放大来看,可以看出它的制造工艺之精湛,选材之精巧。大概的制造过程是:

首先是木胎的制造(图10),使用提前选择并处理过的木质,通过铆接、粘接、拼接等方法将木质加工成所需的器型,木胎的形状确定了以后漆盒的规格。

第二个步骤就是制作颜料,选择贝壳进行软化,普通颜料是用颜料的浓度和颜料的混合物来控制颜料的粘性,以确保颜料的质量。

选择3-5岁的、质地致密、韧性强的贝壳,将其进行软化、研磨,研磨出大约0.5毫米厚度、卵子大小的扁平。

第三个步骤是粘上珍珠片,用上好的漆料将珍珠片粘在需要的物件上,再用特殊的工具将珍珠片的外形剪掉。

第四道工序是将以上调配好的油漆和灰泥按一定比例均匀地涂敷于瓷器的表层,通常涂敷2-3遍即可。

第五个步骤是退光,采用退光剂对抹灰后的表面进行均匀涂刷,多次少量以使螺钿厚度与漆层厚度一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髹漆次数。

第六道工序:涂上油漆后,将油漆放置在干燥的室内,并对温度和水分进行了严格的调节,通常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第七步是将灰烬与棉絮等沾在水中,将其研磨成薄薄的一层,然后将其放入室内晾晒。

第八个步骤就是涂上一层油漆,这种油漆的颜色要比珍珠还浅,这样就可以在上面涂上一层油漆。

第九步推光,用棉布沾上瓦灰,再用植物油轻轻搓揉,让瓦片的表面变得明亮。

第十步是润色,按照特定的要求刻画和点缀出特定的花纹图案,从而为画面增添更多的细节表现。

结语

对大同地区北魏和金元时期代表性坟墓所发现的漆器碎片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其在胎骨的制作、表面的涂刷和漆上的装饰等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尤其是“剔犀”和“螺钿”等上漆工艺,反映了该时期的漆艺发展水平,是其技术成熟和先进的表现。

为深入认识该区域不同时代的漆制品生产过程,以及对该区域的漆制品的保存与恢复,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 阅读:46

青梅论全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