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短短几秒钟的视频,无数人为之热泪盈眶。2月14日,江西鄱阳站里,有一个小女孩看着妈妈走进检票口,她才意识到这又是一起长长的离别,终于情绪崩溃,哭喊着要妈妈,她身后的爷爷拉着她,女孩也没放弃挣扎,想要拼命挣脱,奔向妈妈。
奋力挣扎的画面,伴随着女孩声嘶力竭的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这个瞬间让无数人为之泪目。
每一次团聚过后,就是一次分离,每一次分离,都是对父母孩子的一次折磨。
说实话,为人父母,我真的看不了这个,孩子的声音依然在我脑海回荡,挣扎的声音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无法想象,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是否有勇气面对这样的离别。
评论区里的点评,一如既往的精准。
“人间悲剧,农民的孩子谁不是这样的?
“留守儿童,一个时代,几代人的痛
“农民的辛酸!可怜的中国儿童!
“社会原本不应该这样,家没有家的样子,人人都有家,却有妻离子散的感觉。钱,的确很重要,胜过亲情的钱有毒啊!
“这一切都是都是谁的错?妻离子散,背井离乡。老人和儿童留守家乡。有一个节目叫作你幸福吗?这样能幸福吗?
“不是为了生活,谁愿离开孩子去奔波!
“这个视频是千千万万家庭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父母,舍家弃子,到外面打拼。带孩子呼叫的同时,作为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吧。
“请问专家,这是社会的发展还是社会的悲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看完大家的评论,我的心情更加无法平静。
我想作为打工人,对于这种离别之情,大家都有共鸣,为人父母的,看了更是心碎。但是有时候就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大家只能做出取舍。
有些评论竟然把矛头对准国家,试图让社会背锅,这是不理智的。
我们中国人是公认的勤劳的民族,几千年一直如此,什么叫勤劳?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愿意去做更多的事情,创造更多的财富。
相比于农村,当然是城市拥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多的事情可做,外出打工一年,比困守农村多挣数倍,除了好吃懒做的,哪个人不想出去拼一把?
以前消息闭塞,社会落后,人们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心安理得地待在农村,可当时代飞速发展,我们拿着手机就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有遍地的机会,我们又怎么会安于农村,不出去闯一闯呢?
离开农村,寻找机会,是古往今来的有志中国人都会做的事情,跟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太多的关系。
这是我们的民族性格。
还是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总是有取舍的,当我们背井离乡去创造更多的财富,那么只能告别父母孩子,让他们留守家乡。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有些人会说,就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吗!
这不还是一道选择题吗?这不还是取舍的问题吗?