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健康的秘诀,简单到我们每天都会在无意识中提及或者实践它,却少有人知道它的好处。那就是:下蹲。
这一常见但被低估的动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你在家打扫卫生,或者在公园散步时都会用到它。
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力量呢?
01
新研究表明下蹲有益
下蹲这个简单、科学、安全的健身法,适合每一个人去实践。
2023年7月,英国坎特伯雷大学的一批研究员在研究后,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他们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在所有帮助降低血压的运动中,“等长运动”是最佳的选择。

而下蹲,就是一种标准的“等长运动”,它同样功效显著。
在这个研究背景下,我们的刘剑医师也做出了类似的实践。
他在2023年的一篇公开文章中阐述,除了靠墙静蹲,平板支撑、臀桥、扎马步、踮脚尖等都是非常有效的“等长运动”。
02
如何进行正确的下蹲?
按照科学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你的膝盖不能越过你的脚尖;
2. 保持平衡,你的重心不能偏移;
3. 同时,你的膝盖不能内扣;

4. 当你下蹲时,注意不要塌腰;
5. 掌握好蹲下的时间,不要过长以防感到疲劳;
6. 下蹲幅度应以不产生膝关节疼痛为最佳。
开始时,建议每天做三至五组,每次保持一至三分钟,让你的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95至135度之间。
感觉难度过大,我们可以使用桌椅进行辅助,避免摔倒。切记,量力而行,靠墙静蹲到大腿发酸即可。
如果你在下蹲后感到膝关节疼痛,建议停止,这可能并不适合你。
03
下蹲的好处要了解
山西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赵慧妍医师在2024年的一篇文章表示,“蹲”能有效地减少脂肪的堆积。
而且对于你的大腿、小腿和腰腹等肌肉群都有显著的锻炼作用。
在这里,大家一同了解下蹲所能带来的五大健康利益:
1. 减轻久坐的伤害:在久坐之后,下蹲可以帮助我们活动关节,使得腰部肌肉放松,提高我们的平衡能力。

2. 保护脆弱的心脏:当我们下蹲时,它有利于气血流畅,保证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这不仅能减少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率,还能改善心肺功能。
3. 塑造你的体型:下蹲运动是一种很棒的减脂方式,特别是对腰、臀部、腹部、腿部的脂肪有着极大的消耗效果。
而且,对全身肌肉的锻炼还能增强膝关节稳定性,进一步提升速度、爆发力和耐力。
4. 润滑你的关节:下蹲通过下肢有规律的折叠,对关节周围组织施加一种很好的伸展锻炼。

5. 促进血液循环:它能推动肢体远端的血液回流到心脏,使全身气血运行畅通。
04
行之有效,但也要当心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下蹲时也要注意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小心以下情况:
1. 下蹲时膝盖发出咔响声:这可能与膝关节的组织结构间摩擦,或者膝关节腔压力改变有关。
这种咔响声可能是正常的生理表现,也可能是膝关节疾病或者损伤的前兆。
如果在下蹲过程中或者后感到膝关节前方有疼痛,那就应该停止下蹲了。

2. 下蹲时感到胸闷:如果你在下蹲时感到胸闷气短,可能是因为下蹲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脏的泵血量也会相应减少,加上血液粘稠使得血液循环速度变慢。
这将可能导致肺部、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现象。
对于以上情况,我们应当保持警惕,有任何疑问或不适,都需要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05
膝关节疼痛可以这样做
除了下蹲之外,美国骨科医师学会总结了三个缓解膝盖疼痛的动作,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要注意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
1. 拉伸脚跟和小腿:面朝墙站立,双手放在墙面上,分开左右两腿进行拉伸。特别注意,你的身体前倾,让后腿得到充分拉伸,维持30秒后再换腿。

2. 拉伸股四头肌:身体站直,双腿并拢,然后弯曲其中一腿,用同侧手轻轻抓住脚,把它尽可能地拉向臀部。保持此姿势20秒后换腿。

3. 拉伸腘绳肌:仰卧,双腿伸直,然后抬起其中一腿,双手交叉,放于腿后方低于膝盖处,然后轻轻地将膝盖拉向胸部,保持此姿势30秒后换腿。

为了保障你的健康和安全,每次做完以上运动后,一定要重复一遍拉伸运动,以防止肌肉紧张。
写在最后
在此,再次提醒大家,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含胸收腹,保持上身挺直,膝关节要对准脚尖。
当然,保持一个姿势过长时间同样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适度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且起身的时候节奏一定要慢,以免站不稳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