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个道理放在当今社会仍然成立。
一名9岁的孩子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无情杀害,连捅12刀。
事后,犯罪人家属拿出了他患有精神病的诊断说明书。
难道患有精神病,就可以逃脱一切惩罚吗?
受害人父亲叶万焕为了追寻一个公道,在殡仪馆蹲守半年,守着儿子的尸体,期盼一个公平的判决。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能让一个成年人对孩子下手?最后的判决又是否公平公正?

2018年9月21日,叶万焕一边驾车,一边想着今天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回家,和妻儿团聚了。
他想象着妻子正在厨房里忙活,两个孩子坐在客厅里看动画片,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
就在这时,叶万焕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妻子。
他心想,大概又是妻子嘱咐他开车小心些,或是让他顺路买点什么回家。

叶万焕笑着接通电话,却没想到妻子那头传来压抑的哭泣声。
叶万焕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揪心和不安。
赶紧安抚妻子的情绪,叶万焕连忙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老公……小叶……小叶他……”妻子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怎么了?小叶怎么了?”叶万焕急切地追问。

“小叶被人捅了……捅了12刀……现在在医院……医生说情况很危险……”妻子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听到这个噩耗,叶万焕只觉得天旋地转,几乎要握不住方向盘,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
小叶才10岁啊,怎么会遇到这种事?是谁这么狠心,对一个孩子下此毒手?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此时绝不能乱了阵脚,他必须尽快赶往医院,亲眼看看儿子的伤势。
他一边开车,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天保佑,千万别出事啊!
命运似乎跟叶万焕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当他赶到医院时,迎接他的是医生遗憾的摇头。
小叶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离世了,叶万焕甚至没能见到儿子最后一面。
看着儿子苍白的小脸,叶万焕的心如刀绞。

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更无法想象凶手是如何狠下心来,对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下此毒手。
因孩子之间的口角杀人将儿子的遗体送到殡仪馆后,叶万焕强忍悲痛,开始着手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首先联系了学校方面,希望能够了解到更多信息。

校方告诉叶万焕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凶手已经被抓获。
这个人对叶万焕来说并不陌生,两个人的孩子是同班同学,在不久前,两人还在家长群里有过一些交流。
原来,在案发前不久,小叶和林建厦的女儿小林在学校里发生了一起小摩擦。
当时小叶不小心碰到了小林的眼睛,导致她眼周有些轻微肿胀。

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孩子间玩闹,却被林建厦无限放大。
林建厦在家长群里咄咄逼人,要求小叶必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小林道歉。
叶万焕得知此事后,立即在群里表达了关心,并承诺会让小叶第二天在学校向小林道歉。
小叶确实在第二天向小林道了歉,但只是私下进行的。小林本人并不在意这件小事,两个孩子很快就和好如初。

可林建厦却对此耿耿于怀,认为叶万焕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处理。
叶万焕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会酿成如此惨剧。
他无法理解,一个成年人怎么能因为孩子间的口角,就对一个无辜的孩子痛下杀手。
回想起自己当时的处理方式,叶万焕觉得已经相当得当了。
他在第一时间关心了小林的伤势,并保证让小叶道歉。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应尽的责任。
林建厦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他的行为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畴,让叶万焕既愤怒又心寒。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让叶万焕更加坚定了要为儿子讨回公道的决心。
想靠“精神病”逃过一劫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更多令人震惊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令人不解的是,凶手林建厦在作案后并没有逃跑,而是坦然地坐在案发现场,甚至主动报了警。
这种反常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动机?
根据学校提供的监控录像显示,案发当天下午,林建厦进入了校园。
他利用家长的身份轻松通过了校门,在校园里四处游荡。

最终,他将小叶带到了三楼的男厕所。面对成年人的力量,年仅10岁的小叶根本无力反抗。
在狭小的厕所隔间里,林建厦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刀具,对小叶实施了残忍的杀害。
法医鉴定结果显示,小叶身上共有12处刀伤。
这个数字令人不寒而栗,因为它意味着凶手的行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蓄意的谋杀。
12处刀伤,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显然是过度的暴力。

前几刀就足以致命,而后面的伤口更像是一种泄愤。
他的行为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畴,让人不禁质疑他的心理状态。
事发之后,其他人才得知林建厦确实患有精神类疾病,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在作案之后表现的如此冷静。
他似乎认为,只要自己提交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证明,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种错误的想法让他在作案后毫无悔意,甚至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找到了完美的“免罪金牌”。
然而,现实远非他所想象的那般简单。
住殡仪馆陪儿子半年面对林建厦如此荒唐的“借口”,叶万焕根本不能接受。他再三强调不接受任何的赔偿,坚持要为儿子讨回公道,绝不会轻易原谅这个夺走儿子生命的凶手。

为了亲自看护儿子,叶万焕在殡仪馆里搭建了简易的居住设施。
他吃住都在这里,每天陪伴在小叶的身边。
叶万焕发誓,他要时刻看护着儿子,直到为小叶伸张正义为止。
在殡仪馆里,叶万焕过着极其简陋的生活,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原本作为成功企业家的他,体态健硕,面色红润。

短短半年的时间,叶万焕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他的面颊深陷,神情落寞,整个人瘦骨嶙峋。
期间叶万焕拒绝剪头,拒绝剃须,每天顶着一副沧桑的样子,誓要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决心。
这不啻是叶万焕用自己的生命在诉说着儿子的冤屈,也是他用行动来维护儿子在天之灵的尊严。
叶万焕对林建厦的“精神病”借口不屑一顾。

他深知,即便林建厦确有精神疾病,在案发时的表现也证明他完全清醒,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果不其然,经过法院的鉴定和审理,林建厦在作案时并未处于疾病发作的状态。
他完全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也不构成从重或从轻处罚的情节。
2019年3月1日,法院做出了最终的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建厦死刑。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小叶终于可以安息了,而叶万焕,也为儿子讨回了公道。
生命的代价是如此沉重,我们更应该珍惜眼下的一切。
林建厦的悲剧源于对孩子间小事的过度反应,如果他能够冷静对待,就不会酿成大错。
叶万焕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父亲的决心和担当,我们由衷为他喝彩。
让我们共同期许,今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参考资料:
【1】环球网:《特别的“复仇”:儿子被杀后,他不理发须在殡仪馆陪住半年》
【2】新京报:《瑞安男童遇害案二审开庭,失子父亲守灵半年至今未上班》
【3】央视网:《浙江携刀杀死女儿9岁同学男子被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