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光明网报道,3 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 7370 万盎司,较 2 月末增加 9 万盎司,连续五个月增持。这一动态引发国际关注,日媒敏锐捕捉到背后的不寻常,而大洋彼岸,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也正搅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增持黄金的举动形成微妙呼应。
特朗普(资料图)
全球范围内,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态度正发生显著转变。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二的央行拟定在未来五年内提高黄金储备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在此趋势下,中国持续增持黄金储备,无疑是全球央行 “囤金潮”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这一举措,彰显出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过程中,对资产多元化与稳定性的深刻考量。
国际黄金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高盛发布报告,将 2025 年底的金价预期大幅上调至 3700 美元 / 盎司。这一预测背后,是全球央行强劲购金需求的支撑。近段时间,全球央行每月平均购入 80 吨黄金,购金规模持续攀升。同时,黄金 ETF 资金也呈现回流态势,进一步推动黄金市场的繁荣,凸显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与价值储存手段的吸引力。
当下的地缘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经济风险暗流涌动,为黄金市场注入 “强心剂”。特朗普上台后,推行一系列关税政策,对美国股市、债市以及美元体系产生冲击。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单周内大幅下跌 3%,降至 99.01,美元的稳定性遭受质疑。在此背景下,黄金的 “去美元化” 价值愈发凸显,成为各国寻求金融安全避风港的重要选择。与此同时,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北约 “亚太化” 战略加速推进,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 “危机溢价” 属性。
特朗普(资料图)
从技术层面与供需基本面来看,黄金市场前景同样乐观。近期,金价成功突破 3200 美元的关键阻力位,技术指标显示,相对强弱指标(RSI)维持在高位,多头市场格局稳固。供应端,矿产黄金的产能增长面临瓶颈,全球黄金产量在 2025 年预计仅能实现小幅增长,新增产能的释放相对滞后。而需求端,除央行持续购入外,珠宝首饰、工业用金等领域需求稳定增长,预计全年黄金市场将出现约 300 吨的供需缺口,支撑金价上行。
中国连续增持黄金,有着多重战略考量。一方面,黄金储备的增加有助于稳定国内货币体系,增强人民币的信用背书。在全球货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充足的黄金储备是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维护金融稳定的坚实后盾。另一方面,面对美元汇率的频繁波动,黄金作为国际公认的避险资产,能够有效对冲外汇储备风险,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此外,增持黄金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与结算体系中的地位。
特朗普(资料图)
展望未来,黄金市场将继续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前行。短期内,黄金价格走势将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以及美国经济数据波动的影响。若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或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回暖迹象,可能引发市场对黄金投资热情的短期降温。但长期来看,全球主权信用货币体系的潜在风险以及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强化黄金作为 “终极货币” 的地位,中国增持黄金的长期战略意义也将愈发凸显。
黄金一吨才3200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