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快要读不起书,民办职业教育要充当大头了

猎人侃财经 2018-06-01 17:12:55

近年来,全国新生人口与学校数量矛盾不断扩大,在出生人口呈现回暖趋势的同时,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数量却在不断下降,而单校生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出生人口的变化与学校数量的减少的影响叠加,使得小初高学历教育资源供应趋于不足,特别是大城市教育资源竞争更是激烈,新生人口上升得更快,使得教育资源更加紧缺,政策上消除“大班额”压力也越来越大。

纵观我国的教育体系,主要分成三大阶段: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阶段(3岁-15岁),即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阶段;②三校生/高中教育阶段(15岁-18岁),即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技、职高和中专);③高等教育阶段(18岁+),即普高毕业生参加高考考入大学本科或者大专院校。由于学生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一般是分阶段依次完成的,因此全国出生人口绝对数回升对学校承载能力的施压也是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顺序进行的,相关压力可以反映在“入学生剪刀差”上。目前学校承载压力已在上海明显体现,预计未来 4-5 年内或在全国范围内体现,小学阶段已经开始承受新生人口绝对数回升压力,在出生人口绝对数值回升的背景下,由于存在义务教育和适龄入学的要求,未来各个教育阶段的学校将会依次承压,初中高中大学陆续承压也将到来。

除教育阶段结构差异压力明显外,城市结构差异大城市教育竞争则显得更为激烈,政策上如需解决“大班额”问题、扩张学校势在必行。在全国出生人口绝对数下降趋势不再的背景下,大城市对人口的“虹吸效应”带来了当地更多的新生人口,大城市小学学校数量严重供给不足,更多的新生人口带来了更加严峻的学校承载压力,针对“大班额”,政策上也提出了高要求,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提出:大班额必须坚决予以解决克服,目标是 2018年基本消除 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2020 年基本消除大班额。

在教育资源竞争压力的不断凸显下,过去民办教育渗透趋势不断上涨,自 2007 年以来几乎都是以近线性增长的方式提升,在阶段结构以及城市结构差异下,民办教育正一步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场潜力也在一步步增大。

我们认为,在未来出生人口绝对数回升将首先带动小学在校人数,从而推动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规模扩大以及民办渗透率提高,将构成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扩张双击。此外,中小学学校教育行业正处于强卖方市场,民办学校生均费用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供求两方面对民办教育的利好信息下,预计民办基础教育规模 2022 年可达到 1566 亿,民办中小学教育市场未来可期,

0 阅读:139

猎人侃财经

简介:北京东方高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苏树灿、A01006220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